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卫生总费用筹资水平及结构分析

2019-10-25周明华冯毅

医学与社会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个人卫生增长速度总费用

周明华 冯毅

1 遵义医科大学管理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遵义,563003;2 泸州市人民医院行政办公室,泸州,646000

促进全民健康事业的发展、降低公众疾病经济负担、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我国卫生工作和卫生投入的重点目标[1]。卫生总费用不仅是政府制定卫生政策的依据,还是评价居民疾病负担、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重要标准[2]。贵州省地域广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同人群的卫生投入和卫生费用有很大差异,未能充分体现卫生服务的公平性[3]。随着贵州省健康事业的不断发展,卫生总费用与经济增长的速度是否合适、卫生筹资水平是否合理等问题都值得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通过分析贵州省卫生总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关系、卫生消费弹性系数和卫生总费用筹资构成等,为区域卫生费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中贵州省卫生总费用主要包括卫生总费用筹资总额、筹资构成和变化趋势,卫生总费用占GDP比例,卫生消费弹性系数等关键指标。贵州省卫生总费用数据来源于2013-2018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和《贵州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地区生产总值来源于2012-2017年《贵州统计年鉴》。

1.2 研究方法

采用筹资来源法对贵州省卫生总费用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卫生总费用占GDP比例、卫生消费弹性系数、卫生筹资结构和比例,并和全国平均水平、西南地区的四川省和云南省的筹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入Excel2010,通过计算构成比、平均值、增长速度、卫生消费弹性系数等统计学指标对贵州省卫生总费用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卫生总费用及占GDP比例

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从2011年的5701.84亿元增长到了2016年的11792.35亿元,增长了2.07倍,增长速度在12%以上。贵州省卫生总费用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5年间增长了455亿元,增长速度在13%以上。卫生总费用占GDP比例呈现出“U”型分布,先是逐渐下降,2013年降到了最低的6.90%,2014年以后迅速增长,2016年达到7.46%。贵州省卫生总费用占GDP比例超过了5%的基本要求[4]。

2.2 卫生总费用筹资构成及占比

卫生总费用的筹资构成由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和居民个人卫生支出3部分组成[5]。政府卫生支出从2011年的205.66亿元增长到了2016年的403.29亿元,增长了约1.96倍;社会卫生支出从2011年的96.27亿元增长到了2016年的270.34亿元,增长了约2.81倍;个人卫生支出从2011年的121.60亿元增长到了2016年的205.30亿元,增长了约1.69倍。从卫生支出构成来看,政府卫生支出占45%以上;社会卫生支出占比有所提升,从2012年最低的20.40%提升到了2016年最高的30.76%;个人卫生支出2016年下降到了23.36%。按照国际惯例,卫生总费用应实行3∶4∶3机制,即社会卫生支出占40%,政府和个人卫生支出均占30%[6],由此可见贵州省卫生总费用政府筹资比例过高,社会筹资力度明显不足,个人筹资总体比例较低。见表1。

表1 贵州省卫生总费用筹资构成及占比分析 亿元(%)

2.3 卫生消费弹性系数

卫生消费弹性系数是用于衡量卫生总费用相对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速是否协调的重要指标[7],2011年为1.2,2012年和2013年均小于1,2014年以后大于1,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016年达到1.35,卫生总费用增长速度快于GDP增长速度。我国卫生总费用增长速度应该快于GDP的增长,弹性系数保持在1.2-1.3比较适合我国国情[8],而贵州省卫生消费弹性系数从过低逐渐上升到了过高的状态。

2.4 与全国部分地区卫生筹资状况及人均卫生总费用的比较

贵州省卫生总费用占GDP比例基本上没有增长,而四川省、云南省和全国都得到了明显增长;西南地区卫生总费用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贵州省2015年以后明显落后于其他两省。人均卫生总费用方面,贵州省一直低于四川省和云南省,西南三省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2。

表2 贵州省与全国部分地区卫生筹资状况及人均卫生总费用比较

3 讨论

3.1 卫生总费用增长趋势明显,但仍有增长空间

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为卫生总费用提供了强大的财力支持[9],贵州省GDP和卫生总费用都保持了高速增长,特别是GDP增长速度在12%以上,明显高于我国6.9%的增长速度,这说明贵州省在新区建设、开发资源等方面取得了成绩,推动了GDP的增长。贵州省2016年卫生总费用占GDP比例(7.4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23%),但是仍低于西南地区的四川省和云南省。西南地区医疗卫生基础较为薄弱,需要较高的投入才能补齐短板。卫生消费弹性系数在2016年达到1.35,卫生总费用的增长速度快于GDP的增长速度,说明卫生行政部门通过高水平的投入拉动了卫生事业的发展。贵州省人均卫生总费用仅为2472.37元,明显低于四川省(3238.64元)、云南省(2754.12元)和全国平均水平(3351.74元),说明贵州省人均卫生总费用仍处于较低水平。贵州省卫生总费用仍有继续增长的空间,特别是在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的卫生与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方面需要加大投入。

3.2 卫生筹资结构不合理,需平衡政府、社会和个人支出

贵州省政府卫生支出占45.88%,社会卫生支出占30.76%,个人卫生支出占23.36%,这与3∶4∶3模式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筹资结构严重不合理。同期的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按照3∶4∶3结构配置。西南地区四川省政府卫生支出占29.32%、社会卫生支出占41.54%,结构合理;云南省政府卫生支出占36.03%、社会卫生支出占35.25%,也比贵州省更为合理。贵州省卫生事业的发展仍以政府为主导,靠政府投入拉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这可能与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医疗人才培养导致医疗卫生服务支出较高有关。社会卫生筹资体系尚不健全,社会卫生支出的比例很低,以医疗保险为主的社会卫生支出尚未完全发挥风险分担、优化卫生筹资结构的作用[10]。个人卫生支出占比由28.70%下降到23.36%,家庭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风险仍然较高,筹资风险保护能力需进一步提升[11]。政府需要逐步发展卫生健康产业,在不降低公众卫生健康水平的基础上逐步降低卫生费用支出;继续扩大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和提高报销比例,以提高社会卫生支出比例[12];逐步发挥商业健康保险的优势,满足公众多样化的卫生需求;逐步优化筹资结构,防止因政府和社会卫生支出结构调整而导致的个人卫生支出比例过高。

3.3 卫生消费弹性系数较大,需警惕卫生总费用增长过快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虽然贵州省的卫生总费用占GDP比例和人均卫生总费用处于较低水平,但是贵州省卫生总费用的增长速度在16%以上,卫生消费弹性系数达到1.35,处于增长速度过高的状态。卫生总费用增长迅速,这对地区生产总值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的贵州省来说,一方面说明卫生事业发展势头良好,另一方面卫生总费用的支出与GDP总量并不匹配,对经济增长甚至是财政会造成沉重压力。贵州省少数民族众多,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在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方面需要更多配套资金,才能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由于社会经济长期较为落后,发展速度跟不上快速发展的卫生健康事业,才出现了卫生消费弹性系数偏高的情况。因此,要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减轻地方财政的压力,大力发展地区经济,以夯实卫生费用的基础;同时要对卫生总费用过快增长进行适当控制,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个人卫生增长速度总费用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于健康有益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于健康有益
“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京、津、沪、渝四直辖市卫生总费用的比较研究
个人卫生不容小觑
国家财政收支总额及增长速度(包括国内外债务部分)
国家财政收支总额及增长速度(不包括国内外债务部分)
经济增长速度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对中国不同区域经济增长速度趋势性变化的分析
“大多数”商机在哪里?
21世纪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比例首次低于4%
猜错了 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