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看今朝

2019-11-04应琛

新民周刊 2019年35期
关键词:新民晚报新民上海

应琛

20天,融媒体指挥中心完成建设,开始运行。摄影/ 陶磊

從相“加”到相“融”,从“你是你、我是我”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大刀阔斧推进媒体融合体制机制改革,掀起了上海传媒史上自我革命的新篇章。

自2013年10月,重组的上海报业集团挂牌成立,新民晚报在集团新媒体产品的布局中,承担着主流媒体互联网主阵地、承载文化品牌的关键作用。

新民晚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朱国顺表示,“深度融合,整体转型”是晚报媒体融合始终坚持的原则,“致力于打造一支专家型的全媒体记者队伍”。

从纸开始,向云进发。近年来,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创新的做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从融媒体指挥中心的建立,到“上海时刻”短视频平台的搭建,再到全媒体工作室的竞相成立——新民晚报融合转型上步履轻快,网、端、微、屏等各平台建设都走在全国前列。

未来,90岁的《新民晚报》,仍会是中国最资深的晚报;而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更突出和强化“新民IP”后,新民晚报仍会是最具生命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之一。

从“物理融合”迈向全面融合

“惟有改革创新,才能持续发展。要将改革进行到底、将正确导向贯彻到底。”2017年8月16日,时任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来到上海报业集团,详细听取解放日报社、文汇报社、新民晚报社深度融合、整体转型的最新进展。

韩正到访的这一天,正是新民晚报融媒体指挥中心正式运营的第一天。同一天,“新民”客户端也重装上线。

而这一切实际上是在短短20多天的时间内完成的。起初,这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晚报要建的不是展示用的“样板间”,而是实战用的“工作间”,技术上的难度就大大增加了。按照通常工期,至少三个月。

但凭借惊人的凝聚力和执行力,从7月20日到8月16日,新民晚报人创造了“奇迹”。

从平台搭建到系统调试,技术团队立下了汗马功劳。8月9日至12日,设备陆续到齐,接线、布线、安装、调试,正是任务最繁重的时候。连续4天,陈雪莹等技术人员总共只休息了6小时。刚建设完毕,又来麻烦,13日半夜,因受雷暴天气影响,融媒体中心内的几十台机器同时断电重启,直接烧坏一个主板,技术人员又忙着加班加点。

白天在单位一刻不停,晚上回到家后,还要继续远程监控。最疲惫的那个晚上,想睡,却强撑着不能睡,陈雪莹自己都说不出是什么情绪,只能焦躁地哭。一次开会,她在旁提供技术支持,实在熬不住,当着领导的面直接睡了过去。然而,尽管辛苦,技术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认为“这就是应该做的”,始终尽心尽力,周末还有人主动要求值班。

前方,技术团队努力奋战;身后,更多人在默默支持,总编办、党政办、经管办都铆足了劲。领导们也放弃休息时间亲自坐镇,一遍遍测试效果。从组织频道架构、制定工作手册,到过问电线接口、调整位置摆设,亲力亲为,事无巨细。

其实,新民晚报接触新媒体的时间并不晚。2006年的新民网,2010年的微博,包括数字报、微信公众号、客户端等,也花了不少力气。但在以前,新媒体与传统纸媒尚未完全打通,彼此间的互动较为零碎。

这一次融媒体指挥中心的建成,则彻底打破了这个僵局。不再仅限于新媒体部门,所有中心(部门)都改变了以往“先见报”的习惯。将新民客户端作为第一时间的内容发布端口,先网络,再由报纸编辑择优、择要、精选、精编,在报纸上呈现。以前,报纸更新是24小时一周期;现在,客户端则是24小时分分钟都在更新。凡能尽快发布的时效性内容,都尽早安排采写、编辑。

这注定是值得被写入新民晚报史的20天。融媒体指挥中心的正式运营,标志着新民晚报媒体融合迈出关键一步,媒体融合自此有了全新的物理平台。

但要想从“物理融合”向全面融合转变,意识、流程和采编呈现模式都需要实现更深度的融合,必须从顶层设计。

所谓整体转型改革,便是指一个也不落下。“中心(部门)管建,频道管战”,头条、时政、民生、文体、夜光杯、帮侬忙,这次新民APP改版后所设的6个频道,基本对应了报社的各个部门和中心,大家都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值班总监(副总编辑)/副总监(部门主任)—频道主编—频道编辑”的三级管理模式,也明确了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与采编流程。

