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

2019-10-21魏永志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魏永志

摘 要: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人类进步的内在追求。在社会化高度发达的今天,高科技发展对新时代的人才提出了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作为理科学习中难度较大的物理学科,更是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时代使命。本文探讨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 学生创新意识 策略

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培养新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核心教学任务。但根据目前的教学状况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要求。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師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促进学生进步,开展创新型活动,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当前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一)传统教学模式占主导地位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并放开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思考,进而促使学生学会创新。但在当前,在高考的压力下,很多物理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填鸭式教学,重视学生分数的提升,让学生一味沉浸于学习-题海战术中,忽略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机械的学习模式下,学生可能连原有的创新能力也会被扼杀,从而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教师教学能力中缺乏创新性

学生的创新能力,虽然主要是依靠学生努力,但同样受到教师的影响。当教师教学时运用创新的教学模式、方法,解决问题时运用创新方法,这些都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长期以往,学生也会运用创新进行学习、知识探索,进而逐渐培养出创新能力。但当前很多物理教师教学时缺乏创新,无法给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做出榜样,从而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前进的动力,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着较大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结合实际生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等提高学生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愿意对知识进行探索和思考。如教材中《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教师如果讲解得当,能够激发出学生对牛顿运动定律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讲解时可采用问题设置法、自主学习法等,提出如“牛顿运动定律适用范围有哪些”“如何理解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等问题,并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探索,也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小论文的形式就本节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这一节内容学习时,教师应放开手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进行探索,从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在解决问题时学会有创新意识,并将创新意识带入到问题解决过程中来,最后再让学生完成本节内容学习目的后,也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意识。

(二)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的从而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式的选择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培养创新能力时,教师应善于运用创新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想法,特别是针对提出了创新意见或看法的学生,更应给予鼓励,让学生再接再厉,继续运用创新思维进行问题思考。创新的教学方式主要有课堂导入法、情景设置法、谈论法等,教师在运用时应结合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在讲解“光的色散”时,教师可运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多媒体技术放置处光色散的情景图片,让学生了解光的色散情况。并提出“如果具有7种光线的白色光线射到棱镜侧面时,光线如何射出”问题,设置出问题情景,让学生就这一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从创新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三)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运用能力

物理教师在教学时应多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参与进来,学会运用创新思维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物理知识,是通过不断实验、不断验证得出的。探究性实验,能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可通过探究性实验提高学生运用创新思维的能力。如将“研究弹簧振子的周期和小球质量的关系”实验当作是探究性实验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探究前提是学生并不了解振子周期、小球质量。在这一前提下让学生展开探究性实验,对二者关系进行测试、绘出曲线等。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够发散创新思维,从创新角度对问题进行探究,找出振子周期和小球质量的关系所在。另外,开放性探究课题的研究也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如让学生对压力锅内的水温进行估测,鼓励学生从多方面想法设法的估测出水的温度。这一过程,便是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当学生提出不同的估测水温方法时,便是学生运用创新思维的结果表现。

(四)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自由、宽松的实践氛围。让学生在这一氛围中能够真正解放思想,放开双手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并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将个人的想法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通过切实有效的实践活动发挥出学生的创造性。高中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教师可充分结合生活实际开展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如通过创新小实验、科技小论文、小发明创造等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并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根据自己的看法表达出来。但在此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提出自己有创造性的见解,从而促使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思考,将自己的想法表现在实践活动中。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课程作为高中教育的基础课程,与其它科目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是一门实验性非常强的课程.针对这种现象,高中物理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为学生设置相应的创新环境,进一步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史花斌.高中物理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学周刊,2013(35).

[2]杨苏囡,杨艳红.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0).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高考新政策下高中物理教学高效课堂初探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浅析数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体现
多媒体课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