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9-11-06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8期
关键词:甘油三酯受检者糖化

410005湖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湖南长沙

糖尿病作为临床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多因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他生物作用受损所致,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随着患病人群逐渐扩大,应加大研究力度,但因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过于复杂,目前尚无明确说法。传统学说多认为其与遗传、精神、肥胖、长期摄食过多、感染、妊娠、基因等因素存在相关性,早期多无特异性症状,随病情进展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同时会对心脏、神经、血管、肾脏等器官造成慢性损害,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因此,如何科学检测糖尿病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生化检验即使用生物或化学方法进行身体检查,可通过分析受检者肝功能、血脂、空腹血糖、肾功能、尿酸、乳酸脱氢酶、肌酸肌酶等指标评估健康状态。笔者于实践中发现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血脂指标与健康人群相比存在差异[1-2],本文旨在分析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糖尿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8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男41例,女37例,年龄36~78岁,平均(56.84±2.37)岁。对照组男43例,女35例,年龄38~79岁,平均(56.79±2.4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所有受检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近期服药、精神异常、无法正常交流者。

研究方法:进行生化检验前告知两组人员注意事项,空腹检查,最好前1 d晚8:00后禁食,检查前3 d内忌过量运动、饮酒及进食高胆固醇食物,抽血前止血带结扎时间不得超过1 min。准备生化检验用具、试验医疗设备、核对受检者信息,取坐位,晨起空腹抽取2 mL静脉血(穿刺前臂肘窝正中静脉、手背静脉、手腕静脉),按要求扎止血带,碘伏消毒穿刺区域,检查血液标本,剔除溶血及不合格标本,合格标本立即送检进行离心分离处理,若无法立即检验应冷存处理。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获取生化检验结果,包括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等。同时取75 g葡萄糖溶于300 mL水中,受检者于5 min内服完,于服糖后2 h后抽取2 mL静脉血立即送检,分析2 h糖耐量。所有检查工作均由同一医疗团队2名工作人员协同完成,检查结果均一式两份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及严谨性。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受检者空腹血糖、2 h糖耐量、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等指标水平。

统计学处理:数据使用SPSS 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生化检验指标水平比较:研究组空腹血糖、2 h糖耐量、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等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生化检验指标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生化检验指标水平比较(±s)

组别 n 空腹血糖(mmol/L) 2 h糖耐量(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总胆固醇(mmol/L) 血清甘油三酯(mmol/L)对照组 78 5.12±0.38 6.16±1.45 5.74±0.53 4.25±0.79 1.48±0.23研究组 78 7.89±0.45 12.46±1.78 6.82±0.47 6.39±1.21 2.47±0.56 t 41.536 24.235 13.465 13.079 14.443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讨 论

生化检验因涉及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心肌酶谱等多项内容,现已成为临床常用健康检查项目,如血清总蛋白升高多见于高度脱水症及多发性骨髓瘤,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多见于糖尿病、肾病,可辅助医生进行临床诊断,进而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指导[3]。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加之肥胖症日益流行,使得国民糖尿病患病率及病死率呈急剧递增趋势。现今,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糖尿病归为四大非传染性疾病,仅2006-2016年全球死亡人数增加31.1%,2017年国际糖尿病联合会指出中国糖尿病患者已突破1.14亿,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民众占总人数的50.1%,严重影响国民素质及社会正常运转[4]。血糖作为诊断糖尿病唯一标准,医生多通过评估受检者血糖值及可疑者进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进行诊断。笔者于实践中发现糖尿病患者常规检查中可见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异常现象,为准确评估受检者健康状态,选择最佳检查方法,应加大研究力度。生化检验作为常规检查项目,将其用于糖尿病诊断中可见指标异常。本研究结果证实,研究组空腹血糖、2 h糖耐量、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等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糖尿病患者和健康者检验指标存在差异,糖尿病患者各项检测指标均超出正常值范围,医生可将其作为诊断指标,辅助诊断,以减少漏诊和误诊病例,提高诊断价值。张曼[5]于研究中指出,生化检验用于糖尿病诊断中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张莎莎等[6]学者研究成果与本文相符,证实本研究的科学性及可行性,但该学者加入餐后2 h血糖测定,使研究更为严谨,笔者可在临床予以借鉴。

总之,生化检验用于糖尿病诊断中安全高效,同时可提高诊断科学性,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甘油三酯受检者糖化
高甘油三酯血症
细节护理在健康体检中心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及体检满意率分析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健康管理对纠正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评价
人乳脂中甘油三酯分析方法及组成的研究进展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高含量DHA/EPA甘油三酯的降血脂和保肝作用的研究
米酒酿造的糖化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