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渗透油田储层综合评价方法

2019-10-21王春红

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 2019年6期

王春红

摘 要:本文主要结合低渗透儲层的相关特性,并通过一些物理实验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工作,对低渗透油储量的相关评价指标进行了明确,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了分级评价方法与分级范围。另外,通过相关参数作为低渗透油田储量综合评价相关指标,对全新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有效的执行,目前,这种方法在低渗透储层评价中已经得到了非常合理的应用,同时也为低渗透储层开发工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

关键词:低渗透油田;储层评价;评价参数;综合评价方法

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所发现的石油地质储量中,低渗透储量在其中占据着非常大的比重。一般情况下,针对中、高渗透储层开展相应的评价工作时,主要是采用渗透率、孔隙率、丰度以及产能等几项参数进行表示。但是对于低渗透储层而言,因为受到自身渗透率的影响,原油一般都储存在边界层,所以在流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非线性或者是启动压力梯度等现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液固界面的阻碍。在对低渗透储层特点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如果还是采用中、高渗透储层的评价方法,那么最终所选择的相关参数将不具备代表性。针对这种现象,在对低渗透油田储层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一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新型的评价方法,从而才能将低渗透储层的真实特性反映出来。

1 低渗透油田储层评价相关参数分析

1.1 吼道半径

在低渗透储层岩心空隙结构当中,吼道半径属于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因素,与低渗透油田流体本身的渗透能力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通常情况下,吼道半径与渗流阻力之间呈现反比关系,当吼道半径越小时,渗流的阻力就会越大,这时储层流体的开发能力就会降低。在这次实验过程中,主要是利用恒速压汞仪对低渗透储层的吼道半径进行准确的测量,在对恒速压汞技术使用的基础上,能对多孔介质空隙以及数量等进行明确,同时有效保证相关测量信息的准确性,这种参数针对于孔、吼等因素差别非常大的低渗透储层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2 可动流体比率

可流动比率属于低渗透储层空隙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参数,主要是表示流体特征,针对于低渗透或者是低渗透储层来说,因为其中的空隙比较小,而空隙壁面要比表面积大,存在空隙壁表面上的束缚流体非常多,在这种状态下可动流体比率会对储层流体渗流性能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结合相关的实践开发工作结果来看,因为低渗透油藏可动流体比率比较低,这就对最终油田开发效果产生影响。在这次分析过程中采用低磁场核磁共振岩心分析仪,针对低渗透油层岩样开展了相应的可动流体测试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水驱油实验,最终的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在渗透率比较小的情况下,可动流体比率与渗透率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联系,存在部分渗透率较低的岩心可动流体的比率却非常高。因此,在渗透率低于渗透储层的情况下,可动流体的平均值就会非常小,一般情况下,平均可动流体比率会在岩心渗透率增加的基础上而不断提升。

1.3 启动压力梯度

因为低渗透储层孔道比较的小,所以当流体在渗流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受到固液本身的阻碍,一般情况下主要体现出非达西渗流状态,而主要特点为启动压力梯度。下图为低渗透储层启动压力梯度与渗透率之间的关系,由下图所呈现的内容可以看出,当岩心渗透率越大时,启动压力梯度值就会越小,当启动压力梯度一直呈现出快速上升的状态时,就代表注采井之间的渗流阻力比较大,而储层在动用过程中也会因此受到一定的阻碍。

2 低渗透油田储层综合评价方法选择

结合以上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并根据平时中、高渗透储层评价中经常使用到的方法,将丰度、吼道半径、可动流体比率、启动压力梯度、有效驱动因子以及有效厚度作为低渗透油田储层评价参数。结合低渗透储层本身的特点进行分析,明确出最终相关参数分类表如下表1所示。

在这次低渗透油田储层评价工作当中,主要是采用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来进行,针对低渗透油田储层开展相应的评价工作,最终的评价结果如下表二所示。通过表二中所显示的相关数据来看,这些数据分别表示了相应的加权评价值,其中最终的综合效果为综合评价值。在综合评价值越大的情况下,低渗透油田开发工作也就越顺利。同样,在综合评价值越小的情况下,油田储量在动用过程中也会受到一定的阻碍。

从下表2中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该低渗透储层未动用储量应该先选择的油田有尚家油田、榆树林油田、头台油田以及宋芳屯油田等。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实验分析来看,关于低渗透油田护层综合评价方法选择,主要体现在了以下两点:第一,在对嗲渗透储层特点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采用恒速压汞、核磁共振、物理模拟实验以及渗流理论等形式,一种明确出了四种新型的低渗透油田储层评价因素。首先,通过吼道半径与可动流体比率对渗透储层空隙结构特点进行表征。其次,通过启动压力梯度与有效驱动因子来表示低渗透油田的动用条件;第二,根据低渗透油田储层评价工作中经常使用到的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了六种低渗透油藏储层参数评价方法,分别为丰度、有效厚度、吼道半径、可动流体比率、启动压力梯度以及有效驱动因子等,通过这几种参数可以对低渗透油田未动用储量进行全面的评价。如今,这种方法在低渗透油田储层评价中已经得到了合理的使用,可以优先选出需要开发的低渗透油田,从而为低渗透油田开发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陈欢庆,李顺明,邓晓娟.低渗透油田精细油藏描述研究进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18(32):129-142.

[2]柳朝阳,封宇航,鲍郃.低渗透油田储层综合评价方法[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33(2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