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19-10-16魏正彩

新课程·上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应用

魏正彩

摘 要:文学资源对于任何一个学习语文的学生都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是非常重视文学的大国,对于小学时期学习语文的学生来说,一定要注重把文学和语言相结合,促进小学生感受中国文字的魅力,帮助小学生了解中国文学,帮助小学生学习中国文化,同时增强爱国情怀。

关键词:文学资源;小学语文;应用

随着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改革,近几年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发生不断改变,顺应新课标要求,促进小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根据现在的要求,把文学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研究,在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改善语文教学的方法。

一、文学资源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

1.文学资源在小学教育中提升学生个人修养

小学文学生动形象,符合语言规范,同时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大量的学习资料。小学生通过接触儿童文学资料,学习文字和语法,形成语感,接受丰富的文学养分,为提高小学生语文成绩打下基础。小学语文教学承担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任务,小学生学习大量的儿童文学可以提升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观。

2.文学资源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适应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儿童文学是小学生可以理解的内容,适合小学生的年龄,并且可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增加文字和语言的学习。儿童文学资源是小学生的最好的朋友,可以给他们最纯洁的世界,可以给他们带来坚强,带来勇敢,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文学资源中丰富多彩的世界是我们无法给小学生的,小学生自己体验、感受文学带来的满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语文教材“教材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要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相符合,要联系学生的需求,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精神”,新课标的要求是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用适合他们成长的教育方式可以帮助他们接受学习。而儿童文学资源一切以学生需求为主,内含丰富的学习内容,并具有艺术价值,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环境的最佳选择,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小视的。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儿童文学资源

为了符合新课标对语文的要求,小学语文教材做出了很大改变,相继出现大量文体,文学作品也占据大量篇幅。增加大量国内外童话和寓言故事,为了使文学资源得以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利用,从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方面进以讨论:

1.根据儿童文学欣赏的特点教学

(1)整体感知

小学生知识还很贫乏,对文学欣赏的能力还不高,所以在了解文学资源时认知是跳跃的,他们更重视直观感受,主要对里面的图片、动画感兴趣。对于理性的阐述是没有兴趣的,大多数学生会直接跳过自己不感兴趣或是难理解的地方,语文教学要考虑文学欣赏的特点。教师可选择画面丰富的作品,例如《观瀑图》《墨葡萄图》等。

(2)亲身體验

处于小学时期的学生的感情是饱满的,在欣赏文学作品时,非常容易把感情投入其中,跟着作品的人物一起开心,一起忧伤。他们忘我地进入虚拟的文学世界,把自己的情感加入故事情节中。例如学生在阅读《凡卡》时会都会跟着小凡卡的情绪变化而变化,了解小凡卡的悲惨生活,让许多小学生落泪。孩子们把真情实情投入作品中,像亲身体验一样。

2.根据儿童文学的文体特点教学

文学资源中的文体是独特的,现在语文教学中很少会考虑文学资源中独特的文体,而是把成人思维的文学感受直接带给小学生,并最终归结成一种文学模式,主要思想和特点。教师没有抓住文学特有的精髓,让有趣的儿童文学变成说教模式。现在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儿童文学类型很多种,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儿童文学资源是独特的,不要把成人的文学体制过渡到儿童文学中,要合理使用儿童文学和民间文学。语文教师应该掌握必要的儿童文学文体,将现下的教材合理转变成小学生可以接受的。例如儿童诗就是表达儿童的童真,把儿童的幻想加入进去,就要回避一些成人的专业知识,要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

3.教出儿童情趣

儿童情趣是小学生学习的命脉。儿童情趣对于成长来说可能是不符合生活实际的,但是可以在儿童身心不受损害的前提下,起到愉悦身心的作用。儿童情趣是小学生独有的,体现儿童的性格,可以让他们真情流露,感受文学作品,进入作品的情境中。但是处在小学生阶段,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还是需要教师及时指导的,教师在指导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可以理解的角度进行引导,抓住学生的情趣,让语文教育充满乐趣。

三、文学资源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的有效利用

1.及时推荐各类优秀儿童文学作品

教师除了可以推荐新课标要求中的文学书以外,还可以给小学生推荐国内外儿童文学,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性格特点进行相关推荐,引导学生的阅读习惯。

2.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

教师要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习惯,根据学生的喜好进行多种活动,增加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例如故事会等,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锻炼个人的表达能力。

3.给学生自由的阅读空间

教师和家长除了让学生主动阅读文学作品外,还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与文学进行交流,用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如讲故事等形式,让学生可以享受阅读的乐趣,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留出自由阅读的空间,学生读累了可以在私下里写写画画,让学生形成阅读的习惯,感受文学的魅力。

现在小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是非常大的,各种课外班、兴趣班,严重牵制着小学生,导致学生对学习感到乏味,对学习失去兴趣。较少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小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进入浩瀚的文学世界。丰富的内容,艳丽的画面能够深深地吸引小学生,拓宽小学生的视野,增强小学生的语言和文字能力,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修养。

参考文献:

[1]陈伯吹.儿童文学简论[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59.

[2]王泉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文论选[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

编辑 王彦清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