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丝绸之路:是怎样的一条路

2019-10-28蒋玉琪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8期
关键词:社会矛盾丝绸之路贸易

蒋玉琪

摘 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丝绸之路的发展地位越来越突出。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丝绸之路的开辟在整个世界历史长河中具有深远的影响,笔者将从“文明之路”“矛盾之路”“中心之路”三个方面对丝绸之路的历史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丝绸之路;贸易;社会矛盾

谈到丝绸之路,首先能想到的是始于古代中国,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从运输方式上来讲,丝绸之路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从其影响来讲,丝绸之路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顾名思义,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久而久之人们称之为丝绸之路。

一、文明之路

众所周知的,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但又是什么原因促使张骞出使西域,进而打通了一条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道路呢?世界并不是一块混沌之地,亚洲与欧洲之间隔着诸如高加索山等高大的山脉,与非洲隔着红海,与北美洲则有白令海峡相隔,且各大陆之间还有辽阔的海洋,如太平洋、大西洋等。所以说,早期的世界是相对隔绝孤僻的,所有的地方并不是相通的。从文明起源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孕育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人类就需要有一条路将文明传播出去。贸易从波斯帝国开始发展起来,不仅是他们有强大的武力扩张、掠夺,还因为他们对其他文明的开放态度,波斯的官员们还负责监督维护、整修帝国内纵横交错、令古代周边国家羡慕不已的道路系统。道路的建设使得国家可以向外扩张,进行贸易往来。贸易也为军队的建设提供了经济支撑。在古代中国为了安抚匈奴,西汉王朝将中国上好的丝绸作为贡品送给他们。但长期的朝贡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和政权上的软弱,为彻底铲除匈奴祸患,西汉王朝欲联合西域各国共同出击匈奴,张骞出使西域则背负着这一重大的政治使命。也正是张骞通西域使得西汉王朝认识到域外世界的精彩,更加坚定了打通从河西走廊至帕米尔高原之间的贸易之路。为实现帝国的宏愿,汉朝军队历经近十年的数次征战,夺取河西走廊,从而控制了农业富庶的西域地区,将在这里栖居的游牧民族赶回了更西部的高原。河西走廊沟通西部的帕米尔高原,高原以西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崭新世界。然而,中国为一条横跨大陆的交流通道打开了大门——丝绸之路就此诞生。路打通了,贸易也就相继开始了,贸易的主要产品就是丝绸,从而也就有了丝绸之路。

二、矛盾之路

就这样,担负着贸易往来这一最初使命的丝绸之路开通了,开始了信仰之路、变革之路、皮毛之路、奴隶之路……黑金之路以及后来的霸权之路等,笔者认为都可以概括为矛盾之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贸易交流使一些地区的货物流通,人们通过交换获得了一些物质利益。伴随着物质生活得到了一定的满足,各地区之间思想也开始碰撞。地方宗教和信仰体系开始与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宇宙观相互碰撞,形成了一个使各种思想得以相互借鉴、相互改善并最终焕然一新的大熔炉。

例如,宗教思想的碰撞和融合在这条路上尤其明显,佛教思想在向东传播,跨越帕米尔高原传入中国。佛教传入中国后,从西北开始逐渐兴起了许许多多的佛教圣地,至公元五世纪中叶,佛教的思想、活动、艺术和形象也逐渐成为中国主流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不再是只有上等的丝绸可以来显示身份和地位,也开始像西方人那样用宗教来展示自己的地位、身份。原为北方少数民族的北魏政权为了强调自己的正统地位,把同样是外来文化艺术的佛教定为正统宗教大力提倡、建寺译经。北魏孝文帝在平城和洛阳大力兴造佛寺、广泛招揽高僧、全面制定僧制,招揽了诸多义学高僧,给予优厚待遇,助其讲论。佛教这一时期在中国盛行,同样,西方人们也开始大肆推崇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盛行。甚至整个国家都由宗教统治,受神的主宰,接受主的洗礼,更甚至不需要有独立的思考,一切都是神安排好的。如此人们遍热衷于救赎心灵,物质生活不好时就祷告神灵,因此社会矛盾逐渐被激化,社会动乱,遍开始了一系列的宗教改革。在中国后来的王朝也同样发生了大肆烧毁佛像的举动。鼎盛的教会权利逐渐被瓦解,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宗教的问题得以解决并不是从此走上了一条安宁之路,贸易往来,思想交流,使人们认识到的东西越来越多,对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人们不再满足于这条路上的贸易活动,开始对黄金白银产生欲望,渴望东方,因为渴望东方的遍地黄金,便开始了掠夺殖民之路。

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打败了“海上马车夫”荷兰,最终缓缓日落。欧洲列强之间的竞争只在乎会不会有丰厚的利益,于是对亚洲他们信心满满,开冷酷、野蛮的剥削。战争、疾病、瘟疫再次横行,掠夺到的地方环境恶劣,他们无法取得想要的财富,得到利益的同时又激化了矛盾。

三、“中心”之路

最早的文明发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丝绸之路也从亚洲起航;当开辟新航路的野心得以实现,突然间,欧洲大陆不再是终点,不再是丝绸之路的末端,它将成为整个世界的中心。这也使得威尼斯成为国际贸易和政治中心,但没过多久,这座城市就开始重塑自己,从商业中心变成了一个供人享乐的地方。随着欧洲大陆中心的改变,古代的珍珠和同时代的文化都会随之转移。因此,如果我们要讨论世界的中心在哪里,应该是没有定论的。彼得·弗兰科潘在书中说,欧洲成为世界的中心,笔者认为这里的“中心”或许应该指社会矛盾的中心,并不能将欧洲视为世界的中心。随着丝路的不断发展,世界逐渐贯通,社会基本矛盾的重心也会随之发生转移。或许曾经是亚洲、欧洲或者世界的某个地方,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受时间、地理、经济、文化、政治等因素的制约,这些中心都是相对存在的。随着人类对资源的挥霍,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新的困境要求我们再次沟通世界,走上新的丝绸之路。“尽管人们对伊斯兰世界的混乱和暴力、宗教激进主义的兴起、俄罗斯与邻国的摩擦以及中国西部省份极端主义的猖狂感到困惑迷茫,但这些其实都是这一曾经支配全球知识、文化和经济格局的地区再次崛起过程中的阵痛。世界的重心将再一次回到它千年之前的位置。”(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作者在本书结语提出新丝绸之路,再次规划了世界的“中心”。如何判定一个地区是否成为世界的中心呢?在笔者看来应该是这样的:当这个地区经济高度发展了,政治体系严密而完备,社会思想文化水平整体性提高,新的技术源源不断地涌出并且造福人类,人人都能像迪拜的石油大亨一样投资基础设施,并持续而稳定地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那么这个时候,这个地区就将成为“世界的中心”。

结语

正是由于丝路的开通,世界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全球性的大融合大发展更为活跃,國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持续而深远;但也因为丝路的开通,人类卷入到暴力、战争和疾病之中。自然规律是人类不可逆的,但人类可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新的丝绸之路或许再次激化社会矛盾,但这样的发展之路,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应该是福音。

参考文献

[1] 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

[2]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猜你喜欢

社会矛盾丝绸之路贸易
中日韩贸易数据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中美今日重开贸易磋商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野下国际物流港建设的思考
如何在刑事申诉中发挥控申职能促成矛盾化解、息诉罢访
情洒西域,奠基乐史
用社会矛盾的方法论分析中国存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
论医院医患危机关系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