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贝伦斯钢琴练习曲OP.61与车尔尼练习曲299的分析与比较*

2019-11-02任彦洁

黄河之声 2019年15期
关键词:练习曲和弦声部

任彦洁

(湖州师范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一、贝伦斯与车尔尼简介

约翰赫尔曼·贝伦斯(Berens,Johann Hermann 1826-1880)是瑞典籍德国浪漫派作曲家、钢琴家。他自幼跟随身为长笛演奏家和作曲家的父亲学习音乐,而后在德累斯顿跟随卡尔·赖辛格深造。1861年贝伦斯就任于瑞典皇家音乐学院担任作曲教师,1868年被授予教授头衔,他曾是洛维莎皇后的钢琴老师。他的音乐风格涵盖了从舒曼式的情感深度到高雅的沙龙风格。贝伦斯创作了一系列的钢琴练习曲,如《儿童练习曲20首》Op.79、《小品式钢琴练习曲50首——为初学者而作》Op.70、《音阶、和弦、装饰音钢琴练习曲》Op.88、《左手钢琴练习曲》Op.89等等,最著名的是本文研究的《钢琴快速练习曲》Op.61,自出版面世以来已有多个版本,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卡尔·车尔尼(Karl Czerny 1791-1857)是奥地利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他曾跟随贝多芬学习,同时又是李斯特唯一的老师。车尔尼极富盛名的钢琴系列练习曲集因其内容编排的系统性、规范性、科学性、全面性的独特优势一直以来成为师生们最热衷使用的基本技术训练教材,为学习古典作品打下坚实的弹奏基础,时至今日,车尔尼钢琴练习曲仍然被广泛地运用在钢琴教学中。[2]他的练习曲有编号的共有78本,除了被广泛熟知使用的Op.599、Op.849、Op.299、Op.740练习曲集外,还有《简易练习100首》Op.139、《六首八度练习曲》Op.553、《左手练习曲》Op.861等等。

二、贝伦斯钢琴练习曲op.61与车尔尼299的分析对照

车尔尼练习曲299分为四集,每集10首共40首。贝伦斯练习曲也是分为四集共40首,每集曲目数量分别为14首、7首、15首和4首。两套练习曲有比较多的共同点,例如总体上都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安排学习进度;曲式结构以单乐段、单二部、单三部曲式为主且篇幅不长;涉及的钢琴演奏技术内容都包括音阶、琶音、和弦、分解和弦、弱手指训练、八度双音、半音阶、五指练习、颤音等;两者技术训练难度大致相当,可以结合一起使用等等。由于车尔尼所处时代的音乐风格特点使其难以避免创作上的局限性,而身处十九世纪的贝伦斯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车尔尼只为古典音乐而作的练习的不足。以下对两套练习曲进行分析对照研究,以期论述贝伦斯练习曲作为车尔尼299辅助教材的价值所在。

(一)左右手演奏技术的均衡发展

在299中为左手所作的练习仅有第2、7、10、18和34首,占全集的1/8,大多数作品偏向右手的技能训练。这与当时所处历史时期的音乐风格有关,古典主义音乐以主调音乐创作占统治地位,而主调音乐基本上以右手演奏主旋律左手仅作为和弦伴奏居于从属地位,因此车尔尼创作了大量针对右手技术训练的练习曲。贝伦斯练习曲有所不同,他非常注重左右手演奏技术的平衡发展。除了专为左手而作的练习之外,使同一技术课题在双手分别得到锻炼从而获得均衡的弹奏能力的提升,这有益于学习者在钢琴演奏技术上的全面发展。例如第九首练习曲,训练十五连音弹奏技巧的音型组合,分别在左手与右手出现使两者得到平等的练习机会。(如谱例1)

谱例1

(二)调式调性的丰富全面的运用

299中只有2首是小调作品,即使大调作品也局限在两升两降以内,这对丰富学生的调性训练显然不够。贝伦斯练习曲有10首小调作品,是299的5倍之多,并且作品中广泛运用转调离调、中古调式、旋律小调等等,大大增加了调性色彩的丰富性。以第一首练习曲为例,299第一首除了一个G调上的减七和弦之外,全部在C大调上逗留,而贝伦斯第一首练习曲从C—G—F—G—C经历了四次转调,其调性与和声色彩的丰富性可见一斑。除了转调的频繁与直接,和弦外音的运用也极为大胆,造成极富紧张度的音响效果,为浪漫主义音乐和近现代音乐的学习做好准备。