深度融合,则因整体而有深度。融媒体指挥中心的价值因此凸显。玻璃房内,面对面的交流省去了不必要的时间,打破了部门与部门的物理边界。一旦有突发事件或重大新闻,各相关频道主编能够即时交流,共同策划组织、调配记者、安排采访、整合报道。

作为历经90年沧桑的老字号品牌,新民晚报如何在纷繁的互联网环境中树立起自己的声誉,在截然不同、竞争更加残酷的领域中打响“新民”的标志,融媒体指挥中心肩负重任。

重点布局短视频

“你每天都刷抖音吗?”地铁上,记者问一位正在刷抖音的小姑娘。

“对,每天至少一个小时。”这位小姑娘告诉《新民周刊》记者,现在手机流量包月很便宜,所以不用像以前那样担心流量问题,看短视频方便打发等车、坐车等零碎时间。

是的,这是一个人人都爱短视频的时代。根据国内权威数据研究机构Quest Mobile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半年大报告》显示,在移动互联网整体用户增长收窄的情况下,短视频行业在2018年上半年净增了9000万用户,月活跃用户已突破5亿。在我国移动互联网11亿用户的基础总量下,每2个互联网用户中就有1人在使用短视频App。

在保持文字与图片内容优势的前提下,新民晚报亟需打造全新的融媒体产品。它必须符合传播需要、受众需要,以及专业媒体生产能力的需要。

于是,2018年,新民晚报决定重点布局短视频。

2018年10月10日,视频摄影部正式组建。紧接着,这个新部门就迎来了成立后的第一次大考——視频新平台“上海时刻”的推出和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召开。

2018年10月26日,在第一届进博会倒计时10天之际,视频新平台“上海时刻”正式上线。这是新民视频进入矩阵化生产的关键一步,更是新民晚报深度融合、整体转型的重要举措。

作为“上海时刻”短视频生产的中枢部门,视频摄影部勇挑重担,除每天向报纸版面提供大量照片外,每天的视频产量迅速上升。首届进博会期间,“上海时刻”的进博会融媒体报道主要分为短视频和移动直播两大块内容,覆盖人群超425万,爆款、亮点频现。

其中,视频摄影部共推出原创短视频约120条,全渠道播放次数达到380万。微纪录片《十分上海·进博会时间》系列(共5集)全渠道累积播放30万次,其中最后一集是“50展商·50期待”的精彩混剪,被进博局采用,在四叶草周边公共区域的大屏幕上滚动播放。“7+1不一般”进博会探营系列短视频集合AR/二维码的互动模式,全渠道播放次数突破440万次。

“视频记者和摄影记者互相补位,前方记者和后方编辑密切配合,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部门负责人薛慧卿告诉《新民周刊》,“上海时刻”的推出,标志着新民晚报的新闻生产力向互联网化转移和迭代。

与此同时,报社鼓励采编人员全员参与拍摄短视频,开设多期短视频编辑培训班,培训一线员工超过100名。同时,报社还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制定了“短视频生产及审核流程”,保证短视频产品的生产严格遵守“三审”要求,并专门设立“银燕奖”(视频类),鼓励多出视频精品力作。

2018年5月20日,新民晚报上线微纪录片栏目“十分上海”。选取上海城市一角的公共空间,以8至12小时为拍摄周期,采访在此出现的不同人群,记录一个真实的上海。

新民晚报进博会融媒体采编。

2019年,长三角新奋进融媒体报道。

随后,纪念改革开放40年,新民晚报精心策划组织了“康庄大道40年”大型报道,全体采编全力配合。首先,以融媒体的角度事先精准策划,记者们出发前都收到了详细的视频拍摄“任务单”,使复杂繁琐的拍摄任务经过分解后具有可操作性。在前期融合和充分准备下,参加这次采访的记者(原摄影记者为主)除了照相机外,全部携带了无人机、稳定器等装备,摄影视频合二为一。采访途中,记者们更是克服了风雨、大雪、高原反应等种种困难(尤其是赴藏采访的记者),每个点都拍回了不少于10G的视频素材,后方编辑也紧密配合双休日加班加点赶制。

2018年12月18日,《新民晚报》以24个版面全景呈现,视频摄影部记者共刊发照片50张、2个图片跨版,与此同时,精心拍摄制作的11条短视频形成“10+1”短视频矩阵,在新民APP、新民晚报官方微博等内外部渠道一一发布,完成媒体融合的“一次采集、多端发布”,产生良好的宣传效果。

