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豫西传统民居造园手法应用研究
——以康百万庄园为例

2019-10-29张耀环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豫西造园院落

张耀环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南 郑州 450000

1 引言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水极大提高,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得到了很大提升,文化的传承回归也使人们对居住景观也提出了更加复杂和多元化的要求。人们渴望景观中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希望居住景观能像中国古典园林一样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因此,对豫西传统民居的造园手法进行研究,是继承中原地域文化,对中原传统民居景观建立系统认识,形成具有中原地域特色的居住景观理论关键的一环。豫西的典型传统民居是窑洞建筑,其中最为典型的还属有着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康百万庄园。

本文以豫西的康百万庄园为主体进行研究,是探索中原地域民居景观的一些地域性特色和其中特有的深层次文化的非常重要的一环,以期归纳出康百万庄园在造园时运用的手法,对豫西传统民居的景观特征的探索传承和建设提供借鉴。

目前,对于中原民居的研究大多围绕中原地域文化与传统民居建筑展开,对豫西康百万庄园景观的研究拓展了中原传统民居的研究范围,并能够为其地域性特色的院落景观的建设提供参考性意见及研究方向的思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 中国传统造园手法在豫西民居中的应用

豫西地区通常指河南省省会郑州市以西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洛阳,三门峡和平顶山。西至陕西,东至中原,北至太行,南至黄河。由于豫西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住宅类型迥然不同。它们主要分为两种类型:黄土覆盖区的地面窑洞和庭院住宅。与北方其他地区相比,该地区庭院的常见形式是“四大八小”。庭院周围环绕着三栋宽阔的建筑。该建筑位于主楼中间,由四栋大楼组成,主楼两侧设有辅助房,统称为“八栋小楼”。本文探讨和研究康百万庄园窑院及其地上住宅的组合,具有自己的区域特色和典型特征。

2.1 康百万庄园简介

康百万庄园(图1)位于巩义市康店镇,始建于明末清初。由于它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因而有“金龟探水”的美称[1]。

庄园主要由主要居住区,作坊区,栈房区,戏台和南庭院组成(图2)。主屋是中央住宅区,其余的庭院非常简单。主屋建在山坡上,建筑物建在山坡上。房子周围有高大的围墙。墙壁完全与自然地形相结合[2]。园中的大多数洞穴都是靠崖窑,即从天然土墙挖出的券顶洞,有单洞和多孔关节。主屋五个庭院的最里面是家庭成员居住的窑洞建筑。洞穴的内部通常由木地板分为两层,一层为居住,两层为储存。在庭院的开放区域,采用北方四合院庭院,住宅部分由二进和三进院落组成[3]。

图1 康百万庄园

图2 康百万庄园总平面

2.2 康百万庄园整体布局中造园手法的应用

主宅院的地形不规则,又经历了历代的营造,但其整体布局和景观的结合完整统一,这是由于有“师法自然”的整体思想指导。首先在地形的选取方面,整座庄园坐落在邙山半山腰,正面不远处洛水潺潺,南望嵩山,左有河洛交汇口,右有黑石关隘。它们依据“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按照“阴阳”理念精心选址:背靠邙山,利于避开北来的寒风,接受充足的阳光;面临洛水,北凭黄河;加之黑石关天险,地势险要,利于防御。从对面远观,其形状就像洛河岸边的一朵莲花;其次,根据“因地制宜”,庄园是依山而建,使得院落景观具有层次感(图3)。园内场地狭小,又加之安全考虑,庄园的院落布局就显得很紧凑,景观的设置也多较为小而精致[4]。

图3 康百万庄园远视图

2.3 康百万庄园外院空间中造园手法的应用

2.3.1 障景

前院即外院,也就是最东边的“花楼重辉”院。主宅院周围是高墙围筑,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半山腰,最高处可达15m[5]。同时每个庭院又有高墙围筑,除了具有安全性和御寒功效。也具有很强的私密性,能将院落内的景观挡住,只能通过院门和从高墙里伸出的树枝来窥探一二(图4)。

从主入口上来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巨大的影壁(图5),使人们站在大门前感觉到宽阔、整洁,同时也表明了院子的内、外有别。这个影壁与周围高大的院墙一起抑制了来客的视线,引导来客向院门走去,使人步入院内能感到别有洞天,欲扬先抑。

