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素质拓展的融合实践阐释

2019-10-21李文果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素质拓展小学体育

李文果

摘 要:从生理上来说,小学生正处于精力充沛且好动的阶段,该阶段中体育课可以说是小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如何发挥体育课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成为重要的教学课题之一。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同样要求小学体育课能够展开素质拓展的融合实践,有效的展开学生的素质能力的培养,提高小学体育课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因而此本文展开小学体育素质拓展的融合实践渠道的阐述,旨在能够发现体育素质拓展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的优化渠道。

关键词:小学体育 素质拓展 融合实践

素质拓展主要起源于国外的户外体验式训练,通过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户外活动,达到对人们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主要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学科,缺少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不仅仅拥有较高的身体健康水平,还要求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水平,因而实现小学体育同素质拓展的融合实践成为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下的重要目标。

一、提高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准

对于小学体育活动而言,教师主要是对学生展开体育活动的技能训练,同时实现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达到增强学生体能的目标。但是在小学体育素质拓展的融合实践中,要求教师能够做好统筹兼顾,即能够实现体育创新,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工具展开体育素质拓展训练活动的指导教学,并且能够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设计全套的素质拓展的实践方案。这就要求能够改变小学体育教学的思想观念,重视素质拓展的专业性,通过再学习的方式进行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因而要求能够展开对师范高校中体育专业学生的素质拓展的思维的宣传教育,使得所有的小学体育教师都拥有系统化的素质拓展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与此同时还要求能够对一些小学中资历较老的教师展开跟班培训学习,即为这些教师提供到高校或是到师范素质拓展学校学习的机会,从而提高其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便于在本校展开体育素质拓展的融合实践教学活动。

二、创新拓展训练活动的形式内容

在小学体育素质拓展的融合实践活动中,由于小学生要历经六年的体育拓展学习,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都在此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变化,其所喜欢的、感兴趣的项目活动都会逐渐变化。因而要求能够基于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体育素质的发展情况,采用多种形式的拓展训练活动。如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更重要是要求其能够拥有规则意识,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的素养。并且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的注意力较为不集中,在体育课中的动态性较大,因而所采用的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必须是趣味性较高、且难度系数不高的活动。如小组合作运小球等形式。而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其独立意识正在觉醒,该阶段中容易陷入自己思想的窠臼中走不出来,如容易被生活中的困境所打倒,因而要求设置难度系数一般,合作系数较高,且完成的成就感较强的拓展训练活动。如进行信任背摔游戏,即学生轮流站在高台上,其他的学生整齐且密集地站在高台下,台上的学生背对高台,全身放松,将自己的双臂交叠放在自己的肩膀上,然后向后仰,同时大喊“我是XXX,我需要大家的帮助。”而台下的同学则在此刻回应“我们永远支持你”。通过这种信任游戏提高高年级学生的素质能力,弥补其的心理需求。更重要的是在小学的体育素质拓展中要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进行环环相扣的素质拓展活动的设计,由此才能够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三、设置全新的体育教学课程活动

对于小学体育素质推展的融合实践而言,其核心在于有机融合,即能够在完成学生的健康水平的锻炼的同时展开素质提升。因而这就需要体育教师设置全新的体育教学课程活动。第一是教師展开学生的体能情况的摸底之后,制定系列的课程活动计划,如在一年级的学期开始,教师通过设计素质拓展课程,先初步掌握学生的素质能力的发展情况,还能够通过素质拓展游戏拉近自己同小学生之间的距离感,拉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接下来的体育素质拓展融合实践课程的发展。另外因为素质拓展的体能消耗较少,教师无法掌握小学生的身体情况是怎样的,因而还要求在第二个课时中展开正常的体育教学,从而掌握学生的体能情况,才能够制定小学生体育训练的计划,并且在其中掺杂进一些素质拓展训练活动,营造一种轻松的体育实践课程;第二是要求学校能够根据体育素质拓展的课程安排需求为小学生提供齐全的基础设施和场所。如展开袋鼠跳的活动,需要拥有一些袋鼠袋子,为小学生创设真实的活动情境,使得学生更加容易进入到拓展训练活动中。第三要求在体育课程设置中实现体育素质拓展的融合实践的评价体系构建,即体育课程设置能够以评价标准作出调整。即采取何种素质融合实践课程,都要求能够以学生为主体,展开综合性的评价,对于训练活动额生动性、有效性、难易程度等等进行评价,也要求教师能够在完成素质拓展活动之后展开对小学生的评价考核,查看是否通过训练活动之后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由此有利于体育课程设置的科学新和有效性。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素质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小学教育活动中的主要目标之一。根据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可知,在小学体育中融合素质拓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小学体育素质拓展的融合必须要从体育教学的专业性入手,即只有体育教师拥有素质拓展的意识能力,才能够有效的组织小学生在体育课展开素质拓展;其次是要求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科学的、丰富的拓展训练活动,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素质拓展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是能够实现体育教学课程的重新设置,合理开发和设计各项体育课程,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完善考核体系,提高体育课程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刘佳佳.江东区小学体育拓展课程体系的实践研究[D].宁波大学,2017.

[2]杨会燕.体育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例[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5,31(02):73-75.

[3]夏光祥,张歌,尹伟,郑晓梅.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应用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4(16):20-21.

[4]陈威.“实践取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素质拓展小学体育
浅析在校园开展体育拓展训练的安全问题
素质拓展与贫困生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
民族预科生素质拓展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素质拓展训练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性研究
浅谈素质拓展方法在中学思品课堂的应用
口译素质拓展教育问题与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