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对评估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预后的价值

2019-10-24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三和医院516213刘莉何伟霞沙丽华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2期
关键词:电刀内瘤危型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三和医院(516213)刘莉 何伟霞 沙丽华

宫颈癌是临床妇科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宫颈癌的发病率比较高,临床一直以来都对宫颈癌的研究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对宫颈癌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研究发现[1],宫颈癌的发病过程中,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是其必要条件之一,其导致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是一个长期的、可逆转的癌前期病变,早期加强对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预防,是防治宫颈癌发生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为了进一步探究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在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中的预后价值,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纳入样本中展开探究。情况如下。

附表1 不同程度疾病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率比较

附表2 不同程度疾病患者随访1年感染、复发情况的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全部患者均符合临床《妇产科学》中有关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标准[2],所有病理切片经专家复核。所有患者中,年龄24~57岁,平均年龄(36.48±3.25)岁;妊娠次数平均(2.31±0.24)次;分娩次数平均(1.87±0.34)次。病程分级方面,1级、2级、3级各有34例、33例、33例,分别占到了总数的34.0%、33.3%、33.0%。所有患者均接受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采用宫颈脱落细胞取样器,将其插入至宫颈管中,刷取细胞,之后将刷取到的细胞置于标本保存液中。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DNA的检出选择PCR-荧光探针法(湖南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试剂盒同样购自湖南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DNA,5.00E+02。对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进行检测,检测范围为13个,包括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以每份标本的检测值相对发光单位与专用试剂盒中人乳头状瘤病毒-DNA阳性对照临界值的比值用于表示宫颈组织细胞人乳头状瘤病毒-DNA的负荷量,若比值在1以上,则说明呈阳性。检测过程中,各项操作环节均严格按照说明和要求进行,保证检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1.3 随访工作 术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期间分别于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各复查1次。在每次的随访工作中,均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和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查。若检查结果处于异常状态,则进行阴道镜检查或者宫颈活检。随访后6个月后病变存在表示持续存在,12个月后存在表示复发。本次随访工作中,100例患者未发生失访情况,随访有效率为100%。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3.0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程度疾病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率比较 1级、2级、3级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率相比,1级患者明显更低,同其他两组差异显著(P<0.05)。如附表1。

2.2 不同程度疾病患者随访1年感染、复发情况的比较 1级、2级、3级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12个月的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率相比,均明显更低,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1级患者同2级、3级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率相比均要明显更低(P<0.05);在持续存在感染率和复发率的比较中,1级患者均要明显低于2级、3级患者(P<0.05)。具体情况见附表2。

3 讨论

在临床医疗卫生事业水平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宫颈癌的防治工作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宫颈癌防治的流行病学证实,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主要病因是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3]。因此,根据这一研究成果,加强对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干预,可以减少宫颈癌的情况发生,从而为患者的安全提供更多的保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在100例行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中,对手术前和手术后的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情况进行了检测,发现疾病程度处于1级的患者,感染率要明显低于疾病程度处于2级、3级的患者(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疾病程度级别越高,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感染率就越高,这表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率的高低,与疾病程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表现为病毒大量复制导致宫颈病变的结果[4]。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同手术之前相比,三个疾病级别的患者手术6个月、12个月的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率均要明显低于(P<0.05),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可以有效清除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三个疾病级别在术后6个月、12个月的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率比较中,1级患者的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率明显低于其他两个级别(P<0.05),并且在持续存在率和复发率的比较中,1级患者的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率也均要明显低于其他两个级别(P<0.05),说明了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后宫颈病变持续存在或者复发与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持续感染有关,而9.0%的总持续存在率和8.0%的复发率,提示了合理地使用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的治疗效果,该手术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过度治疗。

综上所述,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效果理想,加强对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能够对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电刀内瘤危型
医用高频电刀波峰因子质量检测及其应用研究
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特点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采用实时PCR检验诊断的临床研究
高频电刀对疝气手术切口愈合影响的效果观察
我院2017年度HPV数据统计分析
200例妇女高危型HPV感染检测结果分析
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研究
强生ENSEAL® G2 高级双极电刀
细菌性阴道病加速宫颈上皮内瘤变1例报告
82例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大肠腺瘤的临床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