正是在一次次的重大报道中,新民晚报开始了文字、摄影和视频的融合之路。“一专多能”的全媒体记者队伍渐渐形成,报社短视频生产量成倍增长,原创视频“爆款”频出。

据悉,“上海时刻”推出至今,已经孵化出微纪录片《十分上海》《后街小店》《三分·天下》等具有影响力的专栏,并带动包括“见所未见”“街摄”“乡愁”“花视界”“东看台”等一批各具特色的视频专栏,初步形成“上海时刻”的短视频矩阵。

2019年5月28日,《十分上海·Class of 2022》斩获2019国家网络视听优秀作品“年度优秀短视频(新闻类)”奖。

“优秀网络视听作品推选活动”被视为网络视听行业最高荣誉,此次获评该奖项的作品共7部,《十分上海》是上海地区唯一获奖的作品,也是唯一由纸媒出品的作品,与新华网、央视网、央广等中央级媒体共获殊荣。

此外,新民拍客平台于2019年6月12日正式上线,面向全社会征集新鲜、突发或感人的短视频,以市民视角来记录生活百态、定格事件瞬间、反映社会现象,记录城市变迁。

目前,新民晚报每月原创短视频在300条左右,传播率呈爆发式增长。

“你看到的新闻在纸上,我追逐的新闻在路上。”这句话,用来形容媒体深度融合后的新民晚报人尤为贴切。

用工作室做“现象级产品”

今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和考察人民日报时发表重要讲话,对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要求,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2月25日,新民晚报推出媒体融合新举措,试行推出第一批四个全媒体工作室:新民眼工作室、金海岸工作室、深海区工作室、海上客工作室。

四个工作室由报社总编辑直属领导,负责人分别由政法部主任、经济部主任、国际部主任、新民周刊主编担任。工作室聚焦重点工作、重点报道,以制作专业化、垂直化、具有新民晚报特点的深度报道为主要职能。

台前有“90后”到“60后”全年龄段写手,幕后有“自由侠”、“女英雄”,阵容强大的“新民眼”看到了“硬核”的上海操作、看懂了政府工作报告的“减法”;国际社会风云诡谲,与“深海区”为伴,可细观去往河内的专列长啥样,可深思阿尔斯通的启示;蹭热点拼的是速度,造热点靠的是内涵,“金海岸”白手起家,但却是只潜力股;“海上客”很海派,视野开阔、观点犀利,宣传垃圾分类,号召市民跟着市委书记“扭一扭”。

试行两个月来,四个工作室充分发挥了媒体融合排头兵、先行者的作用,互联网爆款频出,传播力、影响力大幅提升。统计显示,2月25日至4月25日,4个工作室共发稿461篇,在现有统计渠道内,阅读300万以上2篇,100万-300万的15篇,50-100万的22篇,10万-50万的59篇,这些数字在新民晚报社都是前所未有的。如果按月均数比较,数量和质量分别是之前的6倍和4倍左右。

新民晚报媒体融合的内容生产力,得到很大提高。

其中,新民眼工作室依托“新民眼”微信公号,体现新民晚报视角和观点,专注于时政特色,立足上海、兼顾国内外大事,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己任。

工作室负责人沈月明告诉记者,为了多出精品、多出爆款,先是在时政中心招募了10名相对固定的工作室成员,除了每周线下开例会,天天还要在群里开小会,“一起头脑风暴,一起优化标题。纵向学习牛弹琴、侠客岛等央媒新媒体大号,横向学习自媒体的创新做法、传播技巧”。

除了固定班底,新民眼还有一批“机动写手”。如政法部的大咖江跃中、袁玮、鲁哲、宋宁华、孙云、姚丽萍、郭剑烽等,都先后为新民眼工作室披挂出征,捷报连连。

前不久,垃圾分类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对于媒体来说,这也是一场体裁不限的“命题考试”。在媒体融合时代,如何打破传统、写出新意?这一天傍晚,新民眼工作室的小伙伴正讨论选题,刚刚挥毫写下《上海人搞垃圾分类那是非成不可啊!》的沈月明突发奇想,点题:“能不能做一篇垃圾分类的‘段子集锦?”

