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乐学课程”体系 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019-10-21王延艳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全脑乐学课程

王延艳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形成了厚重的文化底蕴。这些既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今天它仍在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也为世界各国所借鉴,这是我们民族的光荣与骄傲,我们有责任让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他还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学习的乐趣不仅在于从知识中获得,更在于在学习中实践运用并发展能力、发掘潜能。至明代,学者王艮所阐发的乐学思想,因其丰富而深邃,成为泰州学派思想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

大连市甘井子区周水子小学的“乐学教育”,就是这样一种植根于传统文化的精髓,涵养“乐于”心态和修养的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拥有积极和美好的心态,能感悟到快乐,集聚宽容、感恩、合作、诚信和乐观等良好品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将学校教育赋予一种“乐于”的文化,让学生在健康、和谐、民主、融洽、愉快等始于“乐于”的教育情境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促使学生能够有兴趣地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和有效实现目标后,获得一种因自我潜能获得开发的成功心理体验及愉悦情绪体验,最终形成一种自然、自由、自主、自觉的“乐学”修养。

传统文化教育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固本、铸魂、打底色,应定位于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时代、活在当下,让学生通过有形的传统文化,铸就一生行走的力量。推进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化”是个需要坚持的行动方向,即通过课程化,把握价值定位、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实施模式、教学活动等,整体、系统、规范、有序、常态、深入地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周水子小学坚持聚焦“立德树人”,充分发挥课程所具有的教育、引导、启迪、传播、交流、鼓励等功能,尊重儿童的天资与性情,培育其理想与抱负,砥砺其意志与行动,建设党全面领导下的“乐学课程”体系和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我们认为,课程要为“每一个生命”的成长体现层进性和选择性。因此,学校从开展“目标导学,以评促学”研究实践、开发具备“普及”“普惠”“全纳”“精准”性质的“乐学课程群”出发,赋予学生公平的教育机会、教育过程、教育质量,以及“对美好未来产生更好影响”的有质量的教育。

图1为我校“乐学课程”图谱,包括普及性拓展课程、普惠型推送课程、全纳式活动课程、精准化实践课程四大类。

一、普及性拓展课程

“普及型拓展课程”是我校开发的面向全体学生的无须任何学习基础的“零起点”的必修课程,分为“全员普及”和“階段普及”两类。

(一)全员普及之“全脑思维训练”课程

我们认为,阅读是个体学习和智力发展的基础。人类的左脑和右脑,分别代表了两种认知思考的能力:逻辑和创造左脑作用于逻辑、计算和分析;右脑作用于感知、想象与创造。因而,“全脑思维”成为高效的思考分析及输出表达的过程。

2011年,依据美国医学博士斯佩里因的“左右脑分工”理论及美国心理学家奥斯丁关于“当人们的左右脑较弱的一边受到激励而与较强的一边合作时,会使大脑的总能力和总效应增加五倍甚至十倍”的发现,学校整合“调整情绪科学坐姿、眼脑机能训练、闪视训练、注意力集中训练、手指操训练、听说训练、诵读诗文、计时背诵、思维训练”等训练方法,以学校为了补充和拓展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而制定的“百部经典国学、百篇经典美文、百本经典书籍”为训练内容,自主开发了“全脑阅读训练”校本必修课程,目的在于给予学生“阅读技术”上的支持,将原本偏劳于左脑功能的阅读,改进为左右脑协调一致、彼此配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其过程中利用记忆和思维规律,协调左右脑机能,促进学生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的平衡发展。

从2011年9月开展“全脑阅读训练”起,我校学生的年平均阅读量经历了从27本、61本直至87本的递增。2015年10月,我校开始在“BYOD课堂”环境下开展“全脑阅读训练”课程研究。至2017年,学生年均阅读书籍达到110本/568万字。

