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安全教育探究

2019-10-21陶玫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9期
关键词:安全教育道德与法治小学

陶玫

摘 要:近几年,小学生安全事故高频率发生,引起社会大众普遍的关心与注意。特别是教育界,在面对这种社会现状时,开始积极地反思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当地方,开始努力寻找并探索教育过程中需改进的地方。分析近些年时有出现的儿童安全事故,为了避免坠楼事故、溺水事件等诸如此类悲剧,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教育部已将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融入至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本当中,旨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法律思想,学会保护自己。本文将以“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作为通篇的立足点,针对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开展提出了几条可行策略,为小学生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小学 “道德与法治”教学 安全教育

引言

伴隨着社会的发展与教育体制的日趋改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本的内容也日趋丰富,安全教育的课程题目也日趋完善,这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思想以及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都相当重要。由于,小学生认知水平不高,缺乏是非辨别能力,安全知识匮乏,对新奇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当遇到不良诱骗或其他安全问题时很难识别风险。因此,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安全教育进行探究,十分具有现实意义。[1]

一、教师须树立合乎实际的学生观,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工作

小学生处在身心发育生长时期,心智诸方面皆不成熟。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与辨别能力比较差,对周围发生的事情和存在的事物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而小学生安全意识又比较淡薄,这就给孩子的人身安全潜伏下了很巨大的隐患,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给予多一点关心,师生之间提高相处频率,同时,老师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了解学生并走进学生的内心。师生之间进行心与心对话,老师只有迈进学生的心里,才能着实地认识到孩子的世界,才能知道他们的所忧所虑,找到合适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才能更好地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小学生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依靠自身力量依旧无法解决的问题,他们会去寻求老师的帮助,这就需要老师在相识贴近学生之后,教会学生“如何面对问题”以及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老师需尽可能排除一些学生成长周围存在的安全隐患,给学生创设一个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2]

二、积极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提高教学效率

在安全教育过程中,有效采用情境教学的模式,有助于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安全知识,促进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感知与理解。例如,在具体的防火知识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火灾逃生演习,锻炼学生们的反应能力以及火灾现场逃生能力,增强学生们的防火意识。同时可以模拟一些陌生人出现的情景,让学生们接触到陌生人,观察陌生人对学生们实施引诱有无效。老师需告诉学生们正确的防范陌生人引诱的措施,使学生们能够积极地、从容地应对陌生人的引诱拐骗等。除此之外,老师们也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些安全教育视频,使学生们能愈直观地意识到树立安全意识对自身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四课的《上学路上》,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树立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并且对常见的交通信号的含义有一定的了解,且能够主动遵守。

三、创新教学,转变教学方式

小学生们身心还不成熟,对外在的理解囿于一定的水平 ,因此需要通过适当转变教学方式,使学生们意识到外在世界正在发展,需持积极的心态去学习新本领。互联网的普及以及5G时代的来临,使得《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学习对象不再仅仅局限于学生,还应有家长的参与。家长亦可借助互联网,依靠新科技对孩子实行信息化的监管与管理,同时也能让家长们察觉到保护孩子的重要性。学校与家长可以依靠科技实现信息互换,构建“互联网 + 家校携手”模式,形成协力,加强家长和老师两者的沟通,构建起完备的安全管理监督体系,使孩子们的安全可以处在家长和老师的监督下,从而得到保障,降低孩子成长路上的安全风险,使他们的生活更开阔。老师也可以增强与孩子们接触的频率,双方多一点交流,多一点沟通。借助科技,为孩子们勾勒出社会运作的大概架构,使他们自小有整体的认知,在情景教育模式的运用下,依靠科技的力量来拓宽孩子们的视野,拓宽眼界,深化他们的安全认知意识,从而察觉到社会环境下埋伏的安全隐患。

四、对学生加强行为习惯养成训练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行为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而《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主要是围绕学生的现实生活开展的,通过课本学习增强学生们对生活的感知认识,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与行为能力,形成合理的生活与学习的习惯,保障教学科目顺利进行,老师可以抓住学生成长的黄金时期, 对学生加强行为习惯养成训练。例如,学习完《拉拉手,找朋友》一课后,老师可以利用课间闲暇时间,录制学生玩耍的视频,捕捉一些“同学间为争抢学习用具用品而争吵”“几个人在教室里追逐玩耍打闹”的特殊镜头,让全班同学一起对这些视频上的行为进行判断与分析,进行自我反思,从而达到教育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因身心发展尚未成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自我保护能力也有待提高。在道德与法治过程中开展安全教育,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演练教学法来增强小学生自我保护观念,增强他们的安全观念。同时,还可以创新教法,依靠科技,让学生全面习得安全教育本领,提高安全关注度。与此同时,学校与家庭的联络也是不可缺的,家校携手,形成协力,教师要主动与家长交流,联合家长开展安全教育,家长也应重视孩子的安全教育。

参考文献

[1]邵琴.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中的安全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6(36):113.

[2]徐大权.谈谈法制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5(10):92.

猜你喜欢

安全教育道德与法治小学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美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