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多党合作的初步探索

2019-11-01赵红丽

西部学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多党合作民主党派中国共产党

摘要:1949年多党合作格局基本确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阶段确定对民主党派继续实行合作的工作方针。民主党派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在多党合作中的领导地位,开始参加新政权建设以及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由此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在新政权建设、国民经济恢复和开展三大运动的实践中进行了多党合作的良好探索。新中国成立初期多党合作的初步探索,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多党合作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12-0023-0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制度基础之一。2018年3月4日,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时指出,我国的新型政党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成长起来的新型政党制度”[1]。追溯历史,它从萌芽到确立到发展,在长期的政治实践过程中不断得以完善。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该制度正式确立。这之后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在政治实践中进行多党合作的初步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研究这一时期 (1949年至1952年)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在政治实践中的互动合作,有利于继承多党合作的历史传统,坚定多党合作的思想基础,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我国新型政党制度。

一、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继续实行合作的方针

新政权建立后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是怎样的关系,我党对此早有一定的思想认识和理论准备。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就曾指出,中国共产党与党外人士应是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2]。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阶段科学认识民主党派的地位与作用,确定对民主党派的工作方针是繼续实行合作。

当时党内外有些人对民主党派存在的必要性没有清晰认识,有的甚至认为民主党派是“一根头发的功劳”。毛泽东从民主党派所联系和代表群体的高度认为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就不是一根头发,而是一把头发,不可藐视”“要向大家说清楚,从长远和整体看,必须要民主党派”。[3]此外,毛泽东还提出要平等地对待民主党派、实行民主,不要害怕民主党派的批评等观点。

在1950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李维汉明确阐述了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认识。他指出,各民主党派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都是阶级联盟的性质”“我们党仍要继续巩固与民主党派的合作。”[4]678他还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总方针:“帮助他们团结、进步和发展”[4]693,在国家各项事业的建设中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积极作用,与他们团结合作。会议期间周恩来也作了政治报告,他也认为民主党派在统一战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便于他们把各个阶级的意见反映给我们,在政治上他们也能够更好地同我们合作和配合,有些工作他们去做有时比我们更有效,在国际上也有影响”[5]。经过会议期间的学习和讨论,党员、干部提高了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统战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民主党派拥护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表示赞成和拥护。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民主党派的代表纷纷发言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革主席李济深提出,今后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参照《共同纲领》“不避艰辛,再接再厉,向前迈进!”[6]民盟代表沈钧儒也发言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上述这些发言表明了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态度,并进一步明确了其对建设新中国的责任感。

为了明确各自的政治纲领,确定今后的工作任务,1949年底到1950年之间民主党派召开了全国代表大会或中央会议。在会议前及进程中,李维汉与周恩来会见代表,向他们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继续保持合作的工作方针,并帮助他们确定今后的任务。例如1949年12月6日,周恩来出席了民盟一届四中全会扩大会议代表的茶话会。各民主党派在这些会上通过了相关的决议,把《共同纲领》确定为本党的政治纲领,表示愿意为之努力奋斗,也进一步明确表示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就在政治目标方面与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方向达成了一致。

另外,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些民主党派的成员认为已经完成历史任务,因此组织不应再继续存在了。例如救国会于1949年12月18日宣布结束。而中国共产党认为,因为与民主党派曾经有过共同奋斗的历史,今后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更有合作的必要。但各民主党派应在社会上有所分工,各组织内部应该整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长期合作的目的。此外,民主党派普遍存在着机构不健全和党员发展等问题。1951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讨论拟定了《1951年协助民主党派发展党员的建议》。根据中国共产党的建议,各民主党派召开本党会议,对组织工作进行调整和安排。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截止1953年4月,民革成员由1500多人发展到6000人,其他民主党派的成员也明显增加。

中共中央统战部还与各民主党派经过协商后,基本确定了民主党派各自联系和代表的群体,这就有利于在政治生活中进一步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

三、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实践探索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共同纲领》规定的建国初期的基本任务成为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共同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在新政权建设、国民经济恢复和开展三大运动中进行了多党合作的良好探索。

第一,新政权建设。早在1949年2月毛泽东在与苏联代表米高扬会谈时,就说明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继续团结合作,政府的组织应该是有民主党派参与的民主联合政府,“我们准备继续团结他们,照顾他们,给他们在政府部门的岗位上留一定的位置”[7]。

民主党派不仅参加了新政协的筹备工作,还直接参加了新政权的管理。在中央人民政府六名副主席中,有民主党派的李济深、张澜和无党派人士宋庆龄;政务院四名副总理中,党外人士有黄炎培和郭沫若;张治中等部分党外人士在地方各级人民政权中担任职务,民主党派在政治生活中做到了有职有权。周恩来主持的政务院每周一次的政务会议,要求相关任职的党外人士参加,有关文件也要交给党外人士进行审查。在这一过程中,民主党派可以充分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

第二,恢复国民经济。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国内经济状况,中共中央作出在三年内恢复发展国民经济,争取国家的财政经济状况好转的决定。各民主党派密切配合相关工作,成为活跃在经济战线上的重要力量。

