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议论文写作思维品质的培养

2019-10-18王凌华

语文教学之友 2019年10期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思维品质高中语文

王凌华

关键词: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思维品质

一篇议论文佳作,其作者必须有思维的高度,能够用自己的眼光发现独到的问题,从而表达出独特的见解。但是,笔者在批改高中生作文时发现流于形式、人云亦云的套作较多,尤其在议论文写作中这种现象犹其明显。笔者结合平时对学生议论文的批改情况,谈一谈议论文写作中思维品质的培养。

一、议论文写作思维品质的内涵   

何为思维品质?指思维能力的特点及其表现。人们在思维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同方面的特点及其差异,就构成了其思维品质。思维的主要品质有:思维的逻辑性、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确定性、创造性和预见性。对于思维的品质,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加以理解。从定义上看,议论文写作思维品质的培养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它是在学习中形成对语文写作的一种理性的认知能力,体现了自己对世界的判断力、思考力以及批判力。所以,议论文写作如果学生能具备思维品质,有立场地写出自己对文题的理解,其在高考的考场作文中也会有很好的表现。

二、当前议论文写作的状况及其成因    

(一)思维品质薄弱导致立意的表层化

当前高中生议论文写作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立意的表层化。以2019年高考语文江苏卷作文试题为例: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学生甲的立意为:“人生百味”,从酸甜苦辣咸中去提取文题的中心立意,然后写高中三年的酸甜苦辣咸的滋味。学生乙的立意为:“物各有性”,然后写个体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我们应该尊重自己的个性。学生丙强调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融”。学生丁则强调“我們在与他人共融的基础上还应该保持自己的个性。”

通过以上四位同学的立意可以看出,前三位同学在立意上不如第四位学生深刻。前三位学生只能从一个侧面去展开,只是抓住材料中的一个点去思考,未能全面地展开。立意一旦不够高远,其所选的例证也同样会出现浅薄的问题。前两位学生只从自己的人生经历去着手,不是写“苦尽甘来”就是写“人生需要坚持自我”。一读这样的议论文不是“名人在开会”就是五大段格式的议论文,缺少议论文的逻辑关系,缺少学生自己对文题的理解,这样的作文阅卷老师无需花很多时间阅读,也不可能得到很高的分数。

笔者分析学生作文出现立意不够高远的原因,主要是学生思维品质的薄弱。这种薄弱一是逻辑思维能力不够,学生一看见文题就只会就题写题,不能前后勾连起来阅读,找出最佳的立意。二是由于知识面的狭窄,学生没有大量的素材积累,这就造成了其看见比较长的作文材料就会犯经验主义,脑子里出现的是平时写过的文章,或者是积累过的素材,然后未经深入思考就开始下笔写作。高中生需要的是灵活运用各种思维方式,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写出五彩纷呈的作文,这种定向思维要不得。

(二)辨析能力的欠缺导致说理薄弱

一篇优秀的考场议论文必须有完整的逻辑,学生要学会将道理说得清楚、明白。而在现实的议论文写作中,学生出现了一些华而不实,甚至是堆积论据的现象。笔者以一篇考场作文《科技让情感变得陌生化》片段为例:

科技让人的情感变得粗糙。人们被智能带上了枷锁,机械抹掉了内心对自然的体悟。如果我们都用理性来看待整个世界,解决问题就会变得更加的透彻,但是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解决。没有了情感,一切就会变得盲目地运作,一切都会变得荒诞不经,人类存在的意义也就不大了。

从该生所写的文段来看,他本身就混淆了“科技”与“情感”之间的关系。概念模糊致使其在写作的时候东拉西扯,不着边际。同时,辨析能力还包括对文题概念的界定,比如在写“智慧”的时候,我们要区分一下“智慧”与“聪明”的区别。再如,“拒绝平庸”与“拒绝平凡”有没有区别。只有在反复地寻找相近或者相反的词语中不停地辨析,才能理解文题的真正内涵。这样写作的思维视点才会高远,才能有鲜明的个性。

