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日本文学中不同敬语的隐含心理情感

2019-10-21罗丹唯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日本文学敬语

罗丹唯

摘 要:敬语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性的语言表现形式,其在日本文学中的应用可表达故事情节和人物心理变化。日本文学中敬语的应用,会依据时间的不同、人物的不同、场合的不同以及地点的不同,完成思想交流。通过敬语可以对日本文学中特有的情感、社会心理、交际原则等全面表达。为了更加深入了解日本文学作品中不同敬语体现的隐含心理和情感,本文就敬语在日本文学的分类、敬语的作用、日本文学中不同敬语的隐含的冲突性心理情感、爱意的加深、质疑情感的表达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日本文学 敬语 心理情感

日本文学中均应用到生动的对话技巧,其中就敬语来说,敬语在日本文学中的应用表现出浓厚尊敬感、郑重感和距离感,丰富了故事情节。深刻的刻画角色在故事中的发展,体现人物的内心变化。把文学中不同场景下、不同人物的洒脱、平静、讥讽、悲伤、爱慕隐含的不同情感显现,突出了每个人物自身层次感,显现人物的内心变化。

一、敬语在日本文学的分类

敬语在日语中的应用,可划分为三类。其一,尊敬类。其二,谦让语。其三,郑重语。不同敬语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和不同身份等方面,均具有较为严苛的要求。尊敬类敬语在日本文学中的应用,主要是表现在文学作品中话题、谈话中的人物、人物的动作行为、物品的状态等尊敬之意,用来抬高对象。谦让语的应用,是为了降低自身、对自己的动作行为以及对家庭成员、朋友等表达的一种谦让之情,是一种谦逊的描述。郑重语也是日本文学的一个种类,郑重语和自谦语、尊敬语较为不同。郑重语在应用期间,说话人物常表现为一种相互尊敬和不卑不亢的情感,此类情感在主观上存在较大的距离感。

二、敬语的作用

敬语是日本语言发展的体现,是日本历经悠久的历史,不断创新发展,摆脱等级色彩朝向平民化方向发展的体现,是日本语言发展的象征,展现日本语言发展的规律,使得日本社会结构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日本文学来说,敬语这一独特表现形式出现,为日本文学增添了别样的色彩。如敬语可描述文学作品中的对话场景,升华情感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渲染故事氛围,传递人物的情感和角色内心的隐含心理,表达作者的思想。

三、日本文学中不同敬语的隐含心理情感

敬语在日本文学中的应用,是对角色内心描写和情感表达的一种清晰折射,并不是单一利用言语表达对语言交流对象的敬意。敬语是依据礼貌原则基础上,是在文学中表达对象和主体之间存在的特殊关系、更近一层的关系,利用不同敬语的应用维持两者相互之间关系,确保关系的稳定性。以求表达角色隐含的心理,让读者可以更加生动体会到文学奥秘。

(一)冲突性心理情感

文学中应用到的敬语常常会对相对应的角色详细划分,对待不同身份的角色,选择的敬语也较不相同。因此,这就导致日本文学中,利用矛盾性的描写和称呼表现人物情感和心理,表现一种具有冲突性感情色彩。例如在需要使用敬语的文学场景中,选择郑重语表达会增加双方的距离感,结合故事情感主题以及发展情节,可了解到角色交流主题以及对话期间的心理变化存在冲突性,强调角色情感变化起伏和内心的不平衡。

(二)爱意的加深

在日本文学里,常常利用敬语表达自身的情感、爱慕之情。日本早期的敬语为郑重式的词语称呼,然后渐渐朝向尊重敬语的转变,把自身爱慕之情更加深刻的展现。阅读日本文学时常感受到淡淡的忧伤,特别是对于情感的描写,描绘内容不会占据文章的较大比例。但是对话的描写较为不同,文学创作者会更倾向这部分的产生,投入更多的笔墨。日本文学这一特征,和日本文化有一定联系,如文化注重言语的交际。因此,文学中角色之间的情感、爱慕之情的升华和变化,均是利用对话的形式体现。特别是日语中的敬语,常利用敬语表达角色的内心变化,尤其是注重重要场合中重要人物、重要角色敬语的应用。

(三)悲哀美

敬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得氛围更加的正式,也对场景带来不同的影响。但是无论怎样,最终都会在人物、故事情节上表现一种悲哀美观,把日本文学想要传递的思想全部展现。日本一些作家和文学创作者,文学刻画时为了引起读者相互间的共鸣,在文学对话的描写上,利用大量的敬语,构建一个正式的故事情节氛围。在前文和后文的衬托比较后,敬语就可在这一悲凉的范围中,把人物内心的忧愁、平静、放弃、挣扎等不同情感全部展现。敬语的应用,使得这些情感更具特点,也能够丰富角色的内在。

(四)质疑情感的表达

敬语中也能够表达出角色内心强烈的质疑感,并把文学描写中角色相互之间的亲密友情和关系展现。但是受到故事情节的影响,容易影响角色之间关系,出现不同程度隔阂,这时就产生众多敬语。此情节中的敬语就伴着一种强烈的质疑感,如有亲昵朝向敬语的转变,讽刺、反嘲等看似较为正式的敬语表达,在转变过程中刻画出角色的心理变化、内心质疑心理状态。

(五)心理情感的表达

日本人具备距离美这一心理意识,如日本文学中鞠躬这一打招呼形式,就是日本文学敬语常见的应用形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心理情感凸显距离美。如在打招呼期间各个角色之间利用拍肩、握手、鞠躬等形式去打招呼,并延续至今,就意味着无论关系怎样的亲密,人们乐于营造一种有距离感的心理情感。此外,在敬语中体现的心理情感,有内和外的区分,使得谈话之间保持着一定距离,这和日本人自身心理要求相吻合。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日本文学中敬语的应用具有悠久的历史,使得日本摆脱了传统等级色彩,过渡到平民化的语言表现阶段,为日本的文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敬语在日本文学中的应用,可表現人物角色的敬畏之情,升华文学中角色的情感,也展现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冲突性心理。

参考文献

[1]郑婕.浅谈日本文学中不同敬语的隐含心理情感[J].大众文艺,2017(22):18-19.

[2]张昕宇.村上春树与日本文学[J].当代外国文学,2018,32(02):128-135.

[3]肖百容,蒙雨.郁达夫的情爱书写与日本文学好色审美传统[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6(02):19-24.

猜你喜欢

日本文学敬语
韩国语中的敬语表达方式总结
浅谈韩语敬语的使用
关于日语敬语中“敬意敬语论”和“关系认识敬语论”相对立的研究
论藏语康方言敬语的误用现象
《方丈记》的“政治性因素”浅析
以悲为美
比较视野中的日本艳情文学观
论日本文学
文化视野下日本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探究
浅论日本文学中的“物哀”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