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研究与改革

2019-11-07郁勤

文教资料 2019年23期
关键词:大数据改革

郁勤

摘    要: 对大数据视野下新生代学生代际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其学习特征、文学体验等新特性,探索建构学生过程性、相关性、全时性的个性化成长机制;通过分析翻转课堂、慕课等新教育模式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的冲击和影响,在坚守人文性与技术性和谐共存的基础上,从教育理念、考评机制、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提出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的革新措施和重塑探究。

关键词: 大数据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改革    人文与技术

一、教育大数据时代的教与学

2013年被社会各界命名为“大数据元年”。2012年,大洋彼岸的美国政府启动了“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投资2亿美元将大数据应用提升到美国国家政府层面,使大数据从一个专业术语转化成信息社会变革的引擎,影响美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这样瞬息万变、日新月异的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时代,我国政府在重视科技创新、发展开拓的优良传统基础上,于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第二十七章“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郑重提出:“把大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全面实施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快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和开发应用,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治理创新;具体包括:加快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促进大数据产业健康发展。”[1]

我国政府将大数据建设工程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提醒我们:中国大数据时代即将来临。大数据时代的产生意味着社会文化转型的来临。既是技术进步的象征,又是发展战略的课题,将对目前及未来文化形态和社会格局发展走向产生深远影响。与此同时,受互联网+、大数据思维及应用的冲击,各种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不断突破传统学校教育模式,讓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格局面临着翻天覆地的革新。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纷纷涌现,如翻转课堂、网络公开课、MOOC课程(如Cousera,EdX,Udacity)等,这些新的教育模式带来全新的教育革命,推动教育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那么何谓大数据?什么是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与教育变革又有怎样的关系?大数据思维及相关研究应用由欧美国家倡导推动,从IT行业、信息行业逐渐波及全球各领域。社会各界对大数据的认知和接受呈现出多元性,笔者仅取其狭义上的概念,即其于IT界的意义:被通称为巨量资料或海量资料,指的是“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难以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更好经营决策的各种资讯,同时与大数据相关的数据存储、数据安全、数据分析等领域都属于大数据范畴”[2]。基于大数据概念、范畴及发展可见,大数据时代涵盖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催生了大数据现代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领域大数据时代的出现,给各个层级的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也蕴涵了教育的新生机、新发展。笔者认为通过确立大数据思维和对大数据技术的运用,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学什么、如何学,了解老师教什么、如何教,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在过程教学、动态教学、互动教学中促进所有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个性化成材、个性化成人。为此,中国各类高校近些年积极推动大数据语境下的课程改革和重构。

综观教育界近年来大数据的相关教育研究可知,大数据思维和技术在推动教学、改进学习、提升能力方面已呈现出积极、正面的价值,主要体现为三大核心意义:反馈性、个性化和预测性。首先,反馈性是通过不断改进过程而建立较完善的反馈系统,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实施反馈,通过反馈改进、即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最终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促进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主体性学习身份形成。其次,个性化是基于对个人学习数据累积而优化因材施教。每个学习主体的情况不同,积累的学习数据也不同,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可以了解每个人的学习特点,针对每个人的学习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辅助支持。最后,预测性是运用大数据平台后能大体实现各类教育培养目标。基于大数据的预测不可能做到百分百准确,虽然大数据所能提供的参考只是一个概率,但这样能使教育者考虑的是当概率达到多大时,提前就能采取什么样的教育对策和机制的建构。著名的大数据学者舍恩伯格曾在《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中提出大数据时代对人类传统思维方式变革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不要随机要全面;二是不重精确重宏观;三是不重因果重相关。”[3]这与大数据时代高校教育理念中的全面成长、终身学习、过程评价是息息相通的。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的问题和生机

二十一世纪以来,大数据给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和决策带来前所未有的革新与挑战,教育行业也不可避免。作为高校中文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自2013年到2018年12月,在中国知网上以“大数据与高校教育”搜索可得历年研究数据如下:2018(37),2017(170),2016(186),2015(230),2014(150),2013(233),2012(137)。由上可见,当下高校教育界对以大数据理念指导下进行的教育改革尚属起步状态。学界有关大数据时代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改革处于萌芽状态,专业性的大数据文学教育研究较为匮乏。高校中文学科建设的科学发展途径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积极吸纳大数据的思想、技术方法,坚持人文性与技术性的统一,准确设定不同层级高校中文专业的应用性方向与内涵,主动吸收相关交叉学科的合理因子,丰富专业内涵,从而培养出新时代的中文专业复合型人才。故应用大数据思维指导“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据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09年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其专业优势和文化地位面临挑战。与相关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严重滞后于社会文化大发展有密切关系。“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就长期沿袭学界传统的、精英的、研究性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考评机制等,让教师和学生都对该门课程渐生倦怠、疑窦重重。学生常提的问题主要聚焦于学这门课程有什么用和如何用,这问题曾让许多教师感到紧张。面对时新月异的新现象、新思想、新环境,大学文学教育中有关功用的讨论和争议早已浮出历史地表、蓄势待发或已开始喷发燃烧,已脱离初期的浅表化、间断化、局部化,呈现出深入化、持久化、普泛化的态势。学界早有先行者革自己的命,发出“重写文学史”“把文学还给文学史”的呼声,尤其是加强对“中文专业不培养作家”一论的批评和反思。

