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途径探析

2019-10-21李建华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有效开展合作学习初中语文

李建华

摘 要: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要不断提高,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创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理念,加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学习培养,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程度,从而提升了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效率。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开展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提升合作学习的自由度,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文化知识的同时综合能力也得到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 小组 合作学习 有效开展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伴随着学生的参与度不高,课堂气氛不高的情况,保证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很难实施,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好,所以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将所有学生都带入到课堂当中,小组合作学习为教师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因为经验的不足,还存在一些弊端,需要初中语文教师重视客观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正,使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有效的开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在初中語文课堂存在的弊端

(一)应用过于程式化,脱离教学实际

因为应试教育和教师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不足,致使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过于程式化,在课堂中教师没有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进行分组,只是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硬性的套用到课堂教学中,这样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参与,合作学习的效果也不高,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没有提升,反而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例如在课堂中学习《济南的冬天》,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教师在没有对文章里面各种修辞手法充分讲解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会使学生不能对各种修辞手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应用到写作中就会出现偏差,即使教师及时的发现学生的理解错误,重新的进行详细讲解,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就又变成了传统的硬性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也就失去了意义。

(二)小组分配不合理,学生对合作学习不积极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参与教学的重要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理念的真正体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师在进行学生分组要考虑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的分组不合理,使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中不够积极,没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一般情况下,初中语文教师都是对学生进行随意的分组,分组的学生过多,学生在小组中有时没有得到发表自己的看法,小组合作学习就结束了,分组的学生过少,有时又不能实质的进行合作学习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掌握学生的情况,根绝课堂教学内容,合理分配小组,让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其中集思广益。

(三)引导问题缺乏自由度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有一个学习目标,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但是在现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导问题特别呆板,因为教师已经明确了问题的方向和答案,学生在这个问题下就没有进行合作学习的必要,这样就降低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例如学习《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中,引导问题要有自由度,让学生能够在引导问题下进行更多的思考,比如“大家谈一谈鲁迅先生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哪段描写的更好”,这种可以让学生自由进行的问题,势必可以带动学生对整篇文章的思考,但是将问题改成“百草园都描写了什么”,这种浅显的问题就不能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互相交流。

二、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途径

(一)根据教材内容合理使用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很多优点,但是语文教师应该掌握好什么时候使用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切勿盲目的使用,例如《济南的冬天》,只是在朗读文章之后就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这样是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但是没有起到教师的作用,影响了课堂学习的效率,教师可以对文章中的修辞手法进行详细讲解,针对于修辞手法的应用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学生对知识有一定的理解情况下,就能够进行有效的合作,并且在合作交流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还可以改正自己理解错误的方向,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

(二)合理分配小组,让学生全部参与其中

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参与其中需要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将学生进行有效的分配,能够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程度。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再根据教学的内容和课堂的座位,将学生进行分组,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内容要体现科学性,避免“一刀切”的情况;还有一种分组,教师可以限定人数,让学生进行自由组队,这样的分配能够使学生有较高的交流性,但是这种分组教师需要制定统一学习任务,督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三)构建有效教学场景,引发学生交流兴趣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构建教学场景,通过情景再现,学生就能够在合作学习中更积极,引发更多的交流互动,而且情景化教学还解决了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自由度的问题,学生直观的观看了教学内容,肯定会有所体会和想法,这就使小组合作中产生更多的想法,从更多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进行交流学习的兴趣。例如《三峡》,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观看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就能够有更多的认知和想法,使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的开展。

结语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语文课堂不再是沉默寡言的氛围,将所有学生都带入课堂学习当中,有效的提升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兴趣,并且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使学生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得到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洪丽玲.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探析[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3).

[2]后会科.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与实践[J].读书文摘,2017(4).

猜你喜欢

有效开展合作学习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让音乐成为游戏的伙伴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