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巧用启发式教学初探

2019-10-18黎倩

语文教学之友 2019年10期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高中语文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高中语文;巧妙运用

语文教学历来备受重视,新课改背景下,许多人对传统教学进行了反思与改进,从而提倡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知识,再进一步把学生的具体知识转化为能力。在启发式教学法中,‘启是对教师而言,‘发是就学生而论。‘启是教师主导作用的表现;‘发是学生学习自觉性主动性的体现。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是起决定作用的,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内因。”[1]

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启发式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把好备课关,将教材、教法、学生三者有机结合

(一)個性化解读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个性化解读”不仅是教师对文本带有自己见解的解读,更是在教师引导下全体学生对教材的一种探究式的自我解读,这既靠教师解读激起学生自我解读的兴趣,又反过来激发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究与思考兴趣。

譬如,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一文时,我们设计了“话说扁鹊”的即兴评论,与《扁鹊见蔡桓公》(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在课堂教学中同学们纷纷发言,兴趣高涨,其中一位学生与众不同,大有见地。他说:“桓侯之死究竟是因为自己讳疾忌医,还是因为扁鹊办事不力?医术诚可贵,医德价更高。在知道君主‘忌医时,不仅要告知病情及不治之害,更应该努力设法劝解。而不是在确诊其‘病入骨髓后溜之大吉,这实在是有悖医德。这种医生如何配得上‘神医二字?若扁鹊能像烛之武那样在‘退上动动脑筋,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桓公之病又怎会一步一步深入‘骨髓?”

这位学生正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教材开展了一种探究式的自我解读。教学相长,在教师的个性解读引导下,学生积极探究,师生共同完成了对文本最后的解读。这种文本解读之思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他们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的学习过程。

(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教无定法,教要得法,这就要求教师针对所教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特点来确定教学方法。

比如,在执教《荆轲刺秦王》(必修2)这篇文章时,我们就根据班上学生性格活泼、表现欲强的特点,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设计了一个课堂小话剧。为了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及主动性,教师特意设置了两场:白话文版PK方言版。并且除了荆轲、秦王、太子丹、樊于期、秦武阳等角色扮演者要充分理解课文及人物性格外,还让所有的观众担任评委,让他们主要从内容把握、语音仪表、表演能力、现场效果等方面来进行评价。果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积极主动,意犹未尽,甚至强烈要求再挑战英文版。当然,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更为了掌控好课堂,教师建议学生有兴趣的可以课下自己组织进行。这样的教学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得内在动力与学习的责任感相结合、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善于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创设更多更好的条件,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二、灵活掌控教学课堂,巧妙应对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

(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在提倡创新教育的新时代,师生之间不再是师讲生听,更不是师尊生卑的关系,而应是易互动、互学、平等、合作的关系。体现在启发式教学中,我们应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比如,在执教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的课堂教学中,根据这首词情真词短的特点和中学生勇于挑战的性格,我们在课堂上采用分阵营PK的形式组织教学。即将全班分为A、B阵营,两大阵营分别从朗读、翻译、内容赏析、质疑与答问四个环节进行PK。其中,朗读比赛又分为三场:第一场要求读准字音、流利顺畅;第二场要求学生毛遂自荐,读出感情;第三场在质疑与答问环节后小组齐读,要求读出韵味。翻译比赛:小组推荐一男一女,要求译文要信、达、雅。内容赏析比赛:由老师从内容、情感、写作手法及重点语句方面分别设置几个能够涵盖全篇的问题,事先写在小黑板上,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小组讨论后抢答。质疑与答问环节:由A、B阵营分别向对方阵营提出三个问题,要求小组讨论后得出小组意见,答案要有理有据。

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很强的生成性,通过教师组织引导,让学生处在一个学习的兴奋状态中,自由发挥且有序进行,从而渐入求知佳境,这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启发式教学营造了一种很好的氛围。

(二)教师提问、学生质疑,以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当学生产生疑问的时候,就意味着他们对现状有自己的看法,并对此进行主动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启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2]

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有效问题,让学生自主地发现、探讨、解决问题。如学习《祝福》一文,“你从祥林嫂的眼睛里看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就能引发学生对祥林嫂前后几次到鲁庄的不同遭遇及心境变化的思考。一般教师都会注重提问,但活泼有效的课堂更需要学生的质疑。学生的质疑更体现了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学习。仍以《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为例,在学生质疑与答问环节,学生质疑“佳节又重阳,‘又字说明这并非他们夫妻分离的第一个重阳节,那为什么李清照以前不写呢?”学生的回答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言为心声,我认为:第一,‘薄雾浓云愁永昼雾茫茫云浓浓,天气不好人的心情也会变糟;第二,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三,‘半夜凉初透夜深露重却无人相伴;第四,触景生情,‘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美酒鲜花断肠人,而‘人比黄花瘦为伊消得人憔悴,容颜消瘦愁更愁;第五,以前写过但未流传也未可知”。又如“秋天的菊花应该开得正盛,为何作者用‘黄花来比瘦?弱柳扶风,用‘柳条不行么?”等。这样的问题和学生作答完全出乎教师的预设。学生的质疑激活了全班同学的思维,学生开始主动地、积极地、认真地思考,从而做出如此全面而透彻的分析,这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锻炼了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贵有疑,从无疑处生疑,才能见人之所未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巧用启发式教学应以问题诱导启发为主、多种方法并行的模式,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其学习语文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阶段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意识,适当地在教学结束阶段把归纳总结的任务交给学生非常有必要。比如,在做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答题技巧,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归纳概括思维,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最主要的形式,掌控好课堂是巧用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所在。但课堂是灵活的,它有教师的预设,也有学生参与后的生成。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巧用启发式教学应该遵循师为主导、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以问题诱导启发为主、多种方法并行的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巧妙应对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灵活掌控。

三、巧设家庭作业,阳性强化

心理咨询中有一种阳性强化的行为矫正方法,咨詢中只要合理安排阳性强化的程序,求助者一般都可以慢慢的达到期望的目标。[3]在布置家庭作业时,教师也可以运用这一方法,巧妙布置,达到阳性强化的目的。

家庭作业不是简单机械的抄写,也不是口头的不切实际的让学生去阅读思考,而是应该布置具体可行的有针对性的作业,并且一定要落到实处。这也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要求。因此我们尝试了探究性、个性化、开放性等作业形式,使学生有了很多收获。探究即学生通过多方求索追问使疑惑水落石出。比如,学习完《卫风·氓》一文后,教师布置了一项探究性作业:氓与其妻的结局责任究竟在谁?跳出“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的思维定势,让学生多方寻找原因,解决疑问,培养其自主探究精神。个性化作业: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发展中的人,是有个性的人。这要求教师要有度有效地彰显学生鲜活的个性,学习了《再别康桥》(必修1)之后,为了让学生更好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教师布置了一道题:以此三美法,写一篇简单的诗歌。以此来彰显学生的个性。开放性作业: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摘抄两句精美的句子或自己仿写几个精彩的句子。这一作业既增加了学生的阅读积累,也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学效果很好。

布置作业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这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真探究。

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启发式教学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提升了教师的思维能力,它要求教师要抓住引导启发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和思维方向,适时拓展,增加学生思维的宽度与广度。当然,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启发式教学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以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注释:

[1]王倘,姜乐仁.启发式教学法浅谈[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

[2]李闫.启发思稚,促进学生语言发展——高中语文启发式教学探索[J].新课程,2014,(4).

[3]姚启星.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黎倩(1989—),女,湖南省邵阳学院助教,主研方向为语文学科教学。

猜你喜欢

启发式教学高中语文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启发式教学改革探讨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运筹学》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