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病理生理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9-10-18陈燕玲高昕乐朱合权靳俊峰吴秀香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简答题生理学导图

陈燕玲,罗 婷,高昕乐,凡 栋,朱合权,靳俊峰,吴秀香

(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基础教学部,广东 珠海519041)

病理生理学内容繁多,涉及的知识面广,理论性强,机制抽象;学生学习病理生理学时在理解和记忆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病理生理学的效率是病理生理学教师一直努力的方向。思维导图最早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Tony Buzan提出[1],是一种促进学习和记忆的辅助工具,通过可视化、直观化方式,将抽象的事物转变为图形、图像,从而达到增强认知的目的[2]。目前,思维导图已经广泛应用在多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3-5]。而学生通过自行绘制思维导图对学习病理生理学效果的影响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比思维导图和非思维导图两种方式复习对病理生理学成绩的影响,探讨思维导图在病理生理学应用的可行性。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2016级四年制护理专业1~8班4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4班为实验组,5~8班为对照组,两组学生人数均为200人。

(二)方法。

在期末考试前,两组学生对水肿部分内容分别采用思维导图及非思维导图方式进行复习。通过比较两组学生在试卷上相关内容的得分情况,分析思维导图对学习病理生理学的影响。同时,在网络上通过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了解绘制思维导图对学习病理生理学是否有帮助。为了使研究对象具有可比性,所有学生均由相同教师进行授课,并且试卷的主观题均由相同教师批改。

(三)统计学处理。

二、结 果

(一)思维导图绘制内容及方法。

学生绘制的关于水肿的思维导图将水肿的概念、分类、病因、发病机制、特点、对机体的影响以及防治的原则等内容通过不同的色彩、图像,分层次展现出来。

(二)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1. 两组学生总成绩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总成绩分别为(67.958±0.894)及(66.495±1.072)分。配对t检验分析,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说明两组学生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学生总成绩比较分)

2. 两组学生单项选择题得分比较。单项选择题中涉及本研究内容的有3题(题号分别为21、22、23),每题2分。两组学生选择题得分比较如下所示(见表2),虽然实验组的得分均比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学生单项选择题得分比较分)

3. 两组学生名词解释得分比较。名词解释中涉及本研究内容的有1题(题号2),共2.5分。两组学生名词解释得分如下(见表3),实验组学生的得分比对照组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学生名词解释得分比较分)

注:*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

4. 两组学生简答题得分比较。 简答题中涉及本研究内容的有1题(题号1),共计5分。两组学生简答题得分比较如下(见表4),实验组学生的得分比对照组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两组学生简答题得分比较分)

注:*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

(三)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考试完毕后,通过问卷星在网络上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中设置的问题是:“您认为思维导图对学习病理生理学课程是否有帮助?”400名学生中共有208名学生参与调查,其中183名学生认为思维导图对学习病理生理学课程有帮助,占87.98%;另外25名学生认为思维导图对学习病理生理学课程没有帮助,占12.02%。

三、讨 论

病理生理学逻辑性很强,不像病理学、解剖学等课程那么直观,且病理生理学概念繁多分散,这些概念又是充分理解相关机制的基础[6]。如果单纯采用常规的死记硬背,难以做到真正理解,会割裂不同部分教学内容的联系,容易造成知识点的遗漏,在信息提取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导致学生在临床实践中,无法有效唤起相关记忆。而思维导图可以将单调枯燥的文字凝练成图形、符号等,将学生思考的过程“可视化”。在复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行绘制思维导图,将复杂的病理过程用一幅图概括,层次分明,简洁明了,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同时,在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理、归纳和整合的能力。另外,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可以充分挖掘大脑潜能,通过对图像的记忆,有助于建立知识的网络结构,使记忆更加深刻,提取信息更加容易。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得分均比对照组得分高,除了选择题部分得分两组学生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外,在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是由于选择题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少,体现不出思维导图与常规死记硬背两者的差异。但是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两种题型需要记忆的信息量较大,如果单纯采用死记硬背方式,容易混淆,提取信息困难,所以在这两种题型上,能够体现出思维导图促进记忆,增强认知的的作用。

参与问卷调查的大部分学生认为思维导图对学习病理生理学有帮助。当然,思维导图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存在于增强短时记忆,提高成绩这个层面,它是一个长期效应,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一旦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然使其在临床工作中受益。少部分学生认为思维导图对学习病理生理学没有帮助,这部分学生有可能是由于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真思考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导致。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改善记忆的辅助工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值得在病理生理学中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简答题生理学导图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质疑与思考: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十个问题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浅析高考化学简答题的应答策略
高中英语阅读技巧培养——简答题(阅读表达题)
高考生物简答题的常见解题错因及应对策略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