(三)复杂的节奏对位训练

节奏对位是演奏技术训练的重要一环,考验左右手相互独立并协调的驾驭能力和良好的节奏感。车尔尼299练习曲大多是一对一、一对二、一对四等比数列关系,而浪漫乐派及近现代作品里,一对五、一对九、二对三、二对七等非规整的节奏形态比比皆是。因此,车尔尼练习曲不能满足对复杂节奏对位技术的训练需求,而贝伦斯则弥补这一点,他的练习曲中出现二对五、二对六(第34首)、十五连音(第9首)等,对十九世纪以来作品中不规整的节奏型及华彩技术的训练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见谱例1)

(四)多声部控制的复调性思维训练

复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进行、彼此相关又各自独立的声部通过有机的结合,协调的统一为一个整体。复调性思维的训练,对于锻炼和提升大脑思维、记忆深度广度,手指的控制力、倾听不同声部的内心听觉以及表现音乐主题特征的感知力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古典主义时期,复调音乐的地位逐渐被主调音乐取代,因此车尔尼299中极少出现复调音乐的练习内容,对学习巴洛克时期音乐及浪漫主义时期重新兴盛起来的复调作品是一个缺憾。贝伦斯在他的练习曲中加入大量复调训练的元素,它涉及到多声部控制和手指独立性训练的内容,对提高练习者多层次的音色感知和表现力大有裨益,而这将为高级阶段的钢琴演奏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贝伦斯第25首练习曲中左右手分别控制两个声部,并非简单的突出高声部和低声部,而是四个声部各有特色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于内声部层次的控制和表达极为彰显演奏者高超的手指控制能力和敏锐的音乐感受力。(见谱例2)

(五)音乐性与技巧性并重

古典主义音乐讲究声音颗粒清晰、手指均匀快速的演奏技巧,因此在车尔尼299中,几乎所有的练习曲都是以此作为练习目标。手指练习更像是挖掘人类机能的极限、一味追求炫技的机械化训练。这在钢琴教育市场尚未规范、考级风盛行的国内琴童中表现尤其明显。钢琴音乐的歌唱性及美妙性、丰富饱满的情感力培养被快速的手指训练替代,对于初中级阶段的琴童良好乐感的培养较为不利。而贝伦斯练习曲无论从和声调性的色彩丰富性、节奏的复杂多样化、织体多层次的个性表现力、旋律和音乐材料的发展与整体音乐结构上,都可以看出其注重音乐性的培养。例如第8首练习曲,左手流线型的分解和弦伴奏音型之上是右手极为优美富有歌唱性的单(双)声部旋律,6/8拍如歌如诗般的节拍韵律,搭配如泣如诉的旋律主题,音乐情感表现力跃然纸上,颇具浪漫派音乐风格特征。

谱例2

三、结语

车尔尼练习曲在钢琴技巧训练上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的系统性、规范性、严谨性、技术全面性值得每一位师生认真研究和学习,尤其对于演奏古典作品是最好的技术训练教材。而另一面,在节奏与调式调性、音乐风格与表现力上的单一性,使其无可避免的显现出训练上的局限,尤其对于浪漫派、近现代派和中国作品的演奏是较显缺陷的。贝伦斯练习曲Op.61作为19世纪诞生的优秀作品在欧洲广泛流传,它不仅基本涵盖了钢琴演奏技术中重要的内容,例如训练左右手的手指独立性和灵活性、手指与手腕以及手臂的协调运用、声部的控制与触键的多样化技巧等等。并且,这套练习曲的结构形式、调式调性布局、节奏型和情感内容的丰富性为学习者打开理解音乐的一扇窗户,通向浪漫主义与近现代音乐的大门。这是一部音乐与技巧并重、学习进度循序渐进、技术类型全面丰富的经典钢琴教材,它可与车尔尼299练习曲结合使用,成为对299练习曲的有益补充。

猜你喜欢

练习曲和弦声部
属七和弦解决在配和声中的应用研究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一次搞懂吉他常用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业余合唱团的分声部训练
手风琴演奏中练习曲的意义分析
多声部视唱训练
二声部合唱教学之初探
简析莫什科夫斯基15首钢琴技巧练习曲部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