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版权资产价值计量的思考

2019-10-16那玲

新财经 2019年17期
关键词:知识经济

那玲

[摘 要]在互联网技术变革与创新的不断推动下,知识经济正在兴起,人们对知识产权价值有了新的认知。知识产权中交易活动频繁、衍生品类众多、运用模式复杂的当属版权资产,其价值创造模式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并且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版权资产在交易、运营、融资等活动中,必然经历“定价”这一重要过程,而这个过程首先要对版权资产价值进行计量。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如何对版权资产价值进行计量,以满足资产价值管理和企业价值管理的需要,成为摆在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知识经济;版权资产;价值计量

[中图分类号]F832.5

1 前 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加速到来,我国的文化、科技等知识密集型企业发展速度惊人,知识产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尤其近二十年来,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变革与创新的不断推动下,我国以知识产权为支撑的产业逐步进入全面发展阶段,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得到了历史性提升,知识产权价值也被重新定义和认知。在企业层面上,版权资产作为知识产权中交易活动频繁、衍生品类众多、运用模式复杂的一个类别,其发展进入到了一个空前活跃的阶段,版权资产价值在经济、科技和贸易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在政策支持层面上,基于加强促进文化科技产业发展、鼓励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以及知识型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背景,无形资产方面的会计准则引入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概念,企业可据此在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阶段将其作为资产来进行计量和管理。种种迹象表明,版权资产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之一,版权资产价值已经成为评价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及企业市场价值的关键要素。因此,版权资产价值评估和评价结论成为评估版权“变现”能力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版权资产价值计量结果也是版权“定价”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科学的方法对版权资产进行计量、评估和评价,对资产价值充分释放、企业价值真实体现具有重要意义。

2 版权资产及其价值的决定因素

2.1 版权及版权资产的定义

版权即著作权,是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同时,版权也是知识产权的一种类型,它是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摄影和电影摄影等方面的作品组成。2010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发布了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关于印发〈著作权资产评估指导意见〉的通知》,《著作权资产评估指导意见》中给出了著作权资产概念,即“权利人所拥有或者控制的,能够持续发挥作用并且预期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著作权的财产权益和与著作权有关权利的财产权益”。2018年2月,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改革办下发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企业版权资产管理工作指引(试行)》中,明确了“版权资产即著作权资产”。

2.2 版权资产价值的决定因素

版权资产在企业层次上的价值体现为企业创作、运营的精神文化产品或创新成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成果,具有独创性、复杂性特点。版权资产价值受到创造精神文化产品或创新成果的内部因素以及其所处环境的外部因素控制或影响,如创作所付出的时间、物质资料、产品或成果的生命周期、创作主体知名度、社会供求关系、社会价值导向以及版权保护措施和工具等多种复杂因素影响。

3 无形资产评估方法

3.1 无形资产评估概念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是这样定义的,“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传统的资产计量理论与实务,侧重于对有形资产的计量,而对无形资产的计量虽有所考虑但其范围却很狭窄。随着无形资产价值的不断释放,其价值对企业的市场价值起到了非常直接的影响作用,企业基于提高其品牌影响力,适应知识经济环境下的市场变化,防止资产流失或不必要的损失,充分保护、挖掘无形资产的价值,以及企业股份制改造等方面的诸多需求,都会涉及对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进行评估。通过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可以实现企业清家底、聚人心、展示实力、量化考核等管理目的,同时还可以实现资产定价、知识产权保护、融资增资、合资合作等资产或资本运作层面的目的。

3.2 无形资产评估方法

无形资产有三种基本的评估方法,分别是市场价值法、收益法以及成本法。这三种方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在实践中可以看到,如果科学运用,可以充分挖掘资产价值,否则,可能造成差异较大的评估结果。市场价值法多用于商标、专利和版权的资产价值评估,其操作难点在于寻找适当的市场价值。例如版权,因为版权具有非常明显的独创性特征,每一个作品都具备一定的独一无二特性,在市场上找到具有参考价值的样本难度比较大,同时还要考虑所用样本的特性和交易环境,甚至可能出现并不存在这样的活跃市场,评估人员无法获得参考样本、交易信息、交易条件,被评估资产也没有历史交易信息可参考的情况,这些都是市场价值法在实践中需要重点关注和分析的问题。收益法是将未来的现金流量或经济利益流入折现计算资产价值的一种方法,其操作关键在于确定恰当的折现率。使用收益法时,应重点关注企业整体经营情况以及被评估资产未来收益或现金流量的可预测性,同时还需要合理预测内部及外部风险因素的影响,综合分析被评估资产的生命周期及被评估时点所处的生命周期,合理确定收益期限。成本法是计量替代或重建被评估资产所需要投入的成本,使用成本法需要特别关注影响替代或重建被评估资产的各类直接成本的价格变动,技术创新导致的替代或重建成本变动,以及被评估资产价值与替代或重建成本的相关性,充分考虑这些综合因素以便合理使用成本法。

