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妙设问 成就高效课堂

2019-10-16张琴兰

新课程·上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有效提问高效兴趣

张琴兰

摘 要: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最常见的沟通方式就是提问,语文课其实就是通过一个个问题组织教学的,教学中,富有启发性的有效提问,对提高课堂效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语文教学中还存在大量的低效甚至无效的提问现象,很多类似“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问题从表面上看课堂氛围热热闹闹,学生兴致勃勃,实则,这样的问题肤浅、幼稚、没有可思性,对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开发思维、提升能力毫无作用。另外,有的老师问题太碎,连珠炮似的发问让学生不知所措,无所适从;还有的老师问题模棱两可,学生听得一头雾水;也有的老师问题提出后不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或不及时反馈,问题仅仅是形式,没有实际价值,以上种种问法,弊多利少,不如不问。

关键词:有效提问;兴趣;思维;高效

课堂上教师的有效提问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师精心设计巧妙、灵活的课堂提问,能激起学生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维的交流、碰撞,优化教学,提升课堂效率。精当的问题也可以让教师把握学生的思维动态,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在教师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问题诱引下思考会更深入,探究会更主动,学习效率当然更高。

一、设置悬念,引发思考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环节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眼球,让他们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为顺利进行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有了兴趣,有了期待,教师抛出悬念,让学生自主质疑,提出问题,当满脑子都是一个个问号的时候,他们最急切的就是想搞清楚為什么,他们也许已经在心里设想出了千奇百怪的答案,学生的思维在开课初就被激活,思维的火花已经被点燃。

例如:算式导入

板书:0>60

提问:看到这个算式,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教师在算式下方打问号)刚才同学们提的问题就在我们学习的课文里。

齐读课题:《妈妈的账单》

这样的问题看似平常,却与课文内容息息相关,这样的导入能够统领全文,满足学生的猎奇心理,疑问产生,他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迫切地开始阅读文章,感知文本内涵,积极思考探究,为全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理解课文的内容,突破课文重难点自然会水到渠成。

二、突出重难点,促进思考

教师精心研读教材,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抓住文本重难点,拎出一个关键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有针对性地理解讨论,思考探究,朗读感悟,快速容易地解决课文重难点,提高理解课文的时效性。

《一匹出色的马》中“出色的马”其实就是爸爸拾起的一根柳条,一根柳条怎么会是一匹马呢?“出色”又从哪里感受到的?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问题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引领学生直入课文难点段落。学生在反复读中思考,在与自己的经历对比中感悟,在自主讨论研究之后,他们有了答案:这跟柳条帮助妹妹忘记疲劳,高兴地比别人先回到家,所以它是一匹出色的马。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妹妹和你们的经历中,你有什么启发?最后达成文本情感教育的目标——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快乐战胜疲劳;学会自己想办法独立解决困难。

教材中的难点是学生难理解和掌握的地方,跟教材本身的内容、学生学情都有关系,教师分析难点所在,设计有梯度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导,有助于学生逐一突破,化难为易,轻松突破难点,达成目标。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毕竟鲁迅生活的年代距离学生的时代太远了。学生在读文时就提出了自己的思考:鲁迅先生真的碰壁了吗?抓住学生可贵的思维火花,教师生成以下两个问题:(1)四周黑洞洞的,如果是你,会不会碰壁?(2)就算碰壁,鲁迅先生的鼻子真的会被碰扁吗?这两个问题的提出是学生在读文时有所怀疑的地方,教师应顺势灵活改变课前预设的问题,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再读,再思,再交流,之后,教师出示时代背景资料,把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由浅表引向深入,这样循序渐进的设计,学生就会快速、深刻理解句子的真正含义。

三、找准“发散”训练点,启迪思维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可以成为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操作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善于利用,更要善于创造这样的训练点,引发学生思考,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如《千人糕》一文学生明白了“只有大家共同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后,我让学生说说我们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物品吗?学生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列举出很多生活必需品,都冠以“千人×”。之后我选取“千人衣”“千人笔”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它们是怎样做成的?学生争相积极发言,他们互相启发,提醒,积极活跃,言之有序。看得出,学生在拓展延伸的环节不仅明白了本文所讲的道理,而且在实践中导行,尊重他人劳动,珍惜大家的劳动成果。课堂教学目标有效达成。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万问,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巧妙设疑,善于设问,讲究技巧,已经成为现代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作为教师,一定要熟悉课标,吃透教材,在教学中精心酝酿,灵活熟练地设计出更多符合新课程发展的有效问题,促进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海林.有效设问,师生互动: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4(9).

[2]于苏飞.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16).

编辑 王 敏

猜你喜欢

有效提问高效兴趣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