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玻璃幕墙空间的声学装修和工艺实践

2019-10-25王剑锋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19年10期
关键词:固件吊杆下层

王剑锋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1 技术背景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建筑形态的多样化,大空间、不规则的建筑空间越来越多,如大型的美术馆、报告厅、展馆、博览中心等。

由于建筑造型、效果和建筑室内自然采光的需要,这些空间的屋面、外墙体较多采用玻璃幕墙。在传统技术和工艺下,该类空间无法安装大量的吸声材料来满足声学要求,声学处理十分困难,极容易出现回音、混音的问题。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吸声材料以及如何采取合理的安装工艺是这些特殊空间声学装修的关键。

2 吸声材料选择

根据玻璃幕墙的设置和室内装饰效果的要求,在无法采用传统吸声材料的情况下,通过反复比试、试样,最终确定选用加厚型微孔聚碳酸酯吸声板作为吸声材料。作为新型吸声材料,采用了激光穿孔加工技术,穿孔孔径为0.25mm,穿孔率1.1%,透光率为75%。

该加厚型微孔聚碳酸酯吸声板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经浙江大学土木工程测试中心检测,降噪系数NRC 值为0.7,其中315Hz 吸声系数不低于0.94,400Hz 吸声系数不低于0.93,500Hz 吸声系数不低于0.97,超过普通隔音岩棉板的NRC 值0.4 ~0.5,可以达到理想的声学效果。

3 核心工艺技术

3.1 双层吸声板工艺模型

在吸声材料确定的情况下,对该类玻璃幕墙空间下采取何种安装工艺将会是能否达到最佳声学效果的关键。经过现场踏勘、图纸深化,反复试验、调整和测试,确定了双层吸声板安装技术。该技术为一种含上下微孔吸声板的中空吸音结构(如图3.1),吸声原理为外界的声音通过下层微孔吸声板进入空腔,声音的能量在空腔中消减,多余的能量被上层微孔吸声板进一步吸收。空腔的厚度经声学检测机构试验,取5cm 为最佳。

图3.1 双层吸声板结构模型图

3.2 龙骨安装

声学装修使用的主龙骨(如图3.2-1)和边龙骨(如图3.2-2)为特制的型钢龙骨, 用来安装上下两层微孔吸声板,并通过吊杆与主体或幕墙型材连接。

图3.2-1 主龙骨剖面图

图3.2-2 边龙骨剖面图

3.3 上层微孔吸声板安装

上层微孔吸声板采用U 型卡固件(如图3.3-1)与龙骨进行连接,卡固件下端带有螺栓拧口,顺时针拧动可将上层微孔吸声板压紧固定(如图3.3-2),无需用电焊、自攻螺丝等死固定,方便快捷。

图3.3-1 U 型卡固件示意图

图3.3-2 U 型卡固件安装节点图

3.4 下层微孔吸声板安装

下层微孔吸声板采用搁挂式安装,U 型卡固件和龙骨下端巧妙的形成了一个L 型槽口,下层微孔吸声板利用自重刚好搁置在槽口上,安装时无需工具,安装速度快,且拆装、更换十分便捷。

4 工艺流程和主要操作要点

4.1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操作平台搭设→现场测量放样,深化设计,料单确定、加工→龙骨安装→安装上层吸声板→安装下层吸声板→完成安装,检查验收

4.2 主要操作要点

4.2.1 施工准备

1 主体结构完工,并达到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结构天花基层处理完成。现场清理干净。

2 可能对双层吸声板施工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分项工程已安排在双层吸声板施工前进行。

3 有土建移交的控制线和基准线。

4 吸声板板尺寸及数量与排板图所示规定一致,运输到工地后与下料单标注尺寸数量一致,每块板的边角标注具体的应用部位及编号。

4.2.2 操作平台搭设

声学装修的安装和施工主要在移动式操作平台上进行,操作平台采用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搭设,平面尺寸一般为5.4m×5.4m,搭设高度按现场实际。操作平台面采用钢制脚踏板满铺,并设置1.2m 高安全护栏。

4.2.3 现场测量放样、料单确定、加工

1 在对作业面进行测量放线并确定偏差量后,由现场深化设计师对吸声板进行排版、并对图纸进行深化设计,并征得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认可。

2 根据深化设计图,进行料单的编制,确定吸声板的规格大小、数量,落实专业厂家进行工厂化制作、加工。

3 确定主体结构与主龙骨的连接方式,利用水准仪和红外线定位仪对龙骨吊杆位置进行定位放样。

4.2.4 龙骨安装

1 边龙骨安装

(1)边龙骨的安装应按设计要求弹线,沿墙(柱)上的水平龙骨线把特制边龙骨用自攻螺丝固定在预埋木砖上,如为混凝土墙(柱)上可用射钉固定,射钉间距应不大于20cm。

(2)边龙骨无法安装在墙面,或设计要求该吊顶边缘不得依附主体墙面,则边龙骨需独立设置吊杆,吊杆规格、间距同主龙骨安装。

(3)根据玻璃幕墙体型,当双层吸声板为非水平安装时,边龙骨的安装采用抱箍形式与主体钢结构连接。

2 主龙骨安装

(1) 主龙骨应吊挂在吊杆上,吊杆采用Φ10 丝杆,间距800~1000mm。主龙骨宜平行房间长向安装,主龙骨的搭接应采取对接,相邻龙骨的对接接头要相互错开,主龙骨接头必须铆固,主龙骨挂好后应严格调平。

