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治疗肝炎后早期肝硬化疗效的系统评价

2019-11-06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8期
关键词:丙氨酸基转移酶研讨

625303四川省汉源县大树中心卫生院,四川汉源

肝炎后肝硬化为弥漫性肝组织疾病之一,是一种慢性病,起病慢,并发症多且不可逆,症状不明显为其特征[1]。通常早期肝硬化是指代偿性肝硬化,在对原发疾病治疗之后或者是在消除病因之后,病变未产生进一步的发展,有较为理想的预后效果。西医治疗该病症常采取常规抗病毒与护肝处理,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中医学则强调多层次、多靶点、多环节对人体进行有效调节,减轻疾病痛苦,减缓疾病的发展[2]。基于以上情况,本研究对肝炎后早期肝硬化患者分别采用中药与西药进行治疗,对其疗效进行系统性的分析评价,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肝炎后早期肝硬化患者52例,均符合肝炎后早期肝硬化诊断标准,排除患有严重心肾肺等疾病、药物过敏或妊娠、哺乳期妇女。根据入院单双序列号分为两组各26例。参照组男16例,女10例,年龄30.2~64.6岁,平均(46.73±6.42)岁。研讨组男17例,女9例,年龄30.6~65.1岁,平均(46.43±6.1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①参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肌苷片或护肝片治疗,3次/d,3片/次,口服,连续服用4个疗程,每个疗程1周。②研讨组采用中药扶正化瘀片治疗,3次/d,4片/次,连续服用4个疗程,每个疗程1周。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可根据其具体病情对服药剂量与时间酌情调整。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情况比较(±s)

组别 时间 总胆红素(μmol/L) 白蛋白(g/L) 丙氨酸氨基转氨酶(U/L)参照组 治疗前 48.24±13.41 22.38±4.87 115.12±43.42治疗后 46.42±11.39 24.03±4.04 107.16±45.17研讨组 治疗前 47.29±12.15 22.67±5.02 114.31±44.02治疗后 27.31±6.68 32.31±4.21 58.04±22.27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n(%)]

观察指标: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红素、白蛋白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肝功能指标进行观察与记录,并对治疗后的疗效进行综合判定。

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个等级。①显效:经治疗后,患者各项症状有所好转,同时各项生命体征稳定,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②有效:治疗后患者各项症状、生命体征有所改善,肝功能指标升高。③无效:经治疗后,患者各项症状、体征、肝功能指标完全无改善甚至加重。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总胆红素、白蛋白与丙氨酸氨基转氨酶3项肝功能指标数值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讨组治疗后各肝功能指标数值较参照组有较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研讨组总有效率达96.15%,参照组为73.08%,研讨组治疗效果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早期肝硬化属于现代医学名称,中医无肝硬化说法,但疾病所表现的病灶特点,可归为中医“鼓胀”“胁痛”范畴[3]。现代医学普遍认为肝硬化出现的根本原因为肝脏系统在发病时各项病理症状反复发生所导致。细胞与分子网络失衡,引起纤维加深,而其溶解能力变弱,直接非细胞成分基质沉积太多,最终产生散在的、弥漫的纤维隔或纤维束,环绕再生的肝细胞形成结节作为肝硬化结构变化的基本情况[4]。

治疗肝炎后早期肝硬化的主要方式为对症治疗,肝纤维化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予以治疗[5]。中药复方的综合性疗效显著,在对抗肝纤维化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6]。中药可以降低急性损伤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它能够减少肝组织中的中羟脯氨酸含量,尤其适用于对肝纤维组织的降解,继而调节人体的神经与内分泌系统,恢复肝细胞的代偿作用,促进肝细胞的再生。与此同时,增加肝脏的血流量,提供充足的氧气与能量于肝细胞,最终使肝细胞原有的生理机制得以保持[7]。

两组治疗前总胆红素、白蛋白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3项肝功能指标数值接近,经治疗后研讨组各项肝功能指标数值较参照组有较大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研讨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肝炎后早期肝硬化疗效明确,利于患者肝功能指标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丙氨酸基转移酶研讨
氨基转移酶升高真有这么可怕吗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法尼基化修饰与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DNA甲基转移酶在胚胎停育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
二水合丙氨酸复合体内的质子迁移和氢键迁移
相分离法在丙氨酸分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