2017年4月,“全脑阅读训练”升级至“全脑思维训练·4.0版”,以信息化“课程平台”的方式呈现。2018年9月19日,《全脑思维训练5.0》发布,其中“学能测评”为“补全能力”而开发,旨在通过学生在不同测试项目中的行为反馈与认知成绩,生成学生学习的12项核心能力画像及测评报告。它的开发基于教学情境,基于在学生学习能力建立与矫正的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能力补全。其中“近视防控”为“终身健康”而设置,体现在通过数据监测管理,将学生每节课使用平板设备的时长控制在课时的17%以内。由于每一台平板设备都受到教师端的控制,使教师得以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智能设备开展有价值的学习活动。本次更新增加的《全脑机能训练手册》,为满足学生和家长对课后进行自主补充训练的需求而设计,“课后训练”不再需要平板设备,线下即可完成。

从4.0的“公平而有质量”到5.0的“均衡而有温度”全脑思维训练用生动的方式表达晦涩的含义,以严谨的逻辑支撑创意,给予学生对话未来的能力。今天,全国各地的孩子们都在与我校“同步课堂”,全国30余个城市的1600余个班级都在使用“周水子小学·全脑思维训练课程平台”。

“全脑思维训练课程平台”的出现,成为“校本课程”概念进入中国近二十年来,“以校为本”的课程首次突破校际和地域、在全国推广的典型案例,更是我校送给全国各地的孩子们“对话未来”的成长福利。阅读,正帮助我们的孩子拥有文明、体面、有尊严的人生,并享有更高尚的精神生活。

(二)阶段普及之“纤微艺术实践”课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悠久独特、蔚为大观,在广博浩瀚、流光溢彩的形式或物态中,蕴含着深邃灿烂、历久弥新的“内核”——思想、信仰、精神、智慧等。我校将它们放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理性地加以精选和分类。着力发掘距离学生更近、让学生更加感到亲切的地域性特色化传统文化资源,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强大的本源力。学校自主开发的“纤微艺术实践”课程是小学美术国家课程的延伸体。它是在国家课程基础上,繁衍出的另一种能展示学生对生活真善美、对经典和传统艺术追求的综合性艺术形式课程。“纤微艺术实践”由名画赏析课程、非遗传承课程、思维绘画训练课程三个子课程构成,面向三年级学生实行“走班选修”。

(三)阶段普及之“中国年画传承”课程

對传统文化课程,我校坚持突出核心元素、架构立体模式,即通过围绕一个文化主题架构的“文化系”,引领学生经历综合、完整的文化旅程,从而有助于学生经历深刻的文化体验,形成立体化文化概念及价值认知。为此,我们选择了“中国年画”这个文化主题。年画是中国专有的经典民间艺术,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一份“传家宝”。从内容方面来看,它是人们的思想品德、精神境界、历史文化知识的最重要的教科书;艺术形式上,它又是人们的美育课本。一幅幅经典年画,一串串独特的艺术符号,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流传千年的艺术形态,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缩影,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灵魂。曾经它们总是出现在乡村的民宿、各大博物馆中……现在,我校的孩子们正近距离接触它、与它面对面,体验千年年画魅力,秉承真正的“工匠精神”,亲手制作一份专属自己的“传家宝”。通过“涂鸦年画”“拼图年画”“临摹年画”“创添年画”“触碰年画”“探索年画”,孩子们遗去技巧、抛开杂欲,用最本真的眼,体察天地万物;孩子们充满好奇、善于发现,以无差别之心,描摹世间百态。

