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

2019-10-21袁松梅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契合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袁松梅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明的构建者,高中生作为祖国未来的顶梁柱,正处于构建世界观最重要的阶段,学校若不注重加以引导,就极有可能在全球文化不断碰撞之下出现轻我国文化,重他国文化的思想,所以在高中阶段,一定要加强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的结合,以保证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之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本文旨在对高中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的契合现状及意义出发,进一步分析提高高中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契合的策划方法,以为提高我国传统文化提供一点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契合

语言,自古以来就是最佳的表达形式,尤其是古人,常用语言组成的诗词歌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抱负、情绪,来歌颂、赞叹、抨击,从古人的诗词歌赋中,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抱负和素养,作者的喜悦和愤懑,可以说,传统文化,承载着我国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文明,不过随着时代的不断转变,我国最具传统文化特色的语文教学上已发生了一定的转变,注重表层的知识教学而不注重深度的文化传承,致使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呈现了极为严重的分化,本文旨对我国高中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的契合现状进行深度分析,以期能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提供更多的途径。

一、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的意义

语文是所有科目中同中国传统文化契合度最高的一门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最能感受中国文化魅力的学科,尤其是在全球文化激烈碰撞大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和我国传统文化的契合,不仅有助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也有助于抵御外来文化侵袭,在弘扬文化方面,我们可以从高中教材的《劝学》中,感受学习应有的正确态度,从而学会持之以恒,善始善终,从《师说》中,了解到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精神,从而培养谦虚气质和心态,这些经典的文章,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体现,是能教育培养学生的重要指标,我国教学应当尽肯能的深化教学,进而弘扬传统文化,在抵御外来文化侵袭方面,就我国近几年来看,我国青少年深受西方外来文化荼毒,比如说庆祝西方的传统节日诸如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等比庆祝我国的七夕,元旦,春节更为热衷,长此以往,将造成东方文化的流失,从而让我国的传统文化进一步丧失,所以,强化高中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的契合,是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抵御外来文化侵袭的关键,是传承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方向。

二、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的现状

语言,是我国文明的重要组成,而语文,则是我国文明载体,换句话说,九年义务教育必须的语文科目,它不仅仅具备让人识文断字的作用,也是我国文明的重要组成,但随着教学机制的逐渐改变,我国的语文教学,已成为学生提高成绩,教师完成任务的手段,机械的讲解和传达,致使传统文化的魅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完全无法体现,呆板机械的文言文,简洁无趣的教学方式,甚至让高中生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抵触情绪,以至于现代的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学,基本上停留在最表层,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不能得到正确引导,致使现代青少年正在不断丧失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技能。

三、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的途径

(一)精炼教学内容,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讲解

现代高中语文教材中蕴含有较为丰富的传统文化,但随着快餐文化的逐步渗透,教师和学生都对传统文化存在一定的忽视心理,以至现代高中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停留在表层,所以要提高高中语文和传统文化的契合度,就必須深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只有通过正确的引导和讲解,才能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进而主动学习弘扬,在传统文化的教学上,教师除了要准确掌握教材内容外,还要尽可能的精炼语言并做好备课准备,比如说在讲解《逍遥游》之时,除了要完成《逍遥游》的课标要求外,最好还能从《逍遥游》的出处,当时的社会背景,整个《逍遥游》在《庄子》中所传达的思想和意义等待,都要尽可能的辐射到,通过全方位的知识辐射来强化学生对文章理解并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就完成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学习。

(二)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兴趣

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的教学需求,所以创新教学方法,不仅适用于教学知识的讲解,也适用于传统文化的弘扬,教师在讲解传统文化内容时,要尽可能采用寓情于景的方式,比如通过通过互联网或多媒体等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一系列方法,让学生在更轻松的环境中感受学习的魅力,同时,教师在讲解课文之时,除了完成课标要求外,还要尽可能的为学生科普更多内容,通过内容的辐射来强化学生的联想性思维,从而加深学习印象,进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深化我国的传统文化。

(三)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提高学生主动性

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引导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课后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阅读名著,名人传记,观看视频等都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为了进一步增加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名著略微进行讲解,比如说我国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自己所理解的主角人物对其进行分析,通过调取学生的“胃口”,来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同时,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还可以组织一次小规模的交流会,让学生通过不同思维的碰撞,来提高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从而进一步提升传统文化魅力。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化文化的不断碰撞,我国的传统文化正在慢慢遗失,要想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和弘扬,势必要从正在构建世界观的高中生入手,培养高中生的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高中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都是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方式,因此在高中教学中,教师应尽最大努力契合高中语文教材和传统文化内容,努力引导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进而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李亮.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赤子(上中旬),2016(21):241.

[2]王宾.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06):84.

[3]王冬梅.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研究[J].成才之路,2017(21):28.

猜你喜欢

契合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生态建筑理念和“包豪斯”理念漫谈
探究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契合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