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辊筒输送机带轮皮带断裂研究与改进

2019-10-24段世涛李洪武

精密制造与自动化 2019年3期
关键词:辊筒齿形楔形

段世涛 李洪武 郑 烨

(红云红河集团昆明卷烟厂 生产四部(物流部) 昆明 650000)

现代化物流设备高效且复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维修,都将严重物流作业效率,设备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升级。卷烟厂成品入库区承担着卷包车间的件烟入库任务,是卷烟生产的一个关键物流环节,辊筒输送机带轮皮带断裂频繁,导致件烟分拣工作停滞,分拣机和回流线负荷过重,最终造成停机,严重影响生产。

当前,行业内分流通道环节使用的辊筒大都采用齿形带进行连接传动,不能适应新的生产要求,因此,本文对皮带断裂原因进行调查分析,针对性地选择了与现场工况最为符合的楔形带传动方式,并通过详细计算,得到楔形带具体尺寸,以及带轮的具体尺寸,经过现场测试,满足要求。

1 库区设备运行情况

库区现有设备布局如图1所示,成品件烟经过封箱后,由3台提升机将其从一楼提升到二楼进入合流线,随后进入扫码站进行扫码,经分拣机分拣后进入相应的分流通道,再由机械手对码垛工位的件烟进行抓取、码垛,放置在托盘上,之后经环形穿梭车和输送设备运送,由堆垛机将托盘送入高架库,完成入库工作。

图1 成品入库区设备布局图

其中,分流通道属于中间环节,库区目前有15条分流通道,5台机械手,每3条分流通道对应1台机械手。分流通道出现故障时,维修过程中,出于安全考虑,需要停止对应的机械手,以及该组3条分流通道,导致库区分拣效率低下,造成连锁反应,严重影响生产。

2 皮带断裂原因分析

2.1 皮带间隙分析

2.1.1 理论分析

皮带间隙过大,烟箱胶带和烟箱碎屑等杂物容易卷入带轮,导致带轮积胶,带齿受力不均,皮带卡死,加剧磨损,造成皮带断裂。齿行同步带齿形如图2所示。

图2 齿形示意图

根据《同步带及带轮设计》,带的齿根宽度s大,会使带齿抗剪切、抗弯曲能力增强,相应就能传送较大的裁荷。带齿齿圆角半径rr的大小与带齿工作时齿根应力集中程度有关,齿根圆角半径大,可减少齿的应力集中,带的承载能力得到提高。形带齿齿形角β的大小对带齿与轮齿的啮合也有较大影响[1]。如齿形角过小,带齿纵向截面形状近似矩形,则在传动时带齿将不能顺利地嵌入带轮齿槽内,易产生干涉。但齿形角度过大,又会使带齿易从轮齿槽中滑出,产生带齿在轮齿顶部跳跃现象。

当辊筒积胶时,带齿根部容易出现异物,导致β减小、s减小、rr增大,受力增大,且容易跳齿,导致皮带断裂。

2.1.2 现场试验

在实验平台上进行现场试验,调整带齿啮合间隙,并加入胶带、纸屑等杂质,模拟实际工况,统计相同时间内皮带断裂比率,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皮带间隙影响情况试验

制作散点图,如图3所示,X轴表示皮带间隙,Y轴表示相同时间内,皮带断裂比率。

图3 皮带间隙试验散点图

计算 Pearson 相关系数[2]为0.876,P值为0.026,说明二者成强正相关关系,皮带间隙对辊筒带轮皮带断裂有显著影响。

同时,皮带间隙小于3.2mm时,不会出现皮带断裂的情况,一旦大于3.2mm,开始出现带轮积胶与皮带断裂,因此,需要将皮带间隙控制在3.2mm以内。

2.2 皮带强度分析

2.2.1 现场试验

随机选取磨损程度不同的不同类型皮带,在试验平台上进行磨损试验,通过改变转速和包角,随机进行启停控制,模拟各种工作状况,进行连续测试,分析各种工作情况下皮带磨损和断裂比率。不同类型皮带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皮带磨损、断裂比率模拟测试结果(单位:%)

2.2.2 单因子方差分析

通过单因子方差分析[3],确认皮带强度对辊筒带轮皮带断裂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

P值为0.023<0.05,拒绝原假设,差异明显,说明不同皮带类型对工作状况的适应程度不同,皮带强度对辊筒带轮皮带断裂影响显著。

3 方案设计

3.1 传送带类型选择

现场皮带使用的是288-8M齿形带,经过确认存在过载时受力过大和强度不足两个缺陷,因此需要改变传送带类型,为提高强度,我们选用楔形带传动。

3.2 楔形带设计

3.2.1 楔形带参数设计

根据多楔带传动设计方法[4],相关参数计算过程如下:

确定设计功率Pd:

计算传动比i:

确定带轮有效直径de1和de2

小带轮有效直径de1≥demin=20 mm

大带轮有效直径de2=dp2-2Δc=60 mm

计算初定有效长度L0:

确定中心距a:

计算小带轮包角a1:

查表,确定包角系数Ka和带长系数KL分别为0.032和0.030

确定楔形带的楔数Z[4]:

确定楔形带的楔数为11。

确定压轴力Q,如图5所示。

图5 带轮受力示意图

楔形带参数如表3所示,带轮参数如表4所示。

表3 楔形带尺寸

表4 带轮尺寸

3.2.2 安装调试

选用符合计算结果的楔形带进行替换,并制作相匹配的带轮,如图6所示。

图6 改进前后的楔形带和带轮

4 结语

经过改进,降低了辊筒输送机皮带断裂比率,提升效率,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在行业内,该成果可推广到生产厂和商业公司物流输送环节,具有很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辊筒齿形楔形
基于计算机辅助技术的纺丝机械辊筒结构研究
History of the Alphabet
钢丝绳楔形接头连接失效分析与预防
Eight Surprising Foods You’er Never Tried to Grill Before
热塑性塑料在线压花装置
一种改进的橡胶机械设备中空式冷却辊筒回水装置
风电齿轮箱中齿形角的选择
楔形板AGC系统仿真研究
基于Matlab与Proe的新型链轮齿形设计与加工
射流齿形喷嘴射流流场与气动声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