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生动手操作的好处

2019-10-21杨会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9期
关键词:空间观念动手操作创新精神

杨会

摘 要: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重要途径就是动手操作,不但使学生能主动认识而且能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当中,思维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动手操作 兴趣 空间观念 创新精神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尤其是数学学科更强调学生的切身体验。我认为,在数学课堂上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重要途径是动手操作。学生可以通过自己操作实验去发现规律,主动认识规律。下面我想对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具体做法。

一、动手操作,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中的抽象概念,并达到深刻记忆

教师在教学中,应改变“教师演,学生看”的被动局面,多让学生动手实践,这样学生在亲自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可以逐步的理解和掌握知识。如在教学“角”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角”的正确概念,我首先拿了些实物模型让学生观察。然后,再让学生自己找一找这些实物模型上的角,接着让学生将自己准备好的两根细木条的一端捆在起,旋转其中的一根,就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角。学生亲自操作之后,用运动的观点来理解角的概念,并为引出平角、周角等概念做了准备。另如,学习有关面积的知识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量一量教室、操场的长、宽,算一算它们的面积。学习统计图、统计表的知识时,让学生画一张自己所在班级学生的身高、体重的情况的统计图,做一张统计表,学生通过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实践之后,对所学的知识就会得到久而不忘的效果。

二、动手操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有一种强烈的需求——总想自己是发现者、探索者。他们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体验到创造的快乐。”现在的新课程也提出了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可以在自己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比如我教“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这一课时,我没把现成的公式给他们,而是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来推导公式。有的学生自己找了一块三角形纸片,通过剪一剪、拼一拼,变成以前学过的图形。有的学生自己探索把一块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后,学生就会用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来求出三角形的面积,有的学生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同学们通过动手操作大胆探索和实践,拼出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不尽相同,但推出的结果相同,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在操作与探索的过程中,可以从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得到培养。

三、动手操作,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注意问题的探索性,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知识。如,我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时,先出示一个实物长方体,让学生说一说长方体有哪些特征。接着,我提出问题:“你们能推导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吗?”学生很自信地答:“能”。“好,这节课老师想让你们自己去学習。”学生很快拿出准备好的学具,拼的拼,切的切,数的数,各种各样的长方体出现了。这时我让他们把已拼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记在纸上,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反复拼。然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探索。在我的指导下,他们一个个的都想表现自己,所以小脑子动的特别快。最后学生在我的引导下经过自己拼,亲自体验,自己说出了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经过这样的操作,增强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结语

可见,在数学教学中,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实践去发现规律,学生在主动认识、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思维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猜你喜欢

空间观念动手操作创新精神
小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微探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发展低年级学生空间观念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