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护理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中的依从性效果研究

2019-11-06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8期
关键词:瓣膜抗凝置换术

400038重庆市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

心脏瓣膜病是临床中常见的心脏疾病之一,发病率较高,可导致心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常采用心脏瓣膜置换术进行治疗,但术后容易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等并发症,因此患者术后需长时间甚至终身进行抗凝治疗[1-2]。大多数患者在住院期间均能较好的配合治疗,但住院后因患者疾病知识的缺乏以及病程时间过长,部分患者无法坚持正确服用抗凝药,大大降低了治疗依从性,影响治疗效果[3]。延续护理属于住院护理的延伸,是针对出院患者而设计的一种人性化护理模式,给予患者持续性的健康教育与指导,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4]。本文旨在探讨分析延续护理对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380例,按随机对照法分为两组各190例。观察组男100例,女90例,年龄25~67岁,平均(48.26±7.67)岁;其中主动脉瓣置换40例,二尖瓣置换80例,双瓣膜置换70例。对照组男110例,女80例,年龄23~67岁,平均(49.53±8.14)岁;主动脉瓣置换43例,二尖瓣置换76例,双瓣膜置换7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5]:所有患者均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且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例资料完整;心功能为Ⅰ~Ⅲ级的患者;给予相同品牌与规格的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所有患者与患者家属均对本次调查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治疗依从性情况比较[n(%)]

表2 两组治疗依从性各项目比较[n(%)]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排除标准:合并有严重心、肝、肾功能损伤者;患有脑梗死、偏瘫、糖尿病、肺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患者;合并精神系统疾病、沟通或认知障碍等无法配合调查研究者。

方法: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在住院期间实施用药护理、生命体征监测、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等,向患者讲解出院后服用抗凝药物的重要性与注意事项,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等。(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模式[6-7],主要方法:①建立随访档案:由经验丰富、专业能力较强的护士长与责任护士等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所有组员均定期参加相关培训,且通过考核成绩合格。出院前,为患者建立延续性护理随访档案,档案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地址、病历资料、抗凝治疗方案以及随访计划、随访方式等情况。②出院指导服务:在患者住院期间,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与用药指导等内容,了解患者对疾病、用药、饮食等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个人化健康教育,如通过发放健康教育手册、举办健康教育讲座等方式进行宣教,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并及时解决。③抗凝治疗护理服务:所有患者均于术后拔管的第3天开始给予抗凝治疗,每天监测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并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调整华法林用量,治疗10 d出院。在患者出院前,告知患者与患者家属用药时间、准确的服药剂量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④定期进行随访:在患者出院后,每周进行1次电话或微信随访,叮嘱患者定时服药以及定期复诊,每个月复诊1次,半年后每3个月复诊1次,同时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以及讲解抗凝治疗的方法与重要性。建立微信与QQ群,有利于加强患者与医生间的随时交流,加强心理干预,耐心解答患者问题,出现不适症状时及时就诊。

观察指标:①采用自制的依从性量表对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主要包括患者的服药情况、合理饮食以及自我监测等内容,并按照评分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与不依从3个等级。②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护理满意度情况,总分为100分,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指导用药、技能水平等内容,非常满意85分以上,基本满意60~85分,不满意60分以下。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基本满意)/总例数×100%。③同时记录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如肢体乏力、出血、血栓等。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治疗依从性情况比较: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治疗依从性各项目比较:观察组坚持服药、按正确剂量服药、自我监测、合理饮食与按时复查例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53 8,P<0.05),见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7%,高于观察组的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37 4,P<0.05),见表4。

讨 论

心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心脏瓣膜疾病的首选治疗方式,术后患者需终身进行抗凝治疗,但较多患者缺乏对抗凝治疗重要性以及正确治疗方法的认识,导致出现不按时服药或擅自停药等现象。延续护理服务是一种较新的护理理念,通过团队形式对患者出院后持续实施专业的个人化护理服务,可以在患者出院后及时掌握患者的治疗情况,令患者得到有效的护理服务与健康宣教,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8]。在本组研究中,实施延续性护理服务的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心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存在用药依从性较差等现象,实施延续性护理服务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服务对改善心脏瓣膜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明显优于传统护理服务,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瓣膜抗凝置换术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心瓣瓣膜区流场中湍流剪切应力对瓣膜损害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尿酸与CHADS2CHA2DS2-VASc评分的关系
STA Compact血凝仪在肝素抗凝治疗中的临床作用
中西医结合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