民主党派在调节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上发挥了积极作用。1950年5月1日,中共中央在发布庆祝五一劳动节口号时提出“公私兼顾、劳资两利、调整工商业”,各民主党派立即响应中共中央的号召。当天,各民主党派发表声明,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五一口号”并团结一致努力完成号召。该声明认为,少数工厂和商店停业和部分失业现象,是经济改造和恢复过程中必然要经过的痛苦,也只是暂时的现象。他们对中央人民政府充满信心,相信在全国劳动人民共同努力下,不久以后工商业就可以发生根本好转。民主党派还积极参与物资交流,活跃城乡市场。1952年冬,在华北、华南等地的物资交流大会上,民建中央和各地分会会员有二百人参加,并在大会上起着重要作用。另外,民主党派的主体是知识分子,其成员文化素质水平较高。根据民革1950年上半年的相关统计,全体党员中接受过大学以上教育的占61.6%。这样,民主党派就能在经济建设、文化和科技等领域继续发挥它们的作用。

第三,开展三大运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团结合作顺利开展了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镇压反革命运动,在这三大运动中继续进行多党合作的探索。

1950年6月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召开,中共中央向大会提交了《土地改革法(草案)》,大部分党外人士表示赞同,但也有一些人对土改的方式存有疑虑。中国共产党在会上对怀疑和反对土改的思想进行说服和教育。中共中央的相关负责人分别约请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交换意见,协商座谈。经过不断讨论和协商,民主党派统一了认识,大会最终通过了《土地改革法(草案)》。民盟主席张澜表示,土地改革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我今天代表中国民主同盟表示完全拥护这个土地改革法草案……使他能够圆满的完成中国土地革命的任务”[8]。会后,各民主党派中央发布了拥护和支持土地改革的决议,号召本党成员认真学习相关政策,积极参加土改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和人民政府及人民政协的支持帮助下,许多民主党派成员还参加和参观了各地的土改工作。1951年5月,北京和天津两市就有699名党外人士参观和参加土改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大部分原先对土改方式存有疑虑的人也转变了观念。民主党派人士在参观土改过程中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在农民中的深厚基础,进一步认识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进行协商座谈,很快达成一致。1950年11月4日,民主党派发表了《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该宣言认为,各民主党派拥护全国人民保家卫国和保卫和平的正义要求,最后的胜利也是属于正义的人民。11月和12月,民革和民盟等召开中央会议,号召和动员各自成员及其所联系的群体积极投入抗美援朝运动中。各民主党派组织订立爱国公约活动,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还成立了捐献委员会,其成员及所联系的群体积极捐助大炮、飞机和钱币。这些举动为抗美援朝的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进一步培养了民主党派人士的爱国情感与责任感。

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在镇压反革命、保卫人民民主政权方面是一致的。1951年4月,民革中央和北京市分部联合集会,决定用实际行动拥护镇压反革命。李济深在会上指出,民革成员要用各种方式来拥护政府的各项措施。他还指出,民革成员当前的实际行动还不够,应该加强自我批评,提高警惕和认识。民革、民盟等民主党派的上海市级组织联名发表声明,号召大家动员起来,认识反革命的危害,检举反革命分子。这些活动孤立了反革命分子,镇压反革命运动取得初步成果,有利于镇压反革命运动的进一步顺利开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民主人士,特别是与国民党有历史联系的人思想疑虑较重。中共中央通过多种形式与党外民主人士进行协商,各省市召开人民代表会议和协商委员会,协商确定对反革命案件的处理原则,消除了民主人士的疑虑。毛泽东还致信黄炎培先生,阐述镇压反革命的必要性。

由此可以看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形势下,民主党派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按照《共同纲领》的精神与原则,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正是这样的努力,才保证了当时的财政经济工作的稳定与恢复,保障了国家安全和政权巩固。这一切都为后来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民主党派摆脱了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反对党身份。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继续坚持合作的方针,民主党派拥护支持中国共产党在多党合作中的领导地位,开始参加国家新政权建设和国家事务的管理,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政治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在民主协商基础上密切合作,初步显示了多党合作的优越性。各民主党派成员在实践过程中提高了思想水平,进一步坚定了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时,这一时期的多党合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确各自地位,充分发挥作用,积极探索多党合作的形式、方法、程序等。这些都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坚持多党合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18-03-05.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同中央统战部负责同志的谈话(1950年3月—4月)[M]//历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88.

[4]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

[5]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6]杨建新,石树光,袁廷华.五星红旗从这里升起[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4.

[7]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8]在政协全国委员会二次会议十七日大会上民盟主席张澜的发言[N].人民日报,1950-06-20.

作者簡介:赵红丽(1995—),女,汉,甘肃岷县人,单位为新疆师范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执政党建设与当代中国政治。

(责任编辑:朱希良)

猜你喜欢

多党合作民主党派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确立70年的主要经验及启示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发展70年的三维认识
传递民主党派声音 讲好多党合作故事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民主党派 工商联
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有效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