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合保温措施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2019-11-06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8期
关键词:围术冲洗体温

415499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湖南常德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消化系统疾病中显著增高,尤其以老年人多见[1],结直肠癌根治术是其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手术患者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围术期体温降低,患者出现低体温可导致机体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循环不稳定、代谢异常及术后并发症增加[2]。为进一步预防低体温发生,提高患者术后恢复质量,我院对结直肠癌患者术中采用联合保温方法,获得了较好的预后效果,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4月-2018年11月收治择期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保温组和对照组各40例。术前两组患者体温均处于正常状态,无重要脏器损伤,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无精神疾病及传染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所有患者入室前均未应用相关药物治疗,进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生命体征。对照组按常规处理。保温组采用联合保温措施,入手术室前手术室内室温控制在25℃,给患者垫循环水毯(设置温度37℃),皮肤消毒液加温至40℃,静脉输液采用加温器加温,腹腔冲洗液加温至39℃。

观察指标:①记录两组患者入室后、麻醉诱导后、皮肤消毒后、腹腔冲洗后及术毕体温变化情况,术前及术后8 h抽取患者静脉血进行凝血功能测定。②记录两组患者术中输血、输液情况以及术后寒战发生情况。

统计学方法:数据运用SPSS 16.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围术期体温变化情况比较:保温组患者术中各时间点体温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诱导后体温稍有下降,皮肤消毒后、腹腔冲洗后及术毕体温明显下降,相比入室时及麻醉诱导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保温组,对照组皮肤消毒后各时间点体温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8 h凝血功能比较:保温组术前凝血功能与术后8 h相比,PT、FIB及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8 h与术前相比APTT及PT均显著延长,FIB含量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凝血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温组术后8 h PT、APTT短于对照组,同时FIB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患者术后寒战发生情况比较:术后24 h内保温组发生寒战3例,发生率为7.5%。对照组发生寒战12例,发生率为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围术期低体温现象非常常见,机体在术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及自身体温调节能力减弱,导致患者术中更容易发生低体温。本研究通过多种保温措施联合应用发现,围术期患者发生低体温的情况相比对照组显著降低,同时术后患者寒战发生率在保温组也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体温变化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入室时 麻醉诱导后 皮肤消毒后 腹腔冲洗后 术毕对照组 40 37.1±0.2 36.7±0.2 36.0±0.1 35.2±0.4 34.9±0.3保温组 40 36.9±0.6 36.6±0.3 36.7±0.2⋆ 36.5±0.3⋆ 36.6±0.2⋆

表2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8 h凝血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8 h凝血功能比较(±s)

注:与本组术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术后8 h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PT FIB APTT对照组 40 术前 10.4±1.2 3.2±0.1 27.5±2.9术后8 h 15.1±1.2⋆ 2.6±0.2⋆ 38.2±3.6⋆保温组 40 术前 10.3±1.1 3.3±0.2 27.9±3.4术后8 h 10.5±1.3# 3.3±0.1# 28.1±3.1#

低体温可引起机体免疫力低下、药物代谢延长、凝血功能障碍和苏醒时间延长,而且会导致麻醉苏醒期寒战、机体氧耗量及代谢率增加。导致患者机体发生低体温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3-4]:①手术间室温调控:由于现代层流手术间的室温大多控制在22~24℃,同时采用空气对流的方式,这样促使患者皮肤与环境温度差增加,从而增加了辐射和对流散热,加速了患者体温下降。本研究鉴于此对手术室温度进行调整,调高室温至25℃。②皮肤消毒液、腹腔冲洗液及输注冷液体对体温的影响:皮肤消毒液、腹腔冲洗液及输注冷液体均会导致机体散热增加带走大量的热量,引起体温下降。本研究通过加热皮肤消毒液及腹腔冲洗液,对静脉输液进行保温处理来减少机体热量的丢失,很大程度上减缓体温下降的速度。③对麻醉药物作用引起的低体温,由于无法完全避免的情况,本研究考虑采用循环水毯的方式进行保温来降低体温下降的概率,同样收到了较好的体温维持效果。④另外在整个围术期采取多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加强护理人员的体温管理意识,注意患者整个手术过程中的保暖,执行各项操作时尽量避免躯体暴露,同时加强体温监测。通过一系列的联合保温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低体温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苏醒恢复质量。

猜你喜欢

围术冲洗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鼻腔需要冲洗吗?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Notice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on Sleep Medicine & Reelection of the Third Board of Directors of Sleep Medicine Specialty Committee,WFCMS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不同冲洗剂对桩道玷污层清除能力的体外研究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