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给予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

2019-10-21王素华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效果

王素华

【摘 要】目的:研究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6例,抽签法分观察组(鼻用糖皮质激素)与对照组(口服强的松)各43例,比较有效率、复发率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观察组未复发,对照组复发率是9.30%,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鼻糖皮质激素治疗能提高疗效且减少不良反应,预防疾病复发,值得推荐。

【关键词】鼻用糖皮质激素;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6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046-02

目前临床常见的耳鼻咽喉科疾病是分泌性中耳炎,是指中耳通气功能障碍导致鼓室负压,患者表现为耳鸣、耳闷或传导性耳聋等症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炎症因素造成咽鼓管功能异常导致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變化,病情加重直接影响听力水平,使其生活质量欠佳,因此根据疾病严重程度给予对症药物药物治疗很重要,便于促进病情能尽快恢复[1]。为分析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7月我院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6例,观察组(n=43):男22例,女21例,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35.47±4.29)岁;病程5-21个月,平均(13.41±2.47)个月;分期:浆液期24例,黏液期19例;对照组(n=43):男25例,女18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35.51±4.18)岁;病程6-22个月,平均(13.53±2.38)个月;分期:浆液期23例,黏液期20例。比较两组年龄、病程或分期等基线资料无差异(P>0.05),具可比性。①纳入标准:经确诊符合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标准[2];知情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②排除标准: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恶性肿瘤;慢性鼻炎;研究药物过敏;既往存在精神病史或者痴呆史;病历资料不全。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强的松(生产企业:佛山手心制药有限公司(原阿特维斯(佛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207,规格:5mg)治疗,患者每次服用5mg,每日口服3次,后期根据疾病恢复程度调整剂量。观察组给予鼻用糖皮质激素-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国药准字H20113481生产企业: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治疗,患者每日喷1次,每日2次即可[3]。

研究对象治疗时间是6周。

1.3观察指标

有效率:参考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相关标准,显效:耳鸣、鼓室积液或耳阻塞等现象消失,气骨导间距差<10dB,鼓膜完整且听力恢复正常;好转:症状改善明显且听力基本恢复,骨膜充血缓解,气骨导间距差10-15dB;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且听力未改善[4],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统计两组发生鼻腔异味感、恶心呕吐与感染的不良反应。

随访患者病情1年,统计两组疾病复发的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x±s),t检验。计数资料(有效率、复发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n/(%)],检验。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有效率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与复发率

观察组鼻腔异味感、恶心呕吐与感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属于临床常见的耳鼻咽喉科疾病,具有较高发病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感染、免疫反应与咽鼓管功能障碍等因素有直接联系,患者表现为听力减退、耳闷胀感与中耳积液等症状,病情加重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遵守中耳通气状并清除中耳积液的治疗原则具有重要意义,有效抑制不适症状且促进疾病早期康复,预防疾病复发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有研究报道,鼻糖皮质激素-糖酸莫米松治疗该病症患者能改善预后效果,其属于合成型糖皮质激素,诱导抗炎因子合成或者免疫抑制作用较显著,将药物喷在鼻咽、鼻腔与咽鼓管部位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对各项炎症细胞分泌、游走与聚集起到抑制作用,将巨噬细胞激活后释放嗜酸性粒细胞,降低刺激受体的敏感度与血管通透性,充分发挥高效的局部抗炎效果,提高鼻咽部黏膜药物浓度,对机体鼻咽部组织水平情况起到改善作用,确保咽鼓管通畅与中耳积液流出,减少用药副作用且预防疾病复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本研究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观察组未复发,对照组复发率是9.30%,P<0.05(具统计学差异),说明本研究与吕宇,陈朝辉,胡章威等[5]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鼻糖皮质激素治疗能提高疗效且减少不良反应,预防疾病复发,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 杜红英.观察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54):122+124.

[2] 李冬影,张海川.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9,34(03):142-143.

[3] 李珊,李大立.观察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60):108-109.

[4] 郭丽颖.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积液性中耳炎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1):155-156.

[5] 吕宇,陈朝辉,胡章威等.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积液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6,24(06):404-407.

猜你喜欢

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效果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分析
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