图4 康百万庄园影壁

图5 康百万庄园外墙

2.3.2 景深的手法

进入康百万主宅区的院落先是每个院落的大门,接着是牌楼门,推开牌楼门映入眼帘的上房门,这是位于同一条轴线上的门,随着空间的一层层的渐进深入,从最外侧的门向内看,各个门层层相叠,环环相套,具有很强的引导性和景深感,营造出了庭院深深的效果(图6,图7)。

图6 康百万庄园一景

图7 康百万庄园主院大门

2.4 康百万庄园内院空间中造园手法的应用

2.4.1 框景

院内设有各式各样的门洞,窗洞(图8-图11),使来者透过门洞、窗洞,将院内的景色有选择地纳入眼中,这框本身就构成了完整的景,从不同的视角和距离看,又是不同的景观体验。这些门洞有着不同的形状打破了大片整个墙体的冗长和沉闷的感觉,与其周围的院墙树木组合在一起也是自成一景,为院内创造了通透,秀逸的氛围。

图8 康百万庄园一景

图9 康百万庄园一景

2.4.2 障景

内院的形制基本相同,进了宅门正对着的是坐山影壁,影壁中是浮雕式的精美陶塑分别是“福”、“禄”、“寿”(图10),既对宅门入口处欲扬先抑,又表达了祝福的愿望。

图10 康百万庄园影壁

2.4.3 对比衬托

由于用地紧张,院内各区域空间并不大,设有石头摆件,既有美好的寓意,又看作是假山石的缩影,以小衬大。葡萄树横跨两院,茂密的枝叶与石墙相互映衬,营造院内更幽深的意境(图11)。

图11 康百万庄园葡萄树

2.4.4 漏景

檐廊对空间的分隔所形成的是介于室内和室外的空间,俗称“灰空间”。其本意是指建筑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过渡空间,以达到室内外融和的目的,如建筑入口的柱廊、檐下等。康百万庄园形成檐廊空间的方式主要是上房、东西花厅和倒座的前檐部位,有屋檐的出挑形成的空间和檐柱、外柱之间形成的空间。这种从室外开放空间向室内封闭空间转化、并与之相互影响和融合而形成的过渡型空间,冲破了封闭空间的制约而与户外空间取得了更加广泛的联系,有隐有显有藏有露地与大自然交融,形成特有的空间节奏和韵律,丰富了空间氛围。

2.4.5 曲径通幽

康百万庄园虽然主要是用水平路径和垂直路径来把建筑、景观连接起来,但是其路径狭窄,一般顺着高墙夹出的巷道自由穿行交错相连,既有严整的秩序性又有随意感[6]。前院与后院曲径相连,能启能闭,启则浑然一体,闭则各成体系。院落之间以狭窄的过道相通,曲径通幽(图12),进入庭院,则豁然开朗。

图12 康百万庄园小路

2.5 康百万庄园植物种类的选择

院内多葡萄树和石榴树。其果实一粒粒颗颗饱满,表示“多子多福”,寓意人丁兴旺。另外还有枣树,枣寓意着“早”,意思是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比别人早一步,最常见的说法是新婚之后,种植枣树,早生贵子。院落各处还种植着竹子,竹子是不屈服的代表即使弯曲,也不会被折断。身上有一股浩然正气,有正人君子的风度。也就是积极向上的,正派的,阳刚的气魄。竹子的生命力算是植物中最长久的之一,所以人们也用竹子来比喻长寿安宁的美好寓意。

3 结语

康百万庄园是豫西窑洞合院组合式民居的典型代表,窑洞建筑多因地制宜,受地形的影响。以至于院落景观空间的面积也会相对狭小。康百万庄园在较为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的丰富对院落景观的布置,移步异景,曲径通幽,其对造园手法的应用和变通是对于传统园林精华的传承。在造园的过程中进行了适应性改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庭院景观风格,也对中原现代民居的庭院景观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同时为研究中原地域传统民居景观庭院的研究做出铺垫和准备。

猜你喜欢

豫西造园院落
八一作品
豫西靠山簧的衍变与传承
壹 造园·纳瑞集祥
瑞阳苹果在豫西黄土高原地区栽培表现
江南园林造园手法在新中式园林中的应用初探
“天红2号”苹果在豫西黄土高原的引种表现
浅谈古诗文与中国园林
关于“园理”研究的点滴思考
院落里的黄昏
都江堰:散居院落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