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2019-10-16朱晓玲

新财经 2019年17期
关键词:流转农村土地城镇化

朱晓玲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各种因素的助推之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出了加速发展的态势。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农村土地流转方面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产生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如何确保农村土地正常流转成为当前以及未来农村地区土地改革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对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意义进行了不同维度的分析,对目前农村土地流转方面的典型性、普遍性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围绕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以期为广大农村地区做好土地流转工作、解决好土地流转方面的问题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320.3

1 引 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形成了目前分散经营的重要格局,客观来说,这一土地制度的确是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的生产力,让农村农民摆脱了温饱问题。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土地经营模式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的一个主要阻碍。在此背景之下,农村土地流转这一新生事物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农户出于不同的原因,自愿将自己的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其他经营者。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稳定发展事关大局,从农村的长远发展来看,农村土地流转意义重大。不过农村土地流转在我国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所难免,鉴于农村土地流转的意义,需要围绕当前这一领域出现的各种问题, 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之上,尽快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为农村土地流转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2 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意义

农村土地流转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在目前的土地制度出现弊端的情况下,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意义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解决“三农”问题的客观要求

长期二元经济体制导致了我国“三农”问题越来越突出,农业落后、农民真苦、农村很穷,而“三农”问题的根本其实就是土地问题,毕竟每家每户几亩田很难让农民致富,让农村获得更好地发展。通过农村土地的有序流转,可以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不愿意种地的农民可以到城市工作获得更高的收入,土地流转带来的规模化种植可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2.2 推动城镇化进程

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虽然从常住人口这一角度来看,我国城镇化率水平超过了50%,但是从户籍角度来看,我国真实城镇化率要远远低于50%的水平。很多进城务工人员牵挂土地,在城市落户的时候患得患失,害怕因此失去土地。基于这种情况,通过农村土地流转,让进城务工农民持续享有土地收益权,不必担心因为进城务工落户而失去土地,这样就可以打消农民顾虑,进一步提升城镇化水平。土地流转意味着进城务工人员依然会享受土地收益,不会因为户籍的变化就失去土地的使用权以及收益权,因此可以让更多的进城务工人员愿意在城市落户,愿意成为城市户籍人口,不会让土地成为羁绊进城务工人员落户城市。

2.3 利于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

一直以来,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很低,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土地的分散经营,没有办法展开大规模的种植。目前土地制度下,农业种植规模很难扩大,家家户户都是耕种土地三五亩,既难以获得规模收益,也统一出现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匹配。举例来说,经常出现的谷贱伤农、卖菜难等问题,其实就是农业小规模生产导致的问题。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实施大规模、集约化的种植,既可以实现种植效益的提升,也可以解决农业种植与市场脱节的问题。开展规模化种植的农户,可以广泛进行市场需求的分析,基于需求来进行农作物的种植,实现农业种植的供给侧改革,避免农产品出现市场滞销的情况。

3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分析

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呈现燎原加速的态势,但是因为在此方面存在经验、能力等方面不足,加上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所以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总结分析农村土地流转方面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

3.1 违背农民意愿的问题突出

《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有权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互换、转让等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承包方,承包方有权依法自主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流转和流转的方式。一旦土地发包出去,村集体无权干预农民作为用益物权人正当行使权利。但是从很多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的实际情况来看,违背农民意愿的情况时有发生。地方政府在农村土地流转方面越俎代庖,在利益的推动下,对于土地流转横加干预,违背农民意愿强行推动土地流转。这种做法其实就是地方政府在与民争利,肆意践踏农民的合法权益,这会导致农民对于土地流转更加反感,不愿意将土地进行流转。

3.2 土地流转市场不够成熟

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并不成熟,一方面是有很多农民客观上存在土地流转的愿望,因为没有时间去种植土地,没有人去种植土地,因此希望通过土地流转获得收益;另一方面是有很多农民、企业等存在扩大种植规模的需要,希望能够获得流转土地。但是目前农村地区土地流转市场不够成熟,中介组织比较少,这就导致了土地流转的不畅,想要流转的土地流转不出来,需要土地的主体也难以获得供给信息,这自然会阻碍农村土地顺利流转。

3.3 土地流轉之后用途变更问题突出

农村土地流转中出现了改变土地用途的突出问题。众所周知,我国人多地少,18亿亩耕地红线不可动摇,毕竟粮食安全问题至关重要。但是很多地区农村土地流转之后,用途方面就发生了变更,要么成为工业用地,要么成为建设用地,要么成为养殖场等,耕地不再用来种植,这必然威胁18亿亩耕地红线,给粮食安全带来隐患。 前几年,有些地区土地流转后为了某些目的将基本农田变成了鱼塘、蟹塘搞养殖业,使得基本农田消失。

