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护理效果的影响分析

2019-10-21张静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小儿哮喘不良情绪健康教育

张静

【摘 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哮喘治疗的84例患儿作为本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哮喘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健康教育的干预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不良情绪,治疗效果及其生活质量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利于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健康教育;小儿哮喘;不良情绪;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173-01

在儿科的呼吸系统疾病中,小儿哮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并且近年来的发病率逐渐呈现上升的趋势,该疾病容易反复发作,对患儿的身体健康以及生长发育产生严重影响[1]。导致该疾病出现的主要原因为患儿体内的气道慢性以及高反应炎症的情况,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易反复、胸闷、喘息以及咳嗽等。因此,对患儿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必要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能够有效促进患儿治疗效果的提升[2]。在本研究中通过采用健康教育的干预模式,进而探讨对小儿哮喘的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哮喘治疗的84例患儿作为本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6-11岁,平均年龄(8.1±0.9)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病程(1.1±0.4)年;对照组患儿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7-12岁,平均年龄(8.5±1.0)岁,病程4个月-5年,平均病程(1.7±0.3)年。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患儿家长均知情并同意本研究,同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准许。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主要为;为患儿提供良好舒适的就医环境;对患儿提供基础护理,避免并发症情况出现;同时对患儿家长进行相应的用药指导。

1.2.2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具体内容为:(1)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哮喘基础知识以及正确用药等的相关教育。(2)教育的主要方式:对患儿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患儿及其家长知识水平进行准确评估后,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例如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患儿家长,则主要以示教或者口头教育等的形式;对于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患儿,则可发放有关健康知识的宣传册,对于其存在疑问的地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对于相关内容较为熟悉的家长,则以补充性的教育为主;对于年龄相对较大的患儿,则可以画册或者游戏式的教育为主。

1.3观察指标

评估并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以及生活质量,分别采用儿童焦虑情绪障碍筛查表以及儿童抑郁评定表进行相关评估,分值越高表明患儿焦虑以及抑郁的情况相对严重,利用生活质量评定表对患儿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主要包含社会功能、机体功能以及精神状态等的内容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表明患儿的生活质量水平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18.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进行x2(%)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x±s)检验,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小儿哮喘是典型的慢性呼吸道系统类疾病的一种,大多发生与学龄前的儿童,环境以及遗传等情况均能够导致该疾病的发生,其主要的发病机制为患儿体内的气道结构或者炎性细胞对其呼吸道产生影响而导致,呼吸困难、腹部鸣音以及咳嗽等均为该疾病的临床特征,对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产生严重影响。健康教育是一种较为全面的系统性的教育,能够促使患儿生活习惯的改变,进而显著减少哮喘的发生情况[3]。经过对两组患儿不良情绪以及生活质量水平的比较显示:研究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哮喘患儿中采用健康教育的干预模式,能够显著缓解患儿的不良情绪,促进其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利于患儿预后。健康教育是一种具有关键作用的干预模式,通过健康宣教的形式,能够显著提升患儿及其家长对于哮喘疾病的认识,清楚了解其可能存在的临床特征,进而做好准确应对。通过对患儿进行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其生活方式的转变,进而有效的预防哮喘疾病的出現,同时,患儿正确生活习惯的养成,能够显著减少并发症情况的出现[4]。健康教育的干预模式,能够促使患儿的不良情绪得到显著改善,提升面对疾病的自信心,进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患儿焦虑以及恐惧等的不良情绪得到显著缓解,更加有助于患儿病情的稳定,哮喘发作次数的明显降低,进而显著提升患儿疾病的治愈情况,利于患儿生活质量水平的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在小儿哮喘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健康教育的干预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不良情绪,治疗效果及其生活质量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利于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春昀,彭红,陈斌华.普米克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在小儿哮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8,34(18):134-137.

[2] 何雪,吴敏,方霞.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与护理干预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7,v.20(S3):377-378.

[3] 余丹,陈建平,何念海.HAV疫苗干预对哮喘息儿治疗效果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8(1):1322-1324,1328.

[4] 姜茗宸,汪受传,徐珊等.小儿哮喘患者呼出气冷凝液代谢组学研究[J].分析化学,

2018,v.46(06):176-181.

猜你喜欢

小儿哮喘不良情绪健康教育
立足本校实际,关爱特殊家庭学生
人性化护理模式对胃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不良情绪的影响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
用iPad实施床边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护理质量的影响
结构式心理护理对鼻出血患者疗效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护理分析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年轻教师课堂不良情绪与自我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