这一任务最终落到了年轻记者杨洁的头上。结果,《“垃圾分类”段子笑SHI人!但上海人的拼劲我是服气的》一文在新民晚报官微上收获60万以上阅读量,“牛弹琴”等公号均转发。

杨洁坦言,这样的传播效果出乎意料,“因为垃圾分类的话题各类媒体近日争相报道,能从中脱颖而出,实属不易”。但又似乎在情理之中,“因为这不是一篇传统意义上的新闻稿件,是彻头彻尾的公众号写作”,或许正“对”了微信读者的“味”。

说到底,无论是打破传统的写作方法,还是图文并茂的呈现模式,形式上的变化,最终还是为“飞入寻常百姓家”服务的。关于垃圾分类的报道,新民眼工作室还陆续尝试了H5通关攻略、政策解读等形式,风格多样。

7月11日中午,报社领导又给新民眼工作室和视频摄影部出了一道难题,趁着《长安十二时辰》热播,晚报新媒体能否做一个“魔都十二时辰”,并希望下周一能播出。而当时已是周四的中午。

沈月明犹豫了一下,但还是答应了。接到任务的薛慧卿也是一脸蒙。

两位负责人一盘算,采访必须当晚开始,这样才能赶上周四晚到周五晚的正常上班节奏,也正好可以赶上周五晚上的消费和夜生活。如果下班前没联系到采访对象,当天晚上和次日凌晨的采访将无从实施。

“后街小店”系列聚焦上海的匠人匠心、海派传统技艺。

晚报全媒体记者报道利奇马台风。

《上海十二时辰》通宵采访市民。

这个方案还涉及12个时辰、12路文字记者和12路视频摄影记者,每位记者的性别、擅长之处都需要考虑,所以只要一个点变动就得全盘重新调整。但最终,当天下午5时左右,经过五六波“狼来了”后,最后一稿确定了。

《上海十二时辰》的采访特别可贵的一点是,每一位参与的记者都十分配合,奋勇争先。后半夜的采访开始安排的都是黄佳琪、杨洁、杨欢等年轻女记者,但新民眼工作室的男记者们有点看不下去,主动提出可以领受深夜的任务。因此,潘高峰做了子时和亥时两个深夜的采访。李一能领了可能是最具挑战的寅时采访,从凌晨3时至5时。

“这才是夜报的稿子!”沈月明表示,这样的评价是对工作室工作最高的称赞。

海上客工作室则来自新民周刊,依托于“海上客”公号,是凸显上海视角的媒体融合、报系融合的综合性深度报道平台,“海叔”“海姐”是它的人设,海上客的行文更个性、更自由。

据了解,海上客工作室的成立,让周刊原本就以抓热点、抓原创为重的微信运营有了一次蜕变。不仅每天的原创内容增加,还在两方面有了很大提升——

一是评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记者对分析议论更擅长了,评论更犀利,有时夹叙夹议,有时一针见血,文气更贯通,情绪更饱满,逻辑更严谨。

比如,《一张黑洞照片,炸开国内图片版权“黑洞”》一文,是在视觉中国把黑洞照片打上自家水印引发争议的当天,就迅速推送的文章,并且揭露出更多的“流氓”图片公司版权“碰瓷”,明确提出了“我们支持保护版权,但这些权力不能被滥用”的观点。

二是融合报道。作为周期相对较长的周刊杂志,微信是快速反应的一个渠道,但两者如何结合得更好,一直是周刊在探索的。在此前关于巴黎圣母院大火的报道中,记者先一早在微信推送《眼泪在马克龙眼里打转,是谁烧了人类瑰宝巴黎圣母院?》的热点整合报道,当天下午,环球编辑又迅速联系法国问题专家,再撰写了一篇杂志稿《偶发意外的历史必然,巴黎圣母院大火是法国衰退的隐喻》,从法国内部问题角度来展开。翌日,微信公众号又推送了这篇深度分析,形成了杂志和新媒体间良好的互动。

朱国顺表示,新民晚报媒体融合的内容生产力,因机制的改变而得到了很大提高,“一是主流舆论的传播力更强了;二是主战场的影响力更强了;三是主力军的战斗力更强了;四是媒体融合的信心更足了”。

不久前,第二批五個工作室又相继成立。工作室的建立,可以说是新民晚报在创刊90周年之际,在推进媒体融合方面的重要布局。今年底前,新民晚报的目标是逐步完成年内建设15个工作室,努力覆盖新民晚报各主要采编领域,以新机制推进媒体融合新发展。

同时,晚报将根据自身特点,借鉴其他媒体特别是中央媒体的成功经验,做好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大文章,真正做到融为一体、合而为一。

下一阶段的目标:一是进一步提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二是进一步凸显各工作室特质,形成分众化传播优势;三是以工作室机制为牵引,进一步带动采编队伍深度融合、合而为一;四是进一步扩大工作室机制覆盖面,深化媒体融合体制机制改革,逐步完善新民晚报特点的媒体融合布局。

猜你喜欢

新民晚报新民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新民晚报:转变思路办赛 杭州应有可为
出版“大” 晚报必须用心地编审校——读近期《新民晚报》感言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
《新民晚报》语码混编对阅读的影响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