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行政监察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2019-10-18姜勇

法制与社会 2019年27期
关键词:毛泽东启示

摘 要 2018年3月,正式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从党的历史来看,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是对以往领导集体监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毛泽东同志在革命与建设时期逐渐形成、发展了丰富的监察思想,这对于当前完善监察体制仍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本文拟对毛泽东行政监察思想,探其来源、究其内容、掘其价值。

关键词 毛泽东 监察思想 启示

作者简介:姜勇,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D610.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9.352

一、 毛澤东行政监察思想的形成条件

(一)理论来源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的行政监察制度思想是基础。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尽管这个政权仅存两个月,但却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公社的委员们由公民直接选举产生、对全体公民负责这样的政权组织形式受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高度赞扬。人民只要认为这些委员不合适,都可以随时罢免。这些做法为后来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监察制度提供了参考。

第二,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制度思想是参考。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针对皇帝的谏官言事制度,二是针对百官的御史弹劾制度。两者在其本质上是为维护自身封建制度,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起着减少过失、整治贪腐的作用。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历史,对于历史应当给以总结,承继历史的珍贵遗产,参考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制度中的合理因素,是有利于毛泽东行政监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的。

第三,孙中山的行政监察思想是借鉴。孙中山同志对监察权也作了很多阐述,他在西方“三权分立”学说基础上,另提出了考试权、监察权,五权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衡。他主张监察权应独立行使,成立专门的监察机关进行监察,加之配合人民的监察,从而使得政府成为廉洁、清明的政府。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使得他的监察思想并未真正得到实践。但这些思想对毛泽东行政监察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实践来源

第一,建国前的行政监察实践。党成立早期并没有建立自己的政权,所以并不存在行政监察的对象。但是党历来重视通过党内监督对权利加以制约,减少因错误决策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党的五大成立党史上第一个纪律检查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专门监察中国共产党员的职权行使。苏区时期,临时政府非常重视廉政建设,在中央就设立了工农监察部,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专门的行政监察机构。在毛泽东同志以及临时政府的领导下,中央苏区各级政府开展了一系列惩腐肃贪行动。先后依法严惩了谢步升、左祥云等典型贪腐分子,警醒了苏区政府工作人员,得到了根据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新生政权。抗日战争时期,制定了《陕甘宁边区政务人员公约》《修正陕甘宁边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组织条例》等法规,这些法规与指示的制定在打击贪腐、建设清正廉洁的政府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这一时期,开展了全党范围的整风运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为后来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极高政治素养、理论素养的干部。解放战争时期,成立了华北人民监察院,对政府工作人员行使监察权。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告诫全党,要防止产生骄傲情绪,吸取历史教训。指出革命的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第二,建国后的行政监察实践。建国后行政监察机关曾几度发生变化,首先是国家政务院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成立了以人民监察委员会以及地方各级监察机关,对政府机关及公务人员进行监察。1954年,在北京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宪法原则指导下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同时将人民监察委员会更名为“监察部”。但在八大以后,我国的政治生活逐步走向混乱。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的行政监察工作基本是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二、毛泽东行政监察思想的主要内容

许多人认为毛泽东时代即革命时代,在其著作中很难见到“行政监察”的字眼,就此否认毛泽东同志没有行政监察思想,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从各个时期的行政监察实践和相关著作中,能够概括出毛泽东行政监察思想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内容:

(一)构建行政监察主体,加强监察组织建设

毛泽东同志相当重视行政监察机关或组织的建设。在苏区时期,中央临时政府在学习和借鉴列宁组建的“工农监察院”思想的基础上,成立了工农检察院以及下属的各级专门监察机构。在抗战时期,由权力机关参议会发挥监察职能。在解放战争时期,设立了华北人民监察院。新中国成立后,在吸取革命时期的行政监察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先设立了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后设立了国务院监察部,对新中国政府工作人员开展监察。这些监察机关的设立,为监察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监察主体。虽然在民主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行政监察的机制还不够完善,但在较大程度上,对于行政工作的开展、防止贪污腐化等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制定监察法律法规,完善监察依据

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监察法制建设,用法律来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权利的行使。在开展监察工作中,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指示等,能为监察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例如,在苏区时期,制定了《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等法规。在抗战时期,制定《惩治贪污暂行条例》《修正陕甘宁边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组织条例》等法规。在解放战争时期,制定了《关于反贪污浪费的指示》等法规。新中国成立后,颁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等。上述,各个时期所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与指示,使得行政监察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

