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9-11-06牛春英卢秋红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8期
关键词:针法头皮进针

牛春英 卢秋红

274500东明县人民医院1,山东菏泽

274500东明县中医院2,山东菏泽

静脉输液是新生儿接受药物治疗与摄入营养的重要方法,但新生儿机体尚未发育成熟,血管纤细、质地脆弱,导致血管穿刺更加困难,且反复穿刺也会损伤血管,增加患儿痛苦[1]。目前,临床中常为新生儿采取静脉留置针输液法,本研究对近1年收治的新生患儿分别采取腋下静脉穿刺与头皮静脉穿刺两种留置针方案进行穿刺,并将两者进行如下对比。

资料与方法

2018年1-12月收治新生患儿124例,男65例,女59例,出生时间3~27 d,平均(16.1±3.1)d;体质量 2.2~5.4 kg,平均(3.6±0.5)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各6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参照组患儿给予头皮静脉穿刺留针法。在输液前、后采用5~10 mL生理盐水冲管,输液后要按照规范封管,避免堵塞。护理人员每天要对患儿的留置针情况进行检查,做好清洁与固定护理,避免出现液体渗漏、穿刺点红肿疼痛现象以及静脉炎等并发症。②试验组给予腋下静脉穿刺留置针法。提前准备好一次性静脉留置针(Y型,型号为24G),利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5 mL并与头皮针做好连接,将留置针与针头连接好并排气,同时还需准备好安尔碘与3M透明胶布。将患儿小心放在预热台上,轻拉一侧手臂,暴露腋窝。利用干棉签对穿刺侧腋窝前端进行压迫使静脉充盈,对穿刺点周围进行消毒,护理人员利用左手轻握侧三角肌下缘绷紧皮肤,找到静脉,右手持穿刺针,在腋静脉下0.5~1.0 cm处进针,注意控制好进针速度,见回血后平行进针0.2~0.2 cm,退出少许针芯后确保密闭式留置针被全部推进腋下静脉,之后将硬芯拔除,对进针点及周围皮肤予以消毒,使用3M透明敷料将套管针固定,准确标记留置日期、时间及患儿信息等,最后将小儿手臂自然放置。

评价指标:观察两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试验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参照组,留置时间对比参照组更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 论

静脉留置针是一种操作比较简单的临床输液方式,适用于间歇性、连续性静脉输液者,可以避免反复穿刺带来的皮肤损伤及痛苦,比较适合新生儿群体[2]。以往多为新生患儿采取头皮静脉穿刺留针法,但因头皮静脉比较纤细,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不够理想,而且头皮静脉循环较差,更易发生静脉炎等并发症[3]。目前我科主张选取新生患儿的腋下静脉进行穿刺留针。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均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腋下静脉穿刺留置针较头皮静脉更加理想。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哪种方案,均需要有效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要做好穿刺点护理及冲管、封管等处理,以减少新生患儿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表1 两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比较

综上所述,将腋下静脉留置针应用于新生儿护理,具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等优势,较比头皮穿刺留置针法更具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针法头皮进针
浮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症状专家共识(第11版)
浅议无极针法之九元气血针法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40°角进针和垂直进针桡动脉采血的成功率对比
皮纹网眼无痛进针法
朝医太极针法操作规范
让头皮爱上做SPA
选择性头皮扩张并应用头皮扩张皮瓣修复瘢痕性秃发
初探皮部针法治疗腰肌劳损
阻力针法联合针刺后溪穴治疗颈肌筋膜炎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