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互助的教育才完美

2019-10-23霍庆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罚站办法上学

霍庆

学生上学经常迟到,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甲老师:

1.对迟到学生进行罚站处理(第一次迟到在教室内站;第二次在教学楼走廊里站;第三次还有迟到现象,则到操场罚站)。

2.通知学生家长,让学生放学后留下,迟到了几分钟就留几分钟。

3.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让其写保证书,请家长签字,保证不再迟到。

4.在家长群公布迟到学生名单,晒学生被罚站的照片,对学生进行量化扣分处理。

乙老师:

1.请迟到的学生选一个好朋友,由其每天上学前打叫醒电话,督促自己早起。

2.小组长每天提前十分钟给该生家长打一个电话,请家长催促孩子及早动身上学。

3.班级内该同学的邻居每天定时到该生家门口等候,结伴上学。

4.班内同学发现该同学在校门口玩耍,马上去提醒他赶快进校门。

5.打铃的时候,发现该同学没有在教室,马上去寻找并拽着他赶快往教室跑。

这两种问题处理方式之间的差别是非常大的。甲老师的处理方式关注的是过去,以及让学生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代价。乙老师则是拿出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动员所有的力量帮助该学生克服缺点,改正错误。可以说,甲老师的方式是用来伤人的,乙老师的方式是用来帮人的。甲老师期待学生在自己的胁迫下做出改变,而乙老师则更善于利用集体的力量来帮助和教育学生,让学生在集体的帮助下、带动下,甚至“裹挟”下产生变化。

我们的老师不希望学生出现某种问题和现象,应当由老师想办法来帮助学生解决,而不仅仅是由教師提出要求,让学生自己来解决,教师自己却不需要为此做出任何努力。这也暴露出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总是在以自己的想象来进行所谓的管理,很少对学生进行相关培训或提出具体的行为流程和标准,也没有针对学生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纠正措施。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办,怎么办更好,自然无动于衷,维持旧状。教师高估了学生的思想境界和能力水平,却低估了学生克服缺点、改正错误的难度。一旦学生的行为没有按自己想象中的进行,就火冒三丈,大发雷霆,这纯粹就是无效的管理。

再如,有的学生尽管被反复告诫别忘了戴红领巾,却总是依然故我。对此,教师不应该去责备他,而是要同他商议:怎么样才能记着戴红领巾呢?有没有什么能够提醒自己的办法?倘若这个学生自己确实没有好的办法, 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学生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大家一起来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法。得到好办法后,再征询当事者的意见:你看这个办法怎么样?试着去做一做,看能不能做得到。即使学生短期不能产生变化或有进步却不能坚持长久,教师也不要急于去责备他,更不能由此放弃对学生的教育。这时我们可以对他说:看来这个办法对你并不完全适用,还需要我们做出哪些改进?面对学生的问题和有问题的学生,教师不批判、不伤害、不羞辱,更不指责学生的失败、打击学生的上进心,而是通过循循善诱的具体指导、反复尝试和有的放矢的帮助,为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时刻思量,我的行为是否具有教育性——这也是避免发生教育事故的最好方法。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罚站办法上学
“罚站”
好办法 坏办法
上学啦
罚站之各科老师版
蚕宝宝流浪记
我们有办法
想办法抓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