三、议论文写作思维品质的培养

(一)注重思维深向挖掘

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向深处延展。具有较强说理能力的学生在议论文写作时能够把文题当作一堆矿石,自己能够在矿石中搜寻、验证、探索出五彩斑斓的宝石。

所谓的向纵深处发展就是学生能够在准确立意的基础上,学会探究事物的深层原因,并且能够联系现实生活去分析产生此类现象的原因和本质。以《点赞》这篇考场作文为例:

点赞的问题就在于:形式大于内容,麻木的动作吞噬了人们的情感。通过点赞,我们不能体会到颜回对孔子的那句:“贤哉,回也!”背后所孕育的饱满深情的肯定,我们今天已经无法体会得到。现代社交的发展将发自内心的赞许化为了朋友圈不断点高的数字。点赞者真正是发自内心的赞许吗?还是为了那种存在感?而那些希望被点赞者真正获得了满足感了吗?

该生从“点赞”的表现挖掘其产生的实质原因,从而由表及里地分析出“盲目点赞不可取”的观点。由此可知,深度思维需要学生平时围绕文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紧紧扣住问题展开,思维就会发散开去,思维品质也会慢慢提升。

(二)注重辩证思维的培养

议论文写作说理要注重辩证地分析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平时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辩证思维的培养。辩证思维就是让学生将问题进行对照比较分析,从而求同存异。或者将问题退一步进行解说。比如,上面提到的《点赞》片段,如果学生需要进行辩证分析则需要从 “不点赞会怎样”和“不盲目点赞不等同于反对点赞”上去进一步分析。下面我们来看另一位学生的写作文段:

物极必反,这些不是发自内心的点赞,累积到一定的程度,一朝爆发便如同末日到来。但是,这并不是主张反对点赞的行为。央视播出排雷兵的生活时,虽然是人们不熟悉的生活场景,但是人们还是由衷地为之点赞。这种点赞是一种情不自禁的行为。点赞是需要真正地赞,而不是点。

这位学生将“发自内心的点赞”与“反对点赞”进行辨析,清晰地表明了在生活中我们应该“赞”而不是一味地“点”。其文娓娓道来,说理有条不紊。可见在论证过程中辩证思维会让议论文的论证更加充分。

在审题上,也要注重辩证思维的训练。以江苏卷“青春朽”与“青春不朽”为例。学生需要弄清楚材料中隐含着对立统一的矛盾特性,在写作过程中写出“青春朽”与“青春不朽”两者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学生可以正面展开,以“青春不朽”为反面佐证;也可以从反面展开,以“青春朽”来强化论证。总之,通过辩证分析,既可以全面深入地分析中心观点,也可以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

(三)注重虚实结合的思维方式

学生在阅读文题时需要弄清楚所写的内容是“实”还是“虚”。学生在作文中如果注意到虚实的关系,其写作的视野也会越来越开阔。比如,以2017年高考语文江苏卷作文题《车》为例,通过审题可知“车”是一个实写的内容,在文章中不能脱离车,但是如果学生只是围绕“小时候爸爸的自行车”或者“长大后开的宝马车”之类的展开写作,所写的文章思维品质不高,不可能在考场中得到满意的成绩。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圍绕“车”这一文题展开思考,由实到虚地展开构思。比如,从古时候的马车到现代的轿车,来写“时代的变化引发生活理念的变化”的主题, 或者从“将人生比作车,我们需要掌控好油门和刹车,掌握好车的速度和路况”等主题展开写作。

如果遇到虚写的话题,学生同样需要“化虚为实 ”。比如,作文题《标杆》,此作文题学生在写的时候一定要写出“什么标杆?它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它是一种文化符号还是彰显不同的价值观念?”学生要围绕问题展开由虚到实的追问,这样才能挖掘出文题的内涵,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综上所述,学生议论文写作思维品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处,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华.一例正反两用,训练辩证思维[J].语文知识,2015,(3).

[2]王丽波.中学语文教学中辩证思维的培育[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4).

[3]孙绍振.论高考语文与作文之道[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王凌华(1986—),女,江苏省启东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写作教学。

猜你喜欢

议论文写作思维品质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突出“重围”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二语言议论文写作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