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导体全自动滚圆开槽成形磨床

2019-10-24徐公志于秀升

精密制造与自动化 2019年3期
关键词:外圆工作台机械手

胡 苗 徐公志 于秀升

(1.淄博市淄川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山东淄博255100;2.青岛高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266114)

根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数据显示, 8"半导体硅片月需求量约80万片,预计从2020年开始月需求约为500万片;12"硅片完全依赖进口,目前国内的总需求约为50万片/月,预计到2020年总需求约为200万片/月。中国300毫米硅片一直依赖进口,主要原因在于国外企业的技术封锁(瓦圣纳协议),同时大尺寸硅片对倒角、精密磨削等加工工艺要求高,国内还没有掌握高良率的技术能力。

半导体行业目前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行业,而磨削半导体硅棒外圆、OF面/V槽(notch槽)全自动一体机磨床目前国内无生产厂家,国内半导体硅棒磨削主要采用分工序磨削,分别执行滚圆、开OF面/V槽(notch槽)操作磨削,质量差、效率低,为解决加工关键,国内半导体厂家只能依靠进口,而价格昂贵的进口磨床让用户难以接受。因此,半导体全自动滚圆开槽成形磨床对于改变半导体硅棒加工现状,提高产品质量、效率,填补国内空白,减少设备进口具有重要意义。

1 机床基本布局

如图1所示,机床采用四个磨头对称布局,半导体滚圆机采用机械手进行上下料,配合头尾架夹持机构实现工件自动对中,主轴单元采用砂轮间距无级可调,实现大数据闭环控制,自动修正磨削尺寸;采用两个粗磨头、一个精磨头,同时配备一个V槽砂轮进行加工,提升加工效率,配备外径尺寸检测、晶向检测等测量装置,实现工件精密加工,各个环节的工序实现全自动化流转。

图1 机床布局图

设备关键部件:底座组件、上下料工作台、自动化机械手、夹持组件、粗磨进给组件(2个)、精磨进给组件、V槽开槽组件、工作台纵向进给组件、晶向检测装置、尺寸检测装置、冷却系统、设备防护罩、电控系统、操控箱等,如图2、图3所示。

图2 滚磨晶棒外圆示意图

图3 OF面/V槽磨削示意图

2 磨削的工件

硅棒要求:半导体硅棒

形状:外径D=6"、8"和12" (晶棒最大毛坯直径为Φ320mm);长度L=80-800mm

切割面的垂直度:≤1.8mm/Φ12";晶棒质量:150kg(密度2.34 g/cm3),如图4所示。

图4 磨削前晶棒简图

3 滚圆工艺参数

工艺参数:分别以长度300mm的6”以下和8”以上晶棒为例,进行上料、夹持、粗磨4刀(深度2mm/刀,移动速度40mm/min)、精磨2刀(深度0.3mm、0.1mm,移动速度25mm/min)、OF面或开槽、检测、下料等动作;

4 关键技术

1)夹持组件

(1)半导体晶棒夹紧的控制采用丝杠传动进行工件的夹紧,夹紧头架固定,尾架由丝杠带动进行左右移动对工件进行夹紧;

(2)采用固定头架的设计来夹持硅棒的两个端面,夹持力可达9000N以上,这种设计可以维持一个精确的夹持位置;

(3)固定夹持头采用球面夹头设计可接受的最大尺寸偏差:1.8mm/12寸;

(4)滚圆和定位面加工在一次夹持过程中完成,夹具单元具备自锁功能,满足OF面和V槽加工位置准确,也防止硅棒因电力中断而坠落损坏;

(5)头架分度应精确可靠,分度采用伺服电机控制,分度角误差应小于0.01°;

(6)在尾架夹紧单元上配备砂轮位置校正传感器;

(7)机构配有品牌防水穿墙护套利于走线密封。

2) 磨削技术

(1)实现粗、精磨外圆和OF面(或notch)加工;

(2)砂轮选择采用业内认可的国外品牌;

(3)加工工艺实施与客户技术共同设定实施,尽可能保证通用性;

(4)主轴电机采用伺服电机,保证磨削过程中的转速及稳定的要求;

(5)主轴箱上下调整采用气缸升降,可调硬限位控制位置。

3) 检测组件

(1)利用X射线衍射原理在线检测半导体晶棒晶向;

(2)伺服系统驱动技术,加上前后移动高精丝杠和导轨保证移动精度;

(3)利用接触式高精探针进行晶棒直径检测,保证加工精度,探头组件由气缸加可调硬限位共同控制;

(4)晶向检测装置采用知名品牌检测;

(5)直径检测探针采用松下等品牌。

上料及下料采用机械人,具备自动对中功能。

5 关键部件介绍

1) 硅棒外圆检测装置工作原理

硅棒外圆检测装置:使用竖直放置的一个探针进行检测,探针与硅棒轴线在同一水平面上。当进行外圆检测时,气缸驱动硅棒外圆检测装置快速到检测位置,进给机构进给和后退探测圆周上三个均布点,通过探针的反馈值就能够计算出外圆半径。(三点位置确定唯一圆,算出中心位置,再或者直接算出三个点上的半径。)

2) 上下料方式

介绍:晶棒先放置于上料工作台上,采用自动化机械手进行上下料,适用于下方夹持工件方式。

功能描述:上料和下料均放置于上料工作台上,机械手夹爪能够实现6"、8"和12"硅棒定心、进行棒料自动对中、上下料的功能;

机械手放置于设备一侧,紧靠上料工作台;具体结构如图5所示。

图5 上下料组件结构示意图

3)分体式上下工作台结构

介绍:头尾架机硅棒夹持机构置于工作台上。

功能描述:工作台由上下工作台组成,中间有一回转轴两端由压板锁紧,当工件磨削圆锥度超出工件公差时,工作台需要调整角度转动工作台,上工作台以转轴为中心在下工作台上作角度位移调整,调整完后两端压板压紧工作台,如图6所示。

图6 上、下工作台结构示意图

6 结语

经过项目组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和以“技术创新、转型升级”为纲,公司生产的半导体全自动滚圆开槽成形磨床样机已经试制成功,该机床的价格相对于进口机床很低,性能优于国外机床,今后一定会在用户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外圆工作台机械手
高精度专用数控外圆磨床研制
一种适用于联动加工的数控回转工作台
外圆磨床浮动式自动增力夹紧装置设计
重型回转工作台的复合增力夹紧机构的设计
薄壁环预应力外圆车削加工参数优化
数控外圆磨床传动轴专用夹具研制
TRIZ与情景分解法在换刀机械手设计中的应用
机械手式自动打结机
一种闭式静压回转工作台新型结构设计
基于粒子群迭代的一种冗余机械手逆解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