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在呼吸衰竭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9-11-06宋玲李俊瑞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8期
关键词:血气呼吸衰竭人性化

宋玲 李俊瑞

442100湖北省十堰市房县中医院门诊1,湖北十堰

442100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妇幼保健院产科2,湖北十堰

呼吸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肺部通气和换气均处于静止状态,使得机体得不到足够的气体置换,引发高碳酸血症、晕厥以及缺氧现象,发病后如果治疗干预不及时,患者甚至会因为器官衰竭猝死[1]。故此,本文对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在呼吸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8年5-8月收治呼吸衰竭患者88例,分为两组各44例。A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54~70岁,平均(52.15±2.24)岁;支气管哮喘1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例,重型肺炎11例,重型肺结核10例。B组男21例,女23例,年龄55~71岁,平均(53.11±2.56)岁;支气管哮喘1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1例,重型肺炎9例,重型肺结核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⑴A组实施常规护理,内容主要为向患者介绍呼吸衰竭治疗的方法、目的以及预后,正确引导患者服用药物。⑵B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进行辅助,主要内容:①心理干预:呼吸衰竭一般都会存在明显的临床症状,病程也比较长,患者很容易出现恐惧或者放弃治疗的心理,对此,护理人员需主动为患者讲解该病的病因、机制、治疗方式以及预后等内容,让患者对于疾病和治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增强患者对治疗疾病的信心,缓解其不良情绪,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配合治疗与护理。②加强呼吸道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应该选择适合的时机清除患者呼吸道内的泌物质,特殊进行吸痰护理,每日引导患者饮用1 500 mL以上的温水,确保其呼吸道黏膜足够湿润,有利于病变黏膜的修复,并使得痰液更容排出;教会患者进行缩唇呼吸练习,并以正确的方式进行咳嗽,并合理进行体位更改,帮助患者叩背和翻身。③氧疗护理服务:如若患者的PaO2指标低于60 mmHg,立刻给予氧疗,并确保低浓度和低流量吸氧,将其PaO2维持在60 mmHg;对各类气管导管、面罩及吸氧导管等进行固定,并及时进行清洁。④并发症护理服务,严格防范胃肠胀气的发生,提醒患者将嘴紧闭,尽量使用鼻部进行呼吸,并最大程度的减少吞咽动作,如发生突出胃肠胀气的情况,应立刻进行胃肠降压处理;严格防止皮肤受压情况,在患者的受压部位放一个枕头,最大程度的缓解该部位皮肤受到的压迫,每间隔1~2 h,帮助患者翻身1次。防范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在使用呼吸机进行治疗前,对湿化瓶、接头以及螺纹管进行全方位消毒,以免有病菌进入,引发感染。

表2 两组血气指标水平比较(±s,mmHg)

表2 两组血气指标水平比较(±s,mmHg)

组别 例数 PaO2 PaCO2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A组 44 48.97±12.35 72.55±6.93 66.23±7.81 49.82±4.34 B组 44 48.78±11.51 97.22±7.51 65.34±8.56 35.36±5.4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变化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两组护理前血气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护理后两项血气指标均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B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50%,A组为22.70%,两组比较,B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呼吸衰竭疾病的发生,可由呼吸道、肺组织病变及肺部疾病等多种因素引发,一旦发病可导致患者呼吸功能受到严重阻碍,诱发一系列综合征,危害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结合了人性化和优质护理两种理念,并经重新整合构成一个全新的护理模式,这一护理模式真正做到了将患者作为服务的中心,围绕患者对所有相关护理项目实施强化和优化,全方位提升了护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护理服务更具全面性和针对性。通过人性化的心理干预改善患者的不良理心理,减少治疗应激反应;通过优质的呼吸道护理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避免因呼吸道梗阻引发呼吸衰竭;通过并发症护理,降低各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疾病康复[2]。本次研究显示,护理后,B组患者血气指标方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对患者通气功能改善较好,且不易出现并发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血气呼吸衰竭人性化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人性化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两种不同方式供氧对新入高原某部官兵血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