(2)丝杆要垂直,不能弯曲,丝杆长度如果大于1000mm,应设置反向支撑。

(3)吊杆距主龙骨端部不得超过300mm,否则应增加吊杆。

(4)当双层吸声板为非水平安装时,主龙骨的安装采用抱箍形式与主体钢结构连接。

3 副龙骨安装

副龙骨为条状,宽度8cm,在整个吊顶系统中并不受力,仅作为吸声板的分格装饰条。安装方向与主龙骨垂直,采用U 型卡固件压于主龙骨下边(如图4.2.4)。

图4.2.4 副龙骨安装节点图

4.2.5 安装上层吸声板

1 上层吸声板采用U 型卡固件与龙骨进行连接。操作工先将微孔吸声板托住,压入主龙骨上边,然后安放U 型卡固件。U 型卡固件与龙骨形成双U型结构,上层吸声板调整好后,通过卡固件下端自带的螺栓拧口,顺时针拧动,将上层微孔吸声板压紧固定。

2 上层吸声板四个端角必须安装一个U 型卡固件,其余位置每30cm 安装一个U 型卡固件。

3 安装U 型卡固件时,卡固件与主龙下端边缘距离为20mm,为下层吸声板的安装留出搁槽。

4.2.6 安装下层吸声板

下层吸声板的安装采用了搁挂式安装技术。U 型卡固件插入龙骨时其外口与龙骨下端边缘形成一个20mm 宽的L 型槽口,下层的吸声板利用自重刚好搁置在槽口上。安装时,操作人员将下层吸声板倾斜,一头先放入空腔层,然后将吸声板的另一端推入空腔层,等整个吸声板完全进入空腔层后,慢慢往回挪动,一边挪一边把先进空腔层的一端往下放,直到两端都搁挂到L 型槽中。安装过程①→②→③→④(如图4.2.6)。

图 4.2.6 下层吸声板安装过程

5 质量控制措施

5.1 施工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吸声产品的吸声性能分级》(GB/T16731)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10)的有关规定。

5.2 吸声膜板材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聚碳酸酯板(PC)实心板》(JG/T 347)和《聚碳酸酯板(PC)中空板》(JG/T 116)的要求,并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进场材料的复试。

5.3 吸声板采用激光穿孔,穿孔孔径0.25mm,穿孔率约1.1%;穿孔孔径偏差不超过0.01mm,孔间距偏差不超过0.1mm。

5.4 为保证材料质量,本声学装修系统各组件应由专业厂家工厂化生产加工,禁止现场手工土法加工制作。在搬运、组装和安装过程中,严禁随意碰撞各组件,不得磕碰、划花、污损各组件的防火、防腐涂层或涂膜面层。

6 工程实践

6.1 采用该PC 吸声板和双层安装技术

1 大幅度提高吸声效果

该工艺形成的双层吸声板技术在声学装修中独一无二,其声学效果要优于传统的声学装修技术。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声学检测,该双层吸声结构可以达到国家级专业声学参数要求。

2 加快了施工进度

由于该技术采用组件的工厂化生产和现场的装配化,施工只要现场条件具备,就可以大批量的安装,同时施工工艺简单,尤其使用了卡固件对上层吸声板的连接以及下层吸声板搁挂的安装方式,避开了繁琐的螺钉固定、焊接、铆接等工艺,从而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

3 绿色环保

本体系组件采用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减少了现场电锤、金属切割等机械产生的施工噪音和电焊等光污染及油漆污染,达到了绿色环保施工。

6.2 应用实例

浙江美术馆位于杭州市南山路138 号,建筑面积32000m3。拥有各种规格的展厅14 个,是浙江省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根据工程升级需要,对进门大厅和后厅顶面等部位进行了声学装修改造,采用了双层吸声板施工工艺。因自然采光的要求,选择的吸声板具有75%透光率,施工面积达1160m2。

图6.2-1 浙江美术馆外立面

图6.2-2 进门大厅双层吸声板吊顶

猜你喜欢

固件吊杆下层
人行悬索桥吊杆的损伤识别
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吊杆破断动力响应与结构强健性分析
下承式刚性系杆拱桥吊杆更换方案比选
基于频率法的短吊杆索力测试
折叠积雪
积雪
基于固件的远程身份认证
谷歌公司推出计算机固件分析工具帮助用户阻止恶意软件入侵
英特尔发布免费固件引擎
提取ROM固件中的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