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就是一部“以文学作品为主导的文学史”,“突出的是对具体作品的把握和理解”的新型文学史教材。该种实践想突破学生学习“只见知识,不见文学”的困境,意图通过淡化文学史的知识背景,扭转文学史变成现代思想文化史的局面,突出具体文本的艺术之美提高学生对文学的赏鉴、批评和创作能力。“然而,专业技能就像精确性一样,只适用于“小数据”时代,当时人类掌握的数据永远不够多也不够准确,所以需要依赖直觉和经验指导”[4],专业知识、专业素养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获得在传统教育时代中虽已有体现,从实践来看对专业技能的生成觀虽强调文学教育中必须让“文学审美回归”等文学性问题,但远远不够。高校中文专业的文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艺术,更要学会如何创造真善美、掌握创造艺术的本领,即文学及文化艺术的应用和生产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

大数据教育浪潮的来临不仅是教育界的革新,更带来社会时代的全方位变革。二十一世纪以来,以“90后”“00后”等为主体的新生代大学生表现出强烈的代际特征,主要呈现为如下特征:理“财”有道、国际范儿、要自我不要团队、动漫一代、娱乐精神、爱表现等。他们的价值观念主要呈现为四种趋势:理性化、人本化、个性化、世俗化。这些新生代大学生普遍表现出极强的互联网技术和思维,对文学的接受和传播迥异于前代人的传统。“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创造性、自由性等影响他们产生对文学教育传统的颠覆和重构”[5]。因此,受教育群体显著的代际特征召唤着文学教育的时代革新,冲击着中国高校旧有的教育传统和理念。

面对新生代的青少年,中文专业究竟应如何培养及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在研究型和应用型高校应该是有区别的、有层次的、有差异的。在偏向于应用型的地方高校的中文系,如何让文学及文化的创造与生产能力成为一门如其他技艺培训一样可培养的技能,让学生不再认为文学只是看上去很美的装饰,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创造者,需要相关高校的中文专业及各类课程学科做出相应配套的改革,而“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及相关课程与时代社会的紧密关系则首当其冲。

三、大数据时代“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的重构

大数据思维及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社会各界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对新时代高校的中文系教育提出了全新的变革,让其面临着革命性转变。在此过程中,中文专业教育变革什么及如何变是一项系统性复杂工程。为此,笔者于近些年对自己所在高校中文系的“中国现当代文史”课程进行了基于大数据视野下新课程重构的初步探索。笔者在此过程中运用大数据思维及方法指导教改获益匪浅,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与不足:

1.学生对团队作业的热情不高,合作意识不强。为了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曾特设置了小组作业的环节,但数轮作业下来,学生对以团队形式完成作业不太欢迎、认同度弱、分歧大。有学生认为团队中各个成员的能力、态度及付出等是不均等的,那么在作业评分中该如何体现?如何公平地、高效地、科学地评判团队作业中个体的投入及完成质量等情况是今后课程建设中要解决的问题。

2.即时在线交流如何有效实施。让学生和老师在同步时间内有效完成各种线上的学习、讨论等任务,就目前而言一些软硬件的配套与完善还难以完全实现。

3.创建适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翻转课堂网络平台的重要性和急迫性。目前,学校虽已经有网络教学平台,但在使用中感觉该平台存在一些不适应当下慕课翻转课堂的地方,如界面功能上不强大丰富、美学趣味淡、无文科特色,难以生动实现师生、生生交互,难以链接其他慕课教育资源,难以解决学生作业的批量化、互动化、智能化批改等。

4.大班教学(规模达50人以上)难以充分实现翻转课堂改革的宗旨。大班模式会让一些环节的开展不太满意。如在兼顾每位同学个体特性上是有欠缺的:有的同学擅长文艺创作,有的同学擅长理论分析,有的同学擅长表演才艺,有的同学擅长跨界应用等,但于大班中难以照顾到每位同学的不同需求和特性。

5.围绕中文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相关配套课程的建构亟待解决。“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为中文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该如何以翻转课堂的建设为契机,以已有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相关课程为中心而建构起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课程群配置离不开整个学科组、学院学校的整体支持和全局部署。

