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性探究

2019-10-21冉霁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合作学习有效性

冉霁

摘 要: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就一般课堂而言,有充足的时间供我们去组织,去引导。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重视时效性和均衡性,不要为了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而开展活动,要将任务分解,分工明确,抛出具有思辨性和操作性的问题进行活动。学生小组学习形成习惯,在良性循环中,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就可能大为增强。探索性也就会潜滋暗长。大胆推进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合作、探究便会深入学生心中,在数学逻辑的指引下,推陈出新勇于创新就具有了必然性。

关键词:小组合作 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 有效性

早在我国古代,“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就被推崇。古有孔子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论断,指出了互帮互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表明了学习他人,借鉴他人的开放性学习观;俗语中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也深刻说明了集体智慧的重大作用。数学教学质量关乎小学生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担负重要教育职能。而小组合作学习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途径,展开小组合作学习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数学实践与交流机会,帮助学生突破学习困境,强化基础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在以往教学实践中,通常以“教”为中心,忽视教学效益,围绕教材展开教学,课堂被教师主宰,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难以养成学习兴趣。从前文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了解可知,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主动性更强,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教学局限。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能相互帮助、相互鼓励,课堂气氛更为活跃,学习趣味性得到了提升,能给学生带来不同学习体验,容易产生学习兴趣和乐趣。另一方面,小组合作学习中各小组间能产生良性竞争,学生们出于小组荣誉,会更努力学习。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展开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科学进行小组分配

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活动,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开展中,合理安排学习小组至关重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分组安排是否合理,将直接决定小组合作学习成败及有效性。若小组分配缺乏合理性,不仅无法达到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反而会影响教学计划实施。分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基础知识水平,观察学生性格特点,将不同学习能力、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分在同一组,从而实现小组成员的互补。

(二)加强合作的监督与指导,做好合作的参与者、引导者

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多关注“学困生”在活动中的一些表现,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让“学困生”克服不爱发言、不敢发言、不爱思考问题等,在课堂教学中多鼓励他们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去,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他们展示自己魅力的舞台。其次,在小组讨论时也避免不了会发生一下小问题、小情况,学生们在讨论问题时遇到所有小组成员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场面瞬间进入冷场尴尬的局面,此时就是教师隆重登场的时候了,教师立即融入其中一起参与分析其原因、指导合作技巧、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观念。另外,合作小组开展讨论时,当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后,有时可能会偏离讨论的话题,教师应及时引导,把话题引到讨论的主题上来。只有教师深入小组中,扮演好双重角色,小组合作学习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三)教学中融入竞争机制,优化合作学习

因为有竞争才有提高,这对小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各小组之间的竞赛和互助活动、评选先进小组,对合作学习的效果能起到纠正、提高、深化的作用,促进学生参与的热情,使合作学习更具实效、高效。同时,教师要在教学实践里建立灵活的评价体制,鼓励后进生参与合作学习。

(四)设定合理有效的小组学习任务的布置

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个人学习有一定差异,更突出学生主体性,注重小组合作解决学习困难.因此,在学习任务布置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小组合作学习规律,贯彻“三教”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布置学习任务,保障教学实效性.另外,学习任务布置后,教师应加强教学引导,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在教学引导过程中,教师要认清自身职能与功能的转变,通过巧妙引导,让学生主动思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形成数学学习兴趣。

(五)树立团体意识、建立合适的评价方案

合作学习通常都以小组为单位,带有团体性质,需要学生们树立“荣辱与共”的意识。学生同伴间的学习互助、支持很重要。同伴之间的帮助远比教师的帮助效果好。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善合作,不知道该怎样合作,发生此问题的根源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给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太少,没有重视合作学习,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就经常创设这样的教学环境,例如:在教授“长方形面积”时,我就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一块长7米,宽5米的空地农民伯伯需要留一半用于种植花生,请问怎样设计呢?请同学们相互讨论,并画出草图,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也得出了不同的结果。学生是具有丰富个性的学习者,不同的个体就会有不同的思维,在任何教学条件下,合作交流学习都是最佳的教学组织形式。

结语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核心内容,是其他综合学科学习的基础。但由于数学知识概念具有一定抽象性,教学现状并不理想,部分学生难以适应数学学习要求.而展开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帮助学生克服个人学习困境,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形成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柴凤霞.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中华少年,2016(7):185-186.

[2]王红桂.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数學学习与研究,2016(24):89-90.

[3]王志宏.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2015(5):142-142.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合作学习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作文评改“五步曲”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