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课堂探析

2019-10-18朱小清

新一代 2019年16期
关键词:计算教学有效课堂新课改

朱小清

摘 要:计算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题,枯燥、乏味等表现特征明显,难以激发学生学习趣味,致使课堂教学低效化。随着新课改全面持续性深化,更为注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课堂有效性。新课改下,要求明晰小学教学计算教学的意义,并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深度挖掘教学中所潜藏的计算教学模式太传统、内容不合理、应用不实际等问题,进而靶向施策,调优课堂教学内容、营造互动教学氛围、创设生活问题情境,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课堂

小学数学,接触、学习、入门数学的初始阶段,于学生数学能力发展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1]。计算教学,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课题,其教学水平与质量,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学生数学能力。新课改中强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智力及情感应得到全面发展,潜能应得到充分释放,创造力应得到有力激发。但是,从计算教学现状角度分析,模式传统单向、内容不甚合理、应用脱离实际等问题仍旧突出,这就要求教师明晰计算教学的重要性,明确学生思维力引导、创造力激发等基本任务,基于学生实际动态变化,因势利导,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并把握好实际、理论与实践三者关系,探索出新教学模式,丰教学手段,提教学水平,强教学质量,将小学数学计算课堂教学有效化,力促学生素养全面发展。

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意义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新课改背景下,学生整体素养的全面发展,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抓好初期阶段的计算教学,能够更好为学生数学思维、创新意识塑造筑牢基础,并逐步加强学生问题发现、分析、解决能力,进而达到学生创新能力培育目的。

(二)提升学生整体素养

计算分析与应用是一个易入门、难深入的过程。在实际的计算教学中,教师应强化引导作用,以多样化、适度化教学方式,循循善诱,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运算,促成学生严谨、科学的计算态度,塑造创造力、创新力,提升学生整体素养。

二、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所潜藏的问题

(一)计算教学模式传统单向

新课改“新”在理念,在于培育方向。但是,在实际计算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虽以新的课改理念为导向,创新了教学内容,而依旧沿用传统常规化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整个计算教学过程由教师主导,单方向地传授,学生被动式地接收,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此种计算教学模式传统单向,缺乏互动性,课堂教学氛围生硬,学生难以在学习中体验乐趣,兴趣激发更是遥不可及。

(二)计算教学内容不甚合理

在教学任务的具体制定与实施过程中,部分教师往往更为关注教学任务完成的进度,以自身角度出发,为追求教学任务完成速度,削减掉耗时的小组讨论、数字游戏等趣味教学环节,并未学生实际特点为依据,来进行教学内容的编排与设计,这就导致计算教学内容合理性、科学性缺失,此种情况下,学生容易生产抵触心理,甚至滋生厌学情绪。

(三)计算教学应用脱离实际

计算教学应用未能与生活建立相关性联系,脱离实际。在计算教学实施开展期间,不少教师只关注学生计算能力的成长,不注重学生思维的启发,认为熟能生巧,便以大量且重复的计算来强化练习,达到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目的,在计算教学中缺少对生活实例的拓展与延伸,学生的问题发现、分析、解决能力并不能够有效地塑造并发展。

三、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计算数学有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营造互动教学氛围

互动化的课堂氛围,是小学数学计算课堂教学有效化的关键所在。新课改下,这要求小学数学教师,革新传统常规化教学模式,重视课堂教学氛围营造,要以学生为主体,明确自身引导者角色,转变既往单向灌输式讲授方式,强化计算教学中的互动体验,以此调动学生计算学习兴趣,促动互动性教学氛围形成。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储备,探索教学新模式,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手段,并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多了解,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知晓其真实想法,从而建立起和谐、友善的师生关系,这不仅利于计算课堂教学开展,更能助力学生健康、快乐、全面地成长[2]。

(二)调优课堂教学内容

合理化的教学内容,是计算课堂教学有序、有效化的基础与前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计算课堂教学要提效率,教师就必须调优课堂教学内容,将其合理化、科学化。首先,要明确思维力塑造、创新力激发等根本教学任务,依据学生实际特点,结合教学目标,把握好二者关系,合理地编排、设计教学内容。其次,在编排设计时,教师可基于现代小学数学特性,恰当地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确保教学内容全面性,将教学设计科学化。此外,还应在教学内容中,适度增添数字小游戏、小组竞赛等趣味教学环节,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此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创新力。

(三)创设生活问题情境

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是培育学生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有力手段。新课改下,要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其关键在于学生问题发现、分析、解决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更多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换而言之,就是创设问题情境,将抽象数学知识具象化,便于学生理解。而問题情境的创设不可脱离实际,应将其生活化,并紧抓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巧妙地设计编排,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实现计算课堂教学有效化。

结论

数学,起于生活,也归于生活。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更应立于生活实际,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学根本任务,教学内容合理科学趣味化,问题情境生活化,促成互动性教学氛围,计算课堂教学才能有效化。

参考文献:

[1]杨志元.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提升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24):170-171.

[2]于海刚,王玉萍.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有效课堂[J].学周刊,2018(04):81-82.

猜你喜欢

计算教学有效课堂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让计算教学不再枯燥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