3.4 农村土地流转条件不完善

农村土地流转顺利推进需要一些配套的条件,但是目前很多地区相关配套条件并不是很完善,这导致了农村土地流转的受阻。总结分析农村土地流转条件不完善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就业保障不充分,现在在农村种田的大多数都是中老年人,农民土地流转之后,没有了土地需要就业保障生存,大部分由于年老体弱,就业机会少,就业质量不高等问题会让农民在土地流转方面顾虑重重;另一方面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虽然覆盖面很广,年龄超过60岁以上的老人都能够每月拿到百十元的养老金,但是标准实在不高,根本就不足以让农民放心地进行土地流转,害怕失去土地之后,无所依靠,因此导致农民不愿意进行土地流转。

4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解决策略

针对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方面的各种问题,当务之急就是要制定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文章通过梳理既有研究成果,加上广泛调研分析,将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解决策略归纳如下。

4.1 尊重农民的意愿

农村土地流转需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农民拥有土地的使用权限,这是农民不可被侵害的合法权益。基层政府在农村土地流转方面,需要减少行政干预,让农民自愿进行土地转让。政府要做的工作就是维护好土地流转中各方主体的权益,这样才能够让整个土地流转市场更加规范,让更多的农民愿意进行土地流转。具体来说,村组干部要多做農民思想工作,宣传国家在农村的各项优惠政策,分析利弊,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让农民自觉自愿地流转土地,严厉打击土地流转领域出现的违背农民意愿的行为。

4.2 健全土地流转市场

随着土地流转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宽,理所当然需要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建设。通过进一步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来实现土地流转供求之间匹配,让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充分地利用,愿意流转土地的农户顺利将土地流转出去,愿意得到土地的主体能够顺利获得土地。引导成立一些土地流转中介服务机构,笔者所在地区在2016年成立了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农民委托村(居)土地流转的交易信息都发布在网站上,给有需求的意向流入方提供相应的信息,随着这几年的操作,许多外地老板都通过此平台圆满地完成了项目交易,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土地资源,平台的运行给土地流转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3 严格控制土地流转之后用途变更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生态环境。农村土地流转之后土地用途需要严格进行控制,确保耕地性质不发生改变,这样才能够保证耕地红线的安全。农村两委会需要熟知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农村土地流转之后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管,耕地用途不变更除需要写入土地流转合同之内,成为判定土地流转合同是否有效重要条款,并且还需另外签订一份中标人不改变土地用途承诺书,一旦发现土地流转之后出现了用途变更的情况,除扣除土地流转押金外还需要进行责任追究,废止土地流转合同,收回耕地。

4.4 创造利于土地流转的条件

为了解决农民土地流转意愿不强的问题,消除农民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就需要创造良好的土地流转条件。一方面是要给土地流转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更好的就业岗位,解决其就业难题;另一方面则是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民即使没有土地,也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保障,这样更有利于农民在就业方面免除生活保障方面的顾虑。对于中青年农民来说,不愿意种地的情况下,政府帮助组织劳力转移,创造更多工作机会供他们选择,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对于年纪大的农户可以根据地方财政实力,提升农民的养老保险标准,保障他们的生活水平质量。有了好的就业环境和生活保障,不单纯的依赖于种地为生,这样就能够让农民有条件、有余地将土地进行流转。

5 结 语

总而言之,农村土地流转意义重大,需要充分认识到土地流转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针对目前农村土地流转方面的各种问题, 出台各项措施来给农村土地流转的有序推进提供良好的支撑。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解决非一日之功,需要围绕农村土地流转领域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制定并调整相关策略,从而减少农村土地流转阻力,给农村土地流转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郭晨浩.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阈的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分析——以陕西省西安市为例[J]. 中国经贸导刊(理论版), 2018(11).

[2]刘月茹. 农村承包土地流转问题及改进途径之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4):221.

[3]杜国辉. 浅析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现代农业, 2018(2):51.

猜你喜欢

流转农村土地城镇化
莘县农村土地托管的实践与探索
首次大修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改了哪些内容?
健全机制推动农村土地确权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论艺术品拍卖在艺术品流转中的作用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改革思路
非上市公司库存股流转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