另外,笔者及学科组认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教育改革和探索中需致力解决如下一些问题:如何优化微课资源,如何将碎片化的知识、技能重新系统化,课程环节、内容形式的设计如何优化,如何优化线上和线下的无缝衔接等。

综上,笔者认为建构大数据视野下大学中各类课程的翻转课堂、混合式教育的实现途径,应基于人文性和技术性相结合为导向、新生代学生学习特征为基础。为此,“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大数据课程建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探索和创新:

首先,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的新教育理念。翻转后的课堂上,按照翻转课堂的要求对教师角色和学生地位做出了全新的置换。课程的建构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教师对学生起辅导、引导作用。通过线上线下的作业环节保证课前学习成效。强化在线交流有效实施,要求学生必须提前观看相关微视频,提前阅读文献、查阅资料、回答老师课前布置的问题;提交环节性的作业,作业内容和形式注重多元化、实践化、跨界化。

其次,依托学校已有的网络教学平台,完备搭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网络教学平台。建立和完善适应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材料库。于学校已有的网络教学平台上搭建教学所需的各种可以网络链接的资料库,包括试题库、试卷库、各种文献文本资料库等。微课是翻转课堂和慕课的基础,因此针对课程学习内容的需要制作相应章节的微课视频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下载、学习。微课教学课件、微视频的制作与完善。仔细梳理课程的哪些主题便于实施该教学模式,从培养应用型文学能力和新课堂的特点相结合的角度出发,结合微课视频构建碎片化、动态化、视听化教学。

最后,围绕“中国现代文学史”翻转课堂建构的需要革新考评机制。目前考评机制建构分为平时过程和期末卷面考核两大部分,平时和期末所占比值分别为30%和70%。改革后,平时和期末的比例可调整为50%和50%。平时主要构成为课程讨论、线上线下的作业。课程讨论(10%):获取满分学生需要在“课堂交流”中参加老师发起的讨论,本课程每一小节都会指定讨论题目,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参与。线上、线下作业(40%):要求學生在观看教学视频和阅读延伸文献的基础上,经过调研和分析,撰写书面作业。具体要求参见每次作业说明。本课程每学期至少完成3次线上线下作业(1次团队、2次个人)。期末考试(50%),考核的内容和形式紧紧围绕文学及文化应用和生产能力的培养目标。

笔者综合自己及学界数年来的教改教研活动,认为当下及未来高校里作为中文专业的核心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教育重构应实现三大方面转变:

一,在探究建立教学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评机制等时应基于学生线上线下所能获得的全部学习资源数据,不能再依赖于单一的、局域的、有限的传统单一专业学习资源数据。

二,在指导学生追求学习资源数据的权威性、精确性的同时,要做好适应学生因海量学习资源数据带来的多样性、丰富性,进而建立对学习资源数据进行筛选、甄别、判断的工作机制。

三,新时代的高校中文教育工作者要有宏观的跨界视野和运用交叉学科的基础技能,熟悉各类学习资源数据之间的关联性,从重各学习资源间的因果关系转为重各种学习资源间的影响关系。针对不同学习资源数据的生成与应用,应该从单一着眼于“为什么”转变为“为什么”与“是什么”并重的整合性思考。

四、结语

大数据时代已然来临,无论学术界对此有何争议,都必须面对一个现实:大数据时代对传统教育的冲击和挑战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大数据是人们在大规模数据的基础上可以做到的事情,而在新时代语境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所做的课程建设及相应改革应是对传统小规模数据的基础上的全新变革。大数据是人们获得新的认知、创造新的价值的源泉;大数据还是改变市场、社会组织机构,以及政府与公民关系的新思维、新方法,大数据带给教育界的冲击和挑战更是前所未有的。为了更好地适应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新时代,作为中文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从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手段、考评机制等方面亟待做出积极的革新、提升,既固本又求新,既坚守人文性又开拓技术性。高校中文系及相关核心课程承担着为国家民族、时代社会培养社会主义事业优秀接班人的重担,在大数据时代中进行的教育探索势在必行。如何更好地将该项工作积极推进和优化落实亟待高校中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投入后续研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3.17.

[2]百度百科[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2019.4.20.

[3][4][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著.盛杨燕,周涛译.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4,181.

[5]张全之,韩莉.“大数据”时代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57.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人民文学视阈和文学制度的建构”(批准号:GD13XZW14)和广东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人民文学视阈与新中国文学制度构想”(批准号:2013WYM_0086),广东省教育科学“创新强校”规划课题“大数据视野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课程改革(2017GXJK176)”,五邑大学本科教育改革项目“以OBE理念为导向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五邑大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小型教改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堂实训环节的建设”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大数据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