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应怎样面对动态生成的课堂

2019-10-21王明明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动态教师应智慧

王明明

“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教师纷纷开始生成性课堂的教学探求。然而,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上。有许多不可控的生成性因素,教师应扮演怎样的角色,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呢?

一、教师要成为课堂生成的“助产士”,点拨课堂智慧的生成

面对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应像苏格拉底那样,做学生思想的“助产士”,为课堂生成的学生智慧“接生”。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生活的创造者,动态的课堂生成是基于师生互动的创造。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决定了课堂生成难免存在一定的偏颇、缺陷乃至失误,这时就需要教师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点拨。对于学生生成的富有创意但陈述不清的信息资源,教师应采用简要概括、重点强调等方式让全班学生清晰地感受这一生成性资源的优势所在:对于学生生成的单一的信息资源,教师可通过追问补充的方式让学生的思考“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对于学生生成的偏离方向且存在错误的信息资。源,教师则应通过争论辨错、反思纠错等方式引领学生回归正确的轨道。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回答做精妙、简要的点拨,可以激发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生成包括知识、能力、方法甚至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内的可用性资源。但教师如果对学生原始的生成资源不给予及时引导点化,那么,课堂生成的丰富价值将会大打折扣。甚至还会对学生学习产生误导。

二、教师要成为课堂智慧的引领者,促使课堂生成更具魅力

面对生成,教师要成为课堂智慧的引领者,帮助学生进行课堂智慧的抉择,让课堂生成更有价值。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十里长街送总理》时,预设的程序是:读原文,了解背景;读诗句,弄清内容;想诗境,体会感情;诵诗篇,赏析特色。可刚上课教师便发现学生已会背这首诗,而且基本理解了内容,他马上意识到按预设的教案上将无趣又无效。于是他做出抉择,让学生根据多元智慧,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空间智慧强的学生选择为诗配画,语言智慧突出的学生选择改写,肢体动觉智慧发达的学生选择收集资料、到花园观察和表演,音乐智慧强的学生还配上自己熟悉的旋律。唱起古诗……最后,学生不仅深刻体会了诗歌内容。还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学习个性。找到展示自我的机会,丰富了对诗歌的感受和体验。

三、教师要做“麦田守望者”,防止学生在生成中迷失

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创造出绚丽多彩的课堂景观,是新课标下教师所追求的理想的教学境界。然而,很多教师为了体现新课标精神。为了追求“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常常会被课堂上些错误信息资源和毫无意义的生成性问题分散精力,扰乱视线。有相当多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为生成而活动”,形式上热闹,内容上混乱,该讲的没讲清,该听的没听懂,课堂秩序失控。由于教师在认识上存在困惑,继而引发教学行为上的偏差和迷失:既不像传统教学中那样扎实地讲授基础。又没有落实新课程的精神实质,为求“生成”而“迷失”了文本:为求“生成”而“迷失”了目标。

四、教师要做课堂智慧的创造者,机智地对待课堂中的动态生成

语文课堂的生成是复杂的、动态多变的,需要教师具有足够的创造性教学智慧。教师必须理智地对待突发的课堂生成,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把即时生成的学生感興趣的话题列为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漠视学生的课堂反应则会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对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教师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需要有创造性的教学智慧。

(一)要具备捕捉有效信息,整合生成资源的课堂决策智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信息的存在是多样的。信息的容量是丰富的,要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处理完这些信息,显然不现实,而且这些信息本身存在着重要与次要、有用与无用之分。如果教师能在众多纷繁复杂的信息中通过比较、判断、鉴别,选择出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教学的新契机,课堂将走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二)要具备因势利导、巧妙点授的智慧

新课标实施以来,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与对文本准确而深入地理解这对矛盾困扰着每个教师。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学习,若只停留在识字通句的层面上,则只能是高耗低效。但实际教学中,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历,他们大多只能停留在文字表面,不善于发现问题并深入思考。面对这种状况,教师应如何引导?江苏溧阳张新华老师执教的《螳螂捕蝉》一课,给我们很大启示:开始学生的阅读理解也只是浮于表面,但张老师巧借“巧妙”这一课堂生成资源,进行了适时的点拨引导,学生展开了与文本的再对话,他们抠词析句。搜集处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认识了世界,发展了思维。获得了审美体验,真正提高了自己的语文素养。

动态生成的课堂,其教学重心会下移,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增多,出现师生意想不到的课堂矛盾很正常。关键是教师如何随机应变,如何运用教学机智敏锐地去捕捉、如何用细致人微的心去发现每一个新的课堂生成点,如何以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智慧化解矛盾,这样的课堂生成虽然也许只是县花一一现,但那似流星闪现的光彩却有可能成为永恒……

总之,只要我们相信学生,相信在他们的心里,潜藏着人性的光辉,只娶我们多一些褒扬,少一些否定,多一些喚醒,少一些压抑:只要善于捕捉,善于随机应变,善于创造性地发挥,我们的语文课堂定会充满人文精神的温馨,定会生成五彩缤纷的精彩世界。

猜你喜欢

动态教师应智慧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2014年5月27日—2014年6月24日
2014年4月22日—2014年5月22日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