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

2019-10-21颜爱兰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9期
关键词:讨论

颜爱兰

摘 要: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很重要的基本技能其中一项就是计算能力,这也是学生们以后学习数学的基础。在计算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力和注意力也得到了锻炼,更加提高了学生们思维的灵活性与灵敏性。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如何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本文就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熟练掌握 相互合作 讨论 加强训练

计算能力包括:和计算速度的快捷性、计算方法的技巧性、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以下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一、激发学生们对计算的兴趣

1.创造生活情境,激发计算兴趣

在教学中,通过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来增加学生们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数学计算的教学中要将生活情境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尽,从而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计算的乐趣,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计算,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教师在教学中将学生的生活实例渗透计算教学中,并且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问題、思考问题,让学生对数学计算有着积极的探究意识。[1]

2.将一些难懂的内容编成儿歌

教师根据学习的内容将其中的知识点编制成几句儿歌,让他们觉得教学内容是生动地、有趣地,而且能够更加地容易地去学习与牢记。如:多位数除法的重点是掌握试离的方法,可以编制这样的法则儿歌,整数除法 高位起,除数几位看几位。这位不够看下位,除到哪位商哪位。余数要比除数小,不够商一零占位。这些知识点经过编成儿歌以后让学生们读起来朗朗上口,还可以帮助他们透过表象抓实质、透过现象看本质。[2]

3.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教学内容的设置时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不同的特点来编排,教学内容要从逐渐地增加难度,而不是一上来就很难让学生接受不了,教师在教学生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改变教学方法,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书本上的内容来教学。如:一年级的学生绝大多数掌握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并且能做100以内比较容易的加、减法。而二年级学生在做乘法应用题时,有的是把人数作为相同数相加,有些能用连加法计算。

二、教会学生进行正确的审题与计算

1.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算法则

在小学阶段,学生要学到三类数——整数(自然数)、小数和分数,这三类数都要进行四则运算——加、减、乘、除,每一类数的每一种运算都有自己特定的运算法则,熟练掌握各类运算法则是全面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1)搞清楚算理,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并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运算的意义从而一步步地归纳出运算法则。(2)勤练习,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计算练习,并且充分利用课内外的时间,对学生的计算过程进行指导,让他们熟练地掌握并且运用这些运算法则。(3)及时纠错,教师要总结学生在各种计算中出现的各类型的错误,并且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指导。

2.培养学生估算能力

估算能力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在实际生活中估算运用得非常广泛。具有良好的估算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提前预知计算的结果,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还可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可以检验他们再进行计算中,计算结果的正确与否。

3.善于使用简便算法

在数学计算题的实际解题过程中,会发现有很多题目在解题思路与方法中有着很明显的构造与形式,在解题过程中运用这些来进行简便运算往往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通过这些简便运算,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在强化了数学计算的技巧性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鼓舞,这对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有着很大的好处。

三、让学生们具备良好的计算习惯、认真与细心的品质

教师再进行数学计算能力教学时,一方面要让学生们体会到数学计算的趣味性,一方面又要严格的要求学生要做到认真听课、思考,并且能够认真独立的完成老师留下的课后作业,还要做到先复习然后再后练习,在练习中还要细心地推敲、刻苦地钻研。在完成计算以后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的习惯,还要做到有错必改,而不是放任不管。在计算的时候要让学生养成一看、二想、三算、四演的习惯。所谓一看、二想、三算、四演是指:第一先看清题目中的数字和符号;第二步再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或有无简便方法以及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第三步进行计算;第四步进行演算,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帮助学生们理清解题,并且,清晰的解题过程可以防止学生在解题时错写漏写一些数字和运算符号。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书写格式方面的教学指导,而且在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演练时也要作出表率性作用。如:解题教学,审题在前,分析在后。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板书简明,重点突出。良好的计算习惯与认真细心的品质,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

结语

计算能力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的任务,而这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趣味性,发现其中的规律,更加快速、高效的解题,让学生们发现数学觉得魅力。

参考文献

[1]基于细心习惯培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思考[A].王凤.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二)[C].2019.

[2]小学生数学计算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A].乔富亮.2018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8.

[3]浅谈在数学计算教学中如何安排练习才能求实效[A].完玛才让.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下)[C].2007.

猜你喜欢

讨论
认真开展教研活动提升英语教师水平
组织活动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
巧用新型教学策略?创设高效复习课堂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作用与实施方法探究
试论基层电力市场营销策略
有关开设跨文化课程优化教务管理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