APP下载

中职学校辅导员班主任“二元制”体系下的学生管理

2019-11-07徐建勋

文教资料 2019年23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中职

徐建勋

摘    要: 本文主要针对辅导员班主任“二元制”体系下的学生管理模式展开深入研究,先对辅导员班主任“二元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成因等进行论述,然后重点提出几点学生管理措施,主要包括明确定位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加强班主任育人责任、畅通辅导员职业发展通道等,促进辅导员班主任学生管理工作顺利进行,落实好“二元制”体系,确保良好的教学实施效果。

关键词: 中职    辅导员班主任“二元制”    学生管理

在新媒体的强大推动下,中职生的思想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对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辅导员和班主任将是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实施主体,对中职学校从事教育工作、开展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极大的影响,旨在促进中职生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促进辅导员班主任“二元制”管理模式的实施,也就是要求辅导员和班主任提高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参与热情。对于辅导员来说,可以避免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矛盾现象,特别在学业指导方面,班主任的专业程度、针对性等更高一些。基于“二元制”体系下开展辅导员班主任学生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一、辅导员班主任“二元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学生管理工作效率并不高

在辅导员班主任“二元制”过渡过程中,一些班主任出于评定职称这一目的才选择从事班主任工作,实际上,一些班主任并没有将相应的职责落实到位,也没有与辅导员进行有效的交流,很难将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充分体现出来,导致班主任队伍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造成学生管理工作始终停滞不前。在实施“二元制”之前,辅导员要负责传达所有信息具体到学生干部,在“二元制”实施以后,辅导员先告知班主任,由班主任确定名单,由于班主任工作比较繁重,很难及时完成工作任务,对于年级辅导员来说,仅仅催促班主任唯独不能做决定。由此可以看出,班主任队伍水平较不统一,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出现较多障碍,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二)辅导员班主任学生管理理念较不统一

通常来说,在辅导员岗位选拔方面,大都优先选择大学期间具有学生干部经验的人才,在引导中职生过程中要求将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其他综合素质发展的关系进行协调、统一,既要学好专业知识,又要不断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班主任属于专任教师,在引导学生过程中对专业学习给予高度重视,缺少对其他能力的锻炼和成长的重视[2]。现实中,一些班主任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对学生进行引导,存在一定的强制性和专权性。由于差异化教育理念充斥学生,诸多学生很难适应,不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辅导员班主任“二元制”问题的成因

(一)缺少明确的辅导员班主任双方职责

如今,学生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学生管理工作具有事务多、范围广等特点,诸多工作都需要辅导员完成,但是实施“二元制”以后,缺少明确的分工和责任界限。一些班主任在思想观念上对学生工作性质存在错误的思想认知,认为学生专业学习以外的事务都由辅导员完成。此外,班主任和辅导员具有不同的工作性质,对于班主任来说,在备课和上课等方面浪费了较多时间和精力,与班级同学的接触时间比较短。基于此,很难将班主任工作责任充分体现出来,辅导员为了追求学生工作的整体节奏,出现包办工作的现象。

(三)缺少清晰的学生工作定位

学校对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定位较不清晰,一定程度上影响班主任和辅导员合力的形成。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发展空间,不仅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符合,还要不断提高学生的个性化水平。因此,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服务性和育人性是重要特点,要想将服务工作落实到位[3],要不断提高事务性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水平,积极开展育人工作,在思想意识方面做好引导工作。学校要对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职责进行准确定位,将辅导员班主任“二元制”合力充分彰显出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进步。

三、辅导员班主任“二元制”的实施措施

(一)明确定位学校学生管理工作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事务性工作和教育性工作是重要类型。首先,对于事务性工作来说,重要的特点是程序性和单一性,这类工作旨在为中职生生活提供良好的服务,比如办理校卡、饭卡等,在现实生活中,这类工作在辅导员工作中占据较多时间和精力。在具备正确思想认知的情况下,学校要加强统一服务机构构建,比如可以成立学生事务大厅,不仅对学生处理问题具有极大的帮助,还可以减少辅导员的事务工作,具备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开展其他工作。对于这部分工作来说,学生工作处要总体负责,学院辅导员要轮流值班,进行相应的协助和引导。

其次,对于教育性工作来说,要求加强科学方法应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保证较强的综合能力为社会贡献一分力量。这类工作要进行个性化指导,贯彻落实好因材施教的原则,将学生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将自身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充分提升学生的思维境界[4],将看问题的角度转换过来,进而形成正确规范的思想观念。在开展教育性工作过程中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形成合力,辅导员要将主题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位,不断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注重培养学生骨干队伍,促进科技创新活动顺利进行,将宿舍文化建设落实到位,旨在为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创造有利条件。班主任要高度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密切关注学生的兴趣,制订出规范可行的学业计划,引导学生将学习目标、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等明确化、规范化,还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关系。

(二)加强班主任育人责任

要想确保“二元制”良好的实施效果,必须加强班主任的育人责任,避免出现管理缺陷。如果班主任不对班级管理给予重视,辅导员认为班主任已经充分掌握班级情况,没有过多管理班级内部事务,极容易导致“双不管”的局面。其中,加强班主任工作规范[5],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学校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加强班主任工作规范条例的制定,将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责任分工明确化。要对学校总体要求深入分析,不断细化班主任工作规范,积极开展辅导员分流工作,给予辅导员班主任工作顺利进行一定的保障。比如班主任要将工作内容记录全面,积极深入宿舍和班级,与任课教师保持密切的交流和协作,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定期与家长取得联系,从而在整体上更好地开展班主任工作。

(三)畅通辅导员职业发展通道

首先,学校要加强辅导员职业化,不断提高专业化发展水平,促进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借助专业化辅导员发展道路给予“二元制”发展一定的保障。其次,学校要将辅导员职业发展道路拓展开来,避免辅导员出现不必要忧虑。其中,在薪资待遇、岗位晋升等方面[6]要为辅导员提供多元化的发展途径,不断提高辅导员职业发展水平,充分提升辅导员的工作热情。比如突破辅导员和专任教师之间的局限,如果辅导员具备良好的资质条件,就可以晋升为专业教师。如果辅导员有意愿一直从事该岗位,学校就要加强教师级辅导员设置,为辅导员职业发展提供多重发展渠道。

四、结语

在“二元制”体系的影响下,对于学校辅导员和班主任来说,必须提高对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视度,投入较高的热情,促进学生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地运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满足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从而不断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参考文献:

[1]郗望.學校辅导员与班主任“双轨制”学生管理模式探析——以商丘师范学院为例[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21):58-59.

[2]杜长冲.基于学生参与视角下的辅导员、班主任测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5):226-227.

[3]徐刚,王树齐,朱海霞,等.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班主任、辅导员和学业导师之间工作职责区别[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07):154-155.

[4]杨柳.论学校辅导员通过班级干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2):198.

[5]季霞,陆艳凤.运用交流媒介,注重管理方式,切实做好高职学生管理工作[J].教育教学论坛,2018,385(43):240-241.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中职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用“第三只眼”看待中职学生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