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要注重能力的发展

2019-10-21浙江省义乌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黎明湖校区朱艳云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28期
关键词:理解课文词句预测

浙江省义乌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黎明湖校区 朱艳云

有个教育家说过这么一句话:语文教学不是在帮孩子们“堆沙”,而是在帮孩子们“织网”。老师们通过纵向梳理教学体系,在明确学生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三年级语文统编教材中阅读教学呈现出如下几条较为清晰的“能力发展”脉络。

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力”

有关“理解力”的语文要素的编排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三年级上下册的教程中一共编排了三处,第一处是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注明的“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第二处是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说明的“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最后一处是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显示的“体会优美的语句”。

首先,在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编排中,就加入了培养学生“语言理解力”的要求。

例如,在语文课文《花的学校》一文中是这样编排课后练习的:

同学们在读课文的时候,下面加点的部分注意到了吗?

在一股湿润的东风中漫步路过荒野,悠闲地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嫩绿的树枝在林中轻轻地碰触着,片片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淡然的雷云拍打着大手。

这是多么形象生动的语言!小学三年级上册的第一组课文就开始添加中小学生关注这些“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词句不仅能够让小学生停留在与常规表达不同的地方,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理解这种表达手法所带来的好处,让学生自己能够主动养成积累优美词句的好习惯。

第二处是在第七单元,统编教材通过“相互交流”这一板块,总结了学生积累优美词句的几个方法:一是提示摘抄法,这种方法是指让学生从自己认为可用的词句进行归类,这样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加大对其优美词句的使用。二是背诵积累法,通过学生积累的优美词句,对其进行适当的背诵,并加以“批注”,这种方法相对比较速成,能够让学生做到活学活用,同时也意味着越早积累,知识储量就会越多。三是特殊标记法,当学生碰到优美词句时,老师会提醒学生要特殊标记,使每个词句都能找到出处,从而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大有裨益。

到了小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时,统编教材的编排对于学生积累语言的要求更加具体化,比如引导大家积累“有表现力精当的动词”去慢慢品析,鼓励学生们运用自己的六感去深切体会,从“拥有积累意识”,到“掌握积累方法”,再到“主动积累知识”,步步为营、循序渐进的方法更加能够让学生慢慢接受,从而提升学生鉴赏和运用知识的质量。

二、培养“提取信息、理解课文的能力”

有关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理解课文的能力”的语文要素,统编教材三年级上下册共编排了三处。具体来看,第一处是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阅读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比如课文有《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等。按照教材提供的教学任务和方案,训练重点可以确定为:让学生准确学习中心句,并了解和灵活运用。第二处是第八单元的语文阅读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统编教材编排了一些课后问题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所以,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编排的“提取信息、理解课文的能力”到“抓关键句理解内容,学习概括”,再到“整合散落信息理解课文”,最后“做出推断,表达阅读感受”,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层层递进的。

三、培养“预测、推断能力”

小学统编教材编排有个特殊的地方,就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安排独立的“策略单元”,重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自我控制力。下表是三至六年级的阅读策略序列,这些教学策略伴随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即使教育部编教材只设置了其中的四个策略单元。

三至六年级阅读策略序列

比如三年级上册有个“预测”单元,统编教材是这样编排的:首先通过教学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来指导“预测任务”的基本内容;接着尝试着教导学生学习两篇没有结尾的课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和《不会叫的狗》来实践“预测任务”;最后开班会要求学生通过自学任务来进行梳理总结。统编教材通过让整单元的课文层层递进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完成以下“预测任务”:(1)预测要有线索,线索在哪里呢?学生需要关注题目、插图和内容;(2)预测要有依据,不能凭空臆想。可以将原有的生活经验和课文留下的线索相结合来进行预测;(3)预测的内容可能跟故事的实际情节不一样,法国著名作家萨特认为,阅读时人就在预测,也在等待。人们预测下一个句子,预测下一页书,等待它们来证明预测是否正确。阅读可以说是一个不断预测和验证的过程。尤其是侦探类小说,如东野圭吾的《白夜行》,阅读时读者会发现,小说中凡是和女主人公有过交集的人,命运总是很不幸,读者可能会猜测——这个人一定有问题。直到小说结尾揭秘,验证了读者的猜测。小说中的线索、读者的阅历和生活经验等都可能成为猜测的依据。预测和对结果的期待会吸引读者一气呵成地读完整个故事,这就是运用“预测策略”进行阅读的好处。

通常来说,面对陌生文本时的预测才会呈现出最真实的状态,笔者建议读者选择以下类型的文本进行预测:(1)题目可能引发认知冲突的文章,如《余秋雨在德国租房被拒》《向一棵树道歉》;(2)与已有经验相关的故事,如反复结构的童话《总也倒不了的老屋》;(3)侦探小说等文学作品;(4)没有结尾的故事,因为没有结尾的故事就会有无限可能;(5)整本书阅读,当然,整本书阅读需要图片、视频、文字材料等支架的辅助,这样读者才能更好地循着线索想开去。

总之,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统编教材”)非常考验学生的写作阅读能力,通过双线组元的编写形式来确定小学语文的单元要素,呈现梯度螺旋的方式让小学生的阅读要素难度明显上升,着重提升小学生对语文的好奇心和吸引力,从而确保小学生能够在这一阶段显著地提升自己的阅读质量。这个任务既是老师能够规避小学生阅读的片面化,而且也是最大程度提高小学生写作和阅读的能力。

猜你喜欢

理解课文词句预测
无可预测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切入点
衔接追问,趁热打铁,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