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分析

2019-10-21陈洪强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14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陈洪强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各项新型教学技术逐渐应用于数学教学当中,信息技术作为新型教学手段为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学生年龄较小思维发展尚未完善,就更加需要教师的正确的引导。因此教师要更加注重小学数学教育展开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不断优化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真正发挥出信息技术设备的辅助教学价值。本篇文章基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对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展开深入的探讨分析,并对此提出相应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信息技术 整合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4-183-01

引言

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整合到一起,借助信息技术自身的独特优势,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形式不断丰富小学数学课堂,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清晰化的展现出来,拓展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活动,优化数学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数学探究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积极意义

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够将数学文字知识概念转化为生动的影像信息,不断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够将课件投放至大屏幕上,教师提前将教学内容放置到多媒体课件当中,能够留给学生更多数学实践的机会。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教师可以利用其资源的丰富和共享特点,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加强参与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保证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有效措施

(一)灵活化的展现数学知识点

数学知识不是教师直接灌输于学生大脑当中,学生就能深刻的理解掌握知识的,而是要通过教师的演示讲解学生的观察的形式讲授数学知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灵活的展现数学知识点,将抽象的数学概念清晰化、直观化的展现到学生眼前。

例如,在学習长方体相关知识时,学生们都知道长方形是有边和角构成的,但是长方形体是一个立体图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掌握起来具有一定的困难。此时教师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的特点,帮助学生更加清晰更加全面的认识长方体的相关知识,课堂初始阶段教师可以利用电脑为学生构建一个立体的长方形,为学生讲解棱、顶点和面的相关知识时,教师讲解到哪一部分电脑上的长方体就会随之闪动,让时刻了解教师具体在讲授那一部分内容。当学生初步了解掌握的长方体的基本知识,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长方体的相关知识,如一个长方体有多少个棱、多少个顶点以及多少个面。学生探索完成后教师运用多媒体验证学生的探究结果,在多媒体当中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颜色表现不同的知识点,如此一来学生再也不会因为教师讲解不清楚混淆知识点。

(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展现解题过程,攻克重难点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攻克重难点问题,是每一位教师长期探索的内容之一,数学教师力求找到更为高效、清晰的方式帮助学生攻克重难点问题。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清晰化的展现出来,借助动画、动态图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解题过程,让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数学知识内容,学生理解了知识的内在联系也就真正攻克了重难点问题。

例如,在小学数学中为了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们经常会碰到类似问题:通过观察按照一定规律摆放的正方体或者是其他图形,计算出来总共有多少个正方体或者其他图形。由低年级的小学生思考问题水平有限,学生们看待问题只能看到问题的表面,学生基本上认识不到底层那些看不到的正方体的存在,教师仅仅采用语言讲解的方式,学生不能认识到问题的根本所在。对此教师就可以将信息技术与实际数学问题结合到一起,将问题中的示意图用多媒体投放出来,在运用相关计算机艺术将正方体一个一个挪开,摆放在下面的正方体就会一一呈现在学生眼前,此时教师在为讲解底层正方体的作用。随后教师在用多媒体为学生出示几道类似的题目,让学生做好巩固练习,学生就会彻底明白此类数学题目的解法。

(三)运用信息技术展现知识的内在联系

在教学面积计算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清晰的了解到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只有学生真正了解的知识的来龙去脉,才能更加灵活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若不然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背过了计算公式,经过一段时间过后学生十分容易忘记。

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相关知识时,为了让学生更为牢固的掌握圆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与计算方法,更好的理解曲线是如何转化为线段,教师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在多媒体课件当中教师可以将一个圆分成评论的两等份,再分错的将两个半圆进行拼接,就可以得到一个接近于平行四边形的图形。紧接着教师在五个一样大小的圆形分割成四份、八份、16份、32份、六十四份,教师问一问学生还可以继续往下分嘛,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学生能够发现其中规律,分割的数量越多上下两边就会越接近于直线,形成的图形也就会越接近于一个长方形。此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将正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联系到一起,学生合作探究交流过程就能很轻松的推导出来圆的面积公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机结合到一起,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通过对整合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并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张小敏.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08):115-119.

[2]张盈盈,姚兵.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问题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08):240-241.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