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评价体系的研究

2019-10-21王婷

好日子(中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评价分析信息化教学教学质量

王婷

【摘 要】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校信息化教学水平,高校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但目前我国高校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尚在探索阶段,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因此,本文首先分析高校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作用,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教学质量;评价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信息化教育也有了长足发展。高校信息化教学是高校信息化教育的重要组成,科学、合理评价高校信息化教学质量对于引导信息化教育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我国高校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尚在探索阶段,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

1.高校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作用

随着高校信息化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为了满足实际教学要求,教师要总结传统教学过程的经验,实现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育的融合,推动当前高校的良性发展。高职院校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但是,在当前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有的学校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引进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教学质量评价模式不完善,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而且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

2  高校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策略分析

在进行高校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评价对提升实际教学水平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要针对实际情况,坚持最新的教学理念,做好日常的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满足教学基本要求。下面主要针对高校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问题展开论述。

2.1  明确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的原则

在进行当前高校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科的特点,总结实际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从而提升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水平,保证信息化教学有序进行。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校信息化教学水平,在进行实际评价过程中,需要坚持以下几方面的原则:第一,全局性的原则。教师在进行实际评价过程中,要站在学生发展全局的角度,分析影响信息化教学存在的影响因素,然后总结实际教学经验,分析评价的过程中的指标和权重,对教学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从而为以后信息化教学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帮助。第二,目标性的原则。为了提升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教师要根据信息化教学的目标,分析实际的教学过程,结合高校信息化教学政策,明确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合理的分析评价因素,选择最佳的途径,进一步提升实际评价的效果,从而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第三,科学性的原则。教师要进一步完善评价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通过科学的理论通过多角度进行分析,融合多样化的评价方法,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标准[2]。

2.2  建立完善的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随着当前高校的发展,在制定信息化教学质量体系建设过程中,是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的特点的,涉及到学科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因素,为了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重要作用,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对高校信息化教学质量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提升评价的公开性和公平性。在进行信息化教学质量多元化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评价目标,丰富评价方式,选择评价主体,提升评价结果。第一,多元化的评价目标具体包括信息化质量的规章制度具体实施、教学组织情况以及教学效果。第二,多元化的评价主要包括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各方面的评价,具体体现在教学质量、教学状态以及教学过程中。第三,多元化评价方式主要是教师针对实际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量化评价,提升实际的评价效果。

2.3  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反馈系统

对高校信息化教学而言,为了充分发挥评价的重要作用,教师要针对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反馈系统,为当前信息化教学质量提供保证。因此,教师要进一步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针对实际教学标准,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和信息评价网络,具体包括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企业的信息反馈信息网络,通过不同环节的评价信息,对教学质量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从而形成一个闭环的过程,从而有效反映出当前信息化教学存在的质量问题,教师可以根据这一评价结果,总结实际教学经验,解决实际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

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是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融合发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信息化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日益重要。将创建一个与培养目标要求高度契合,常态化、全方位、全过程的信息化评价与监控体系作为改革的重要工作任務,通过完善评价指标、评价手段和反馈机制,力求持续提高内涵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随着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思政课在信息化建设中不断适应教育技术进步要求,基本实现了课程资源信息化与授课过程可视化,但思政教育与信息化技术融合程度不够,信息化思想和信息化课堂的质量评判标准付诸阙如,导致思政课教师在授课中仍然围绕传统课堂管理模式的“指挥棒”运行。

综上所述,在进行高校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教学质量制定完善的评价体系,明确教学质量评价的原则,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系统和多元化的质量评价体系,发挥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作用,为院校信息化教学水平提升发挥引领和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解俊.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10):119-120.

[2]冯永娜,郭亚琦.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策略研究[J].才智,2016,(28):175.

猜你喜欢

评价分析信息化教学教学质量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形成性评价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教师对学生评教有效性的评价分析
贺兰县森林资源现状及评价分析
中专数学教学中优质课堂的实现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