4 版权资产价值计量实践中的瓶颈问题

4.1 确认范围过窄

版权资产的本质特点是“无形”,这一特点导致它的价值分布区间较大,影响其价值的因素较多也较复杂,对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管理和评估的难度较大。现有规范中缺乏对版权资产价值予以会计确认和评估的具体标准,因此,各企业对版权资产价值的认定显得比较混乱。在我国传统会计中,无形资产在账面上针對版权的反映项目较少,仅核算其可见的成本支出使得很多版权资产的价值“矮化”,智力劳动成果和价值未能被纳入会计核算范围,足见传统会计无形资产确认范围之狭窄。

4.2 计量缺乏合理性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版权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比例日趋增高,甚至在文化企业中占据着重要的主导地位。在此情况下,会计若仍仅抱着稳健性原则的大旗,无疑会使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的市场价值严重背离。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取得版权资产所支付的各项费用只有予以资本化后,方能计入无形资产,使得无形资产价值缺位,企业价值因此无法充分展示。另外,无形资产在一定期间内不断摊销,使得其账面价值持续降低,一定程度上与版权的实际可市场化使用年限、公允的市场价值以及未来收益的可能性有所背离。

4.3 计量过于注重货币实物性

版权资产价值计量时沿用的计量方法仍以货币为主要单位进行核算,对于有特殊性的版权资产,诸如作品相应财产权利用以反映竞争力方面的资源,就难以准确地用货币进行计量,对于企业资产的核算无疑是很大的损失。

5 版权资产价值计量实践对策之思考

5.1 建立以公允价值计价的环境和交易市场

参照国际上公司治理环境相对先进和规范的国家,一般来讲,其监督管理的体系以及金融资本市场发展也较为完善,对公允价值的资产计价方式值得借鉴。在版权国际贸易日益频繁的当下,尽快建立一套与国际接轨的、与交易机制和金融体系相适应的资产计价体系、监管体系、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市场环境,有效促进版权资产与资本的融合发展、有效配置市场资源、有效评估版权资产价值、有效保障交易方的权益、有效推动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5.2 适度扩大版权资产价值确认的计量要素范围

促使版权资产转化价值的影响因素很多,适度扩大版权资产价值确认的计量要素范围可较为全面的对其价值进行评估和计量,尽可能充分、科学展示其商业和交换价值,客观展现版权的经济价值,促进版权资产的开发、运用和管理。同时,应充分考虑版权资产在研究、开发、运营等不同期间的特点,对版权资产价值确认的计量要素范围作出简明而有效的统一规范,如明确要素的名称、范围,制定相应的核算规定以及管理规范,使会计实务的计量、核算依据明确,会计报表准确、公允,会计信息披露真实、完整、合理,版权资产评估依据更充分并可与市场接轨。

5.3 合理进行版权资产的后续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指出,“企业应当于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在实践中,版权资产具有一定特殊性。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财产权保护期限为五十年,若企业无法准确判断其持有的版权资产的寿命,则应聘请专家进行论证或寻求同行业的经验数据支撑,用于确定该版权资产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期限。如果经过第三方论证仍旧无法合理确定其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期限,且无法寻找到同行业经验数据,则需要将其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进行处理。因此,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判断、第三方论证资源利用与采用非常重要。

6 结 语

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版权资产创造的经济价值增长迅猛,市场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人们越来越重视无形资产的创造、运用和保护,越来越重视版权资产的价值计量、管理、评估与运营。因此,要将更与时俱进的、科学的、客观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到版权资产价值计量的具体工作当中,为实现企业价值管理奠定更坚实的、更重要的基础和支撑,不断增强企业资产管理创新能力,这也是建设科技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和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印发《著作权资产评估指导意见》的通知[EB/OL].(2010-12-18)[2019-05-15].http://www.mof.gov.cn/zhengwuxinxi/zhengcefabu/201105/t20110510_546568.htm.

[2]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著作权资产评估指導意见[EB/OL].(2011-05-11)[2019-05-15]http://www.gdpx.org/fgzzxq?article_id=3574.

[3]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改革办公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改革办公室关于印发《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企业版权资产管理工作指引(试行)》的通知[EB/OL].(2018-02-27)[2019-05-15].http://www.sapprft.gov.cn/sapprft/govpublic/6689/361331.s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EB/OL].(2019-05-15)[2019-05-15].http://kjs.mof.gov.cn/zhuantilanmu/kuaijizhuanzeshishi/200806/t20080618_46242.html.

猜你喜欢

知识经济
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研究
评价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新经济时代环境下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研究
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会计改革的策略
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研究
《付费:互联网知识经济的兴起》
刍议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知识经济供给侧改革五大着力点论析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大学体育无形资产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独立学院软实力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