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探析

2019-10-23孙莉洁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15期
关键词:反思能力问题情境初中数学

孙莉洁

【内容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教师需要优化预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构建问题情境,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利用错题资源,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加强应用指导,完善学生的反思过程。

【关键词】初中数学  反思能力  预习过程  问题情境

反思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过程,只有在反思中才能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高对问题的探究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知识渗透与讲解,还应该引导学生反过来思考、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对数学学习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归纳与总结,这样才能实现自我发展。本文的旨趣即在于,结合多年教学经历与经验,就培养学生反思能力这一问题提出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优化预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预习课堂教学开始的准备阶段,教学经验证明,良好的预习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知识与心理层面做好准备,并为课堂知识讲解奠定基础。在初中生的反思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分析预习对于学生培养的意义,即学生通过预习能够实现对知识的初步探索,而在课堂参与互动中,能够对预习中存在的疑惑进行反思回顾,进而弥补自主学习中的不足,提高知识学习效果。基于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合理设计预习任务,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例如在“绝对值”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在预习阶段利用微课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任务,学生根据微课内容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代数定义等进行自主解读,并在练习中能够求出一个数的绝对值,形成“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的基本认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测,配合数轴说明绝对值的含义,并针对学生做题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讲解,让学生在问题中实现反思与探究,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反思习惯。

二、构建问题情境,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对于问题的利用主要集中在对知识的讲解层面,学生根据预设答案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对于回答错误的情况教师予以纠正,学生在问题中获得的只有答案,而缺乏自主思考过程,这样的教学设计自然难以实现反思,甚至会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形成限制。针对此,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重新调整问题教学方法,利用问题为学生构建反思情境,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不仅是知识内容,更是思维体验。例如在“平行线的判定”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利用以下问题为学生构建情境:已知直线AB,点P在直线AB外,用直尺和三角尺画过点P的直线CD,使CD//AB;在用直尺和三角形画平行线过程中,三角尺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根据同位角的意义以及平推三角尺画出平行线活动,你能说说如何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吗?当同位角∠1=∠2时,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吗?为什么?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思考,并根据平行的定义不断反思结论,最后完成证明,实现了对平行线判定定理的总结与归纳。这样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学生在问题探究中的作用,而在反思与总结过程中,学生不仅完成了问题解答,更强化了反思意识。

三、利用错题资源,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错题是学生学习盲区的重要体现,也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的重要依据。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学生对于错题资源的利用效果并不理想,许多学生在教师“题海战术”的引导下一味“贪多”,对于出现的错题也仅限于改正答案,对于错题原因缺乏深刻反思,这不仅影响了解题效率,更限制了思维品质的提升。针对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学生反思能力培养过程中,应充分利用错题资源,让学生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形成归纳与总结。例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题过程中,教师发现一些学生在“消元”过程中存在问题。基于此,教师首先对学生的错题进行判断,要求学生自主分析错题原因并及时改正;然后,要求学生建立错题集,将错题原因以及改正过程进行总结,并定期检查错题集;最后,教师设计相似题目,对学生反思与总结情況进行检验,进而引导学生主动形成反思,并在错题中深化理解,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四、加强应用指导,完善学生的反思过程

练习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有效回顾,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针对性习题训练,能够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灵活运用,并针对习题反馈实现查缺补漏,提高知识掌握与运用效果。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教学习题时,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知识学习效果的检验,还应注重对学生反思过程的构建,从而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提高学生主动反思的能力。例如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相应的练习题,并在课堂指导中形成反思流程,即“做题——批改——反思——写出反思过程——改正——再反思”,在此过程中,学生不再被动接受习题讲解过程,而是主动参与到反思与改正中来,在反思流程中体会了思维发展过程,从而巩固了数学知识。

总之,反思能力是个人成长的重要品质,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入手,对学生的反思能力进行综合培养,即设计预习任务,创建问题情境、利用错题资源,加强应用指导,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不断回顾、思考,提高学生的反思意识和能力,为数学科学学习以及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小玲. 高中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08).

[2] 沈智芬. 培养高中生数学反思能力的途径与方法[J]. 数学教学通讯,2015 (12).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第三中学分校)

猜你喜欢

反思能力问题情境初中数学
高中数学教学中反思性学习的运用分析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