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

2019-10-21姜玉梅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语文

姜玉梅

摘 要:此校园教学工作的改革和优化至关重要。特别是小学校园中的语文课程,是学生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保障,所以教师还需要关注到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合理的开展教学内容。本文也是针对小学语文课堂的特点,提出素质教育内容,希望能够发挥语文学科特点,渗透语文素养教育,帮助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关键词:语文 素质教育 小学

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较小,思维、智力发展并不成熟,因此这一时期属于教育的黄金阶段,教师只有抓住学生的特点,对其进行教育,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新课改理念提出后,要求校园教育能够注重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因此语文课程也需要遵循这一原则,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教育和引导,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核心素养,保证未来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作用

(一)丰富学生情感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在传递知识内容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到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树立,充分利用语文课程优势,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保证学生提升情感能力,这也是目前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所以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课程的时候,首先需要对课程学习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在教材中挖掘出包含的情感素材,继而开展语文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情感内涵,形成良好的品质。

(二)提高思维能力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通过自己的总结,了解课堂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把所需要学习的重点,贯穿于课堂学习的始终,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很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甚至不愿意参与到教师的提问之中。所以教师还需要改善教学方法,在教材本身出发,利用网络等形式,拓展教材知识内容,保证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思考和分析,并且学习更多的知识内容,拓展视野,这样的方法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语文学科素养的效果,打造最佳的教学环境。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

(一)围绕学生思维开展语文教学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主要就是把教材中的文章作為载体,重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把学生的综合素养融入到文章之中,进而更好的学习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也需要帮助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围绕着课堂教学的主题内容,把学生的思维带入其中,发挥课堂教学的效果,训练学生的能力,达到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的标准。例如:在学习小学三年级语文《可贵的沉默》这一课程时候,教师就需要在课堂导入时,向学生抛出问题:“你在什么时候会保持沉默?你身边是不是有人经常会沉默不语?”这样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然后经过教师的引导,进入教材,开始课程的学习。在这样的课前导入过程中,学生能够发散自己的思维,对语文知识进行思考,同时也能够在讨论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拓展能力等,保证语文素养得到培养。

(二)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语言表达的能力是学生未来发展过程中非常关键的能力之一,学生是否拥有较强的表达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和进步,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语文课堂在语文学科素养渗透的过程中,也需要关注到学生表达能力的养成,做到不仅仅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更能够学以致用,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寓言两则》这一课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首先让学生阅读两则寓言故事,随后把学生分成小组,保证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小组的划分,保证每一组中的学生语文成绩和学习能力有所差别,性格迥异,以此相互激发潜能,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在学生阅读两则语言之后,教师就可以按照小组讨论的形式,说一说自己曾经听过的寓言故事,大家可以畅所欲言,然后讨论结束后,每组派出一名学生进行讲故事比赛,这样对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是一种锻炼,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使其更好的掌握语文学科素养,提升自身水平。

(三)通过语文知识开展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课堂上所包含的情感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学生通过知识内容的学习,能够了解到不同的知识点,也能够掌握到不同的人文风情,这也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同时也符合语文学科素养渗透标准。所以在进行语文课程开展的时候,教师首先需要保证课堂氛围的活跃,避免枯燥的学习环境影响学生学习的欲望,还需要保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融入自身丰富的情感,采用情感教学的方法,突出学科素养特点,以此感染学生,提高其语文学习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一课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多媒体设备,播放出家人团聚的景象,同时也可以给学生讲述自己外出学习、工作和生活,背井离乡的故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离开家乡和亲人的不易,也能够理解这首诗的创作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更加清楚的掌握课程中的知识点,也能够提高对语文课程的喜好程度,利用情感教育形式,渗透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结语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采取的一般都是填鸭式教学方法,把课堂知识转化成理论内容,进行说教模式的讲解,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才是主角,学生知识机械的对知识进行记忆,完全无法挖掘学生的潜能,也不能够发挥出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教学效果。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开展情况进行分析,提出通过语文教学提升学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希望能够打造高效小学语文课堂,促进小学生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淑娥,王术杰.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上),2016(1).

[2]庄慧香.重视朗读训练提升语文素养——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朗读效应[J].基础教育论坛,2018(22):28-29.

[3]刘琰.“渗透”教育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中的体现[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8(1):60-60.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小学语文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