(三)创新监察方式,多种方式合力监察

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立监察主体,制定了监察法律法规。但仅仅依靠监察机关的监察,难免有疏漏,因而需要其他外在力量的合力监督,例如人民群众的监督、民主党派的监督、舆论监督等。毛泽东同志强调:“每个革命的民众都有揭发苏维埃工作人员的错误缺点之权”,在行政监察工作中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在抗日民主政权中,实行“三三制”,民主人士参与政府的管理事务,这有利于民主党派发挥监督作用。同时,也能够听取民主人士的意见与建议。毛泽东同志还相当重视报纸杂志等舆论工具对政府及公务人员中存在的贪污腐败、官僚主义等现象进行揭发。“外在力量”的监督需要与“内在力量”相結合,才能充分发挥监察的作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通过对政府工作人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干部、工作人员的政治素养。在民主革命时期,在延安等地先后成立了抗大、中央党校等学校,对领导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了全党范围以“惩前瑟后,治病救人”为宗旨的整风运动。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两个务必”,要走好新的长征路。在面临党的地位转换之际,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形成监察合力,从而为巩固新生政权奠定良好基础。

(四)坚持中国共产党对行政监察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行政监察工作。在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民主政权之后,都会领导建立行政监察机关。中国共产党是行政监察工作的领导者,在今后的行政监察实践过程中,仍然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监察工作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这一点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要坚决反对政府中的官僚主义、贪污腐败等损害人民利益、集体利益的行为。中国共产党只有始终不渝地践行群众路线,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坚定地开展行政监察工作,才能赢得了人民的肯定与支持,中国共产党对行政监察工作的组织领导才能更加巩固,才能使行政监察工作保持正确的方向和道路。

三、毛泽东行政监察思想的当代启示

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毛泽东行政监察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当下,正在全面深化改革,深化监察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监察体制机制。针对于毛泽东监察思想,理应要深入挖掘,并发挥其当代价值。

(一)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对监察工作的领导水平

加强党的建设,才能够增强党领导能力。毛泽东同志历来重视党的建设,将“党的建设”归结为三大法宝之一,并且开展了多次“整党、整风”运动,使得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凝聚力,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当前,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之所以取得重大成就,就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是,党的建设也面临众多考验与危险。正如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讲:“要深刻认识当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 因此要不断加强党的建设,这样党才能具有足够的能力领导当前的监察工作取得新的胜利。

(二)不断进行监察体制机制的创新

架构起完善的监察体制机制,才能有效形成监察合力,发挥监察的最大效用。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革命的形势与条件的不同,创建了不同的监察机构。除了监察机关的监察以外,人民的监督、民主党派的监督、舆论监督等形式也是良好的监督形式。同时,注重对党员干部以及公职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思想意识上加强公职人员的“自我监察”,有效地将“外在的监察”与“内在的约束”结合起来,架构起行之有效的体制。这对于当下的启示,就是要注重监察体制机制的创新。自1993年以来,中央就按照“一套机构、两块牌子、两项职能”的框架建制,即是形成了国家监察机关与党内纪检机关想结合的监察体制。十八大以后,党中央基于当前国内的监察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将纪委、监委合署办公,这是对于监察机构的更新迭代,也是对监察体制的创新。当前,我国监察改革实践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如:职权衔接问题、监察对象认定不清等问题。只有创新、完善监察体制机制,才能促进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三)不断完善监察法制体系

完善的监察法制体系,使监察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毛泽东时代非常注重监察法制的创建与完善,做到依法开展行政监察工作。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台了《行政监察法》《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等,并多次对《行政监察法》进行修改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十九大以后,根据相关监察工作的部署。《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于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新颁布的监察法,监察的范围较之以前的监察范围更加宽泛,内容细化,在监察对象上实现全覆盖。新的监察法将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监察机关职能进行整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前所制定的监察法必然会凸显出其问题。例如:纪委、监委两者的权力如何限制?因此在推进监察的实际工作当中,应当逐步细化与完善监察法,才能得以保证监委制度的完善。

注释: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8-1439.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69.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01版.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5]钟树杰.毛泽东廉政思想及其实践[J].人民论坛,2011(32):80-81.

[6]王爱英.毛泽东反腐败理论及其实践给我们的重要启迪[J].纪检与监察,2003(12).

猜你喜欢

毛泽东启示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刘文西笔下的毛泽东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