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9-10-21陈新旺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小学数学教学

陈新旺

摘 要:本文以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这一问题为对象,结合新課改理念,探究数学教育中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能力的有效培养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 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

以笔者多年的教育经验来看,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突出的意义,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与前提便是为学生营造趣味化的教学情景与环境,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三观行为与意识习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塑造与培养。

一、开放轻松的教学环境

课堂环境包括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以及课堂气氛。实际上三者对于学生能否进入学习过程都有一定的促进和影响作用。为了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数学学习,教师就必须深度挖掘学生的内在品质,打造和谐、自由、平等的开放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发现、问题探究的过程当中。营造开放、轻松的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首先教师应当营造和谐、互助、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育观中教师地位高高在上的态度和观点,教师需要从过去的知识传递者向知识引导者方向转变。教师应当站在学生群体当中与学生一同合作。教师应当主动信任、尊重与信赖学生,予以学生足够的关注。在课后教师应主动和学生交流和探讨知识、数学学习,为学生提供平等、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尊重,使学生获得更为开放、自由的学习空间。其次营造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绝大多数小学生都有着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特征。教师不妨将数学游戏、数学故事等引入数学教学,打造快乐、趣味化的课堂教学氛围。如学习圆周率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开展故事会,讲述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研究圆周率的故事。告诉学生:同学们看在古代条件那么落后的情况祖冲之都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与发明,我相信各位同学要比他的条件更好、更聪明,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取得更大的成就好不好。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下会产生求知欲望与表现欲望。教师应当打破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的隔膜与阻力。带领学生进入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如学习比例尺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学校的大概大小,因学生对于学校的周围景观比较了解,因此随后教师就可以继续布置任务让学生自行调整校园比例将校园的景观和面貌绘制于纸中。这种趣味化的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趣味探究的情景教学

这个世界的绝大多数实物关系实际上都是从量变向质变转变的,教育同样如此。为了提高数学教育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也要把握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过程与教育规律。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开放、轻松的学习环境,以此打动学生内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知识互动和讨论当中。教师需要应用趣味化的问题与情境引导学生,使学生在主动尝试、主动思考、主动分析的过程中了解知识、掌握知识。为此教师首先要做的便是明确教学方向,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要将教育的重心放在思维能力培养和基础知识掌握培养,而不是过去的知识传递。教师要应用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精神品格,使学生能够产生我要学的欲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当然教师也要主动使用问题情境。用生活化情景或是问题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通过由浅入深的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鞥里。如学习平均数知识时,教师可以先提出这样问题:有这样两个小组A小组的同学数学考试成绩为98 97 93 95。B组同学数学考试成绩为100 93 94 96.请问哪一组同学成绩更好。学生在这样的问题中纷纷开展思考,用自己的方式进行问题分析,该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意识和态度。学生在自行思考、动手实践中理解和消化了数学知识。

三、自主学习意识学习习惯的培养

行为取决于意识与习惯。面对探究情景以及开放性环境,学生能够取得很好的学习成绩。当然为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还要结合学生习惯,将教育重心放在培养学生行为意识和行为习惯,使学生产生我爱学的习惯、我爱学的想法。教师应将数学教学的重心放在数学语言、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练习思想步骤。使学生在系统化的学习过程中形成强大的自觉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数学教育中因学生年龄小缺少足够的生活经验与实践经验,所以往往并不具备足够的表达能力。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思维意识和数学习惯.课前预习中教师应主动帮助学生,和学生一同进行预习工作,在多次的引导下使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应着重于学生质疑意识、质疑习惯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质疑水平,比如学习正方形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穿插正方形与长方形区别这类的问题引导学生形成自助归纳、自助分析能力。在课后复习中教师应开展学习交流会,由学生一同讨论对问题的见解和看法,帮助学生掌握概括能力、概括意识与概括思维。

结语

面对社会发展对新时期的人才需求,小学数学教学就必须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素养的培养,这是迎合新时期发展对小学教育的势在必行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的方式有许多种,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不断调整和选择。使学生亲身参与到数学问题学习和分析,通过自己的内心世界感悟数学知识与自我意识之间的关系。这是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也是达成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目标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谢茂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4):166.

[2]杨中务.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9):181.

[3]纪晓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5(15):113.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能力小学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论形成性评价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