二、普惠型推送课程

“普惠型推送课程”是学校从学科和学段角度、以“随堂推送”的方式开发的公益性惠及性拓展课程,分为“学科推送”和“学段推送”两类。

(一)学科推送之“乐修艺美”课程

音乐是聆听的艺术,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在波澜壮阔的乐海中,学校精心撷取了一百首歌曲,汇编成为“百首经典名曲”,通过每堂音乐课上5分钟的赏析,让音乐的语言引领学生在感受曲风音韵的同时,培养属于他们自己的音乐品位和修养。学校还精选古今中外绘画大家的百幅经典画作,汇编为“百幅经典名画”,让美术课上的5分钟随堂赏析,成为学生了解人类美术文化遗存和美术现象的重要途径。同时,学校借助“百幅名画”,开展“大师画我也画”系列主题活动,学生从认识大师到触碰大师,再到对话大师,在大师的视角和创意中观察、想象、探索着;用稚嫩却饱含思想的画笔表达、合作、分享着。体现出他们感受、体验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学段推送之“乐弈围棋”课程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我校面向一、二年级全体学生,开设每周2学时的围棋专业训练课程。通过围棋的趣味性、竞技性、逻辑性,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合作交流精神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学段推送之“乐武国术”课程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武术,并与中国武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彼此借鉴、共同发展。学校开设了面向四年级全体学生每周2学时的武术专业训练课程。把武术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引进校园,通过武术操不仅是让学生强身健体,也是让孩子在武德文化的熏陶中学会做人,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三、精准化实践课程

“精准化实践课程”主要指学校开发的体现“对象精准、需求精准、形式精准、内容精准”的实践课程体系。

学校开设了“乐行小岗位”体验育德课程。学校首先通过“我的岗位我做主”实践活动,开展立足教室、立足岗位的体验教育,以聘任制“校级小岗位”取代原大队委员建制,从而彻底取缔常任学生干部制度。历时六年,我校建设起一个以“因需设岗·自主选岗·以岗定责”的“班级小岗位”“竞聘上岗·自由组阁·伙伴同行”的“班务管理团”和“自主竞聘·推荐任用·服务师生”的“校级小岗位”为载体的体验育德课程体系。“乐行小岗位”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学习属于每一个岗位的规范和秩序,获得不同的角色体验,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管理。2014年以来,我校的“乐行小岗位”实践体验建设成为全国少先队品牌活动,先后在国家、省、市少先队会议以及大连市德育工作现场会上作经验介绍。

四、全纳式活动课程

“全纳式活动课程”,旨在“活动性”课程中凸显“以一种全新的观念看待每一个人的能力和价值”的理念,课程实施过程中倡导“每个人都是可学习的,而每个人在学习上都需帮助。”

(一)“乐学文化月”主题活动课程

从课程出发,围绕一个文化主题架构的“文化系”,既帮助学生经历了综合、完整的文化旅程和深刻的文化体验,也形成了立体化文化概念和价值认知。2016年3月起,我校逐步开发“每月一项·每年十个”的“乐学文化月”主题活动课程,包括:乐成幼学礼(1月)、经典咏乐汇(3月)、缤纷球乐汇(4月)、乐秀风采汇(5月)、乐和分享汇(6月)、乐情传承汇(7月)、酷乐创想绘(9月)、乐阅成长汇(10月)、乐创梦工场(11月)、乐E星光汇(12月),让我校的孩子们共享“与众不同的校园生活”。“乐学文化月”主题活动课程,简单却充满创意。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其中,或是展示自我,或是感受快乐。在其助推下,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趋于“有教无类的机会公平、因材施教的过程公平和人尽其才的结果公平”,校园成为孩子们自然、自由、自主、灵动成长的栖息地。

(二)“乐读共享汇”主题活动课程

每月一次的“乐读共享汇”课程,孩子们可以用自己的书跟学校里的其他同学交换心仪的另一本书,既扩大了孩子的阅读广度,也锻炼了孩子的交流沟通能力,培育了“分享”的精神。2018年6月,“乐读共享汇”在实施第80期后,升级至“智能化共享”,以学校建立“共享阅读圈”、学生优选好书、制作共享二维码,以及扫码寻书、自主阅读、社区评书的方式,实现“千人共享阅读”的课程效益最大化。

在周水子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教育,是“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爱教育,是“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人格修养教育……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正以“进入到孩子日常生活”方式,让他们拥有一颗行动中的“中国心”。

(责任编辑:赵昆伦)

猜你喜欢

全脑乐学课程
全脑CT灌注成像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价值
闫春平:在信息技术课中践行教学生“乐学善学”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全脑开发
SmartKey脑力空间组织的全脑开发体验课开课
巧用语音与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乐学英语单词
声音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