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之我见

2019-10-21赵琼英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9期
关键词:教学效益辅助信息技术

赵琼英

摘 要:当前,信息化技术正在逐步发展,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信息技术进行应用,能够为课堂教学工作进行辅助,进而不断丰富教育教学资源,进而有效提升小学阶段的教学质量。笔者结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并针对其教学效益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 教学效益 辅助

现阶段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化技术成为教育教学中一种重要的现代化教育工作,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课堂教学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小学语文学科主张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教学内容比较复杂。所以,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手段并不能受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可以加强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而不断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益。

一、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对教师的技能培训

利用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技能培训,可以利用交互式一体机的形式展开。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应该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加强对教师的技能培训,进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在这个过程中,对交互一体机在语文学科中的使用技巧进行了介绍,利用多媒体图片的插入和学科教学工具,以及文本中字体颜色的变化来开展教学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交互式一体机,教师能够利用多种模式来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这样就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能力进行了有效地激发。交互式一体机的使用,不仅大大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也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1]

二、运用信息技术来构建语文课堂教学情境

语文学科是一门比较重要的人文学科。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和理解字词,还应该让学生明确人文底蕴的内涵。这个过程不能单纯地依靠急切讲解来完成。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信息技术来讲相应的教学情境运用课堂教学中,进而完成对学生的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能够利用文本、图片以及声音等要素来让语文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也大大提升了语文教学效益。[2]

例如:笔者在讲述《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的过程中,利用视频将西沙群岛海底世界的景色展示在学生眼前。小学生年纪小,直观的教学方式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能够弥补学生想象能力的不足,通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展示,学生能够更加了解文章内容。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也有效促进了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进而提升了语文教学效益。[3]

三、运用信息技术来开展教学辅助工作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录一些微课,并将微课资源代入到课堂当中,这样就成了一种课堂教学工作的辅助形式。作为现代科技出现后的一种比较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微课能够利用视频,让学生自己完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工作,进而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给予更多的辅助。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录制好微课,并将内容发布给学生,学生凭借视频进行预习,久而久之,提高了学生自主预习的能力。在课后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将课堂上的重难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和巩固。微课教学内容本身内容比较简洁,重难点比较突出,这就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后复习的过程中找到学习重点,进而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复习工作。

例如:笔者在讲述《姓氏歌》的过程中,现将“姓氏歌”的朗读视频和“百家姓”的视频进行上传,让学生根据视频进行学习,并在教学工作开展之后,将本课重点作为复习内容进行上传,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进行预习和复习,进而有效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益。

四、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家校合作

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推动教学进程的推进,还能够成为家校之间的沟通方式,促进家校合作工作的顺利推进。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工作不能单纯地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语言基础知识,更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小学语文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阅读量比较大。所以,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不是课堂教学工作能够完成的,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后进行大量的阅读,而课后阅读需要家长进行监督。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促进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家长能够通过多媒体技术明白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篇目,教师可以在阅读工作中对家长进行必要地指导,要求家长在家里构建一个良好的阅读教学情境,进而有效促进学生的良好成长。

例如:在学习《古诗二首》的过程中,笔者运用信息技术加强了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要求家长在课后带领学生背诵更多的古诗,并让家长与学生共同学习,这样就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益。

五、运用信息技术获取教学资料

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教育资源。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资料来作为课堂教学组织工作的支撑。老师应该多浏览一些教育网站,获取更多的教學资源,进而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同时,语文学科的内容比较广泛,利用信息技术来挖掘教学资源,能够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课文作者和其他知识。小学生的经验基础比较差,教师多搜集一些教学资料,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肚子里有货”,这样才能够为中高年级的语文阅读和作文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笔者在讲述《姓氏歌》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搜集了更多姓氏,并让学生对我们国家常用的姓氏有所了解和掌握,这样就帮助学生丰富了自身的知识储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也为以后的语文教学工作奠定基础,这都具有显著的教学效益。

结语

总的来说,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教师的教学工作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信息技术将会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优势。作为小学教师,应该不断加强研究,增强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以便能够更好地促进语文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并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张黎芳.山西省闻喜县桐城中心校岭西东小学.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益之我见[N].发展导报,2019-06-21(020).

[2]李娅波.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8,35(Z1):102-103.

[3]胡玉娟.发挥好信息技术作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学周刊,2018(12):156-157.

猜你喜欢

教学效益辅助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构造辅助函数妙解压轴小题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例谈何时构造辅助圆解题
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妙用音乐渗透,让语文阅读教学更具活力
教师的有效引导与数学教学效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