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以数学思维导图为教学思路的教学模式

2019-10-16熊永梅

新课程·上旬 2019年9期

熊永梅

摘 要:数学课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为未来的生活、工作奠定基础。高效课堂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思维导图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思维工具,在培养学生的抽象、推理、创新和实践能力方面,有着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优势。如果学生在完成阶段性的学习任务之后,对知识进行高度概括和总结,那么学习效率就会明显提高。反过来说,在学习新知识点之前,教师按照思维导图的思想、思路(树的根茎叶)尽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主题、题型、方法,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研究教师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方法,将难以理解和比较类似的知识点归纳成导图的形式进行设计教学过程,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关键词:数学;思维导图;教学

一、寻找思维导图的魂(课题)

思维导图就是一种结合图形与文字于一体,开发你的思维潜力、提高思维能力的简单高效的工具,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万事都有事物的魂,文章的魂是表达的文章的中心思想,音乐的魂是宣扬作者的主题思想,同样,思维导图也有它概括的中心、知识的重点。于是,在新的教学之前,首先,让学生抓住问题,概括的知识点是什么?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即本节课的课题是什么?这道题的问题是什么?要让学生铭记于心。

(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1.自读课本(73页),思考问题(1)本节的课题是什么?”)

二、寻找思维导图的线(碎片)

关于思维导图的诞生,有很多种版本的传说,最认可的是托尼·布赞在采访中自己透露的那个故事。年轻的托尼·布赞在他与孩子打交道、辅导他们复习的过程中,发现传统笔记是线性的,一行一行,一句一句地去写,而这样工整的笔记没能高效地帮助孩子记忆。他就通过研究前人的经验与笔记,发现人的大脑对颜色、图像、线条、关键词更敏感,更容易记住,于是就有了托尼·布赞思维导图。

因此,根据思维导图最原始的理解,源于记忆,由中心、线、色彩构成。我们开始寻找线。小学数学课本知识点都是由例题开始的。于是,在创新教学中,归纳例题的种类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2)73页有几个例题?分别仿例1、例2各出一道题。”)

所谓,学习时无声地渗透是最有效的。教学设计的一个点可能会起到几个点的作用。

1.利用思维导图思路突破概念教学难点

在中国,由于数学知识学得较深,还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到五六年级已经上课听不懂,数学学习成绩得不到提升。那是因为学生在学习认知和理解层面出现了知识点的混淆。學生没能按照一定的思维模式进行有效学习。如何转变呢?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直观学习入手,让学生多接触一些例题题型,解答相关的应用问题,提升学生对于应用题的理解能力。如:自学例题、仿写数学题。学生思考之后出题,资源共享,接触较多同类型题,从而提高了解决此类题的能力。

2.利用思维导图思路活跃课堂气氛

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上营造出自主学习的活跃课堂气氛,是每一名优秀教师希望达到的效果。通过思维导图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探究,如:学生自己出题,像老师那样到黑板前展示自己,使学生学习的气氛更加浓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高了教学效率。

3.利用思维导图思路找到解题路径

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独立解题时,只要题稍微难一点,总是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不知道怎么去寻找突破口?为此而苦闷不已,身心疲惫,甚至无可奈何,苦笑不已!以至对数学望而生畏,畏而远之。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1)质疑[如:今天要学几个知识点,几个例题。你能否提出一个自己不理解(或考考同学)的问题?](2)解疑(接着利用创造性的丰富想象力,对知识进行整合与创新,从而完成从维持性学习到创新性学习的飞跃。)从最初的苦闷到在润物细无声的学习中,通过例题的示范,同学、老师的引导,思维导图的思想,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寻找思维导图的眼(方法)

思维导图的根、枝找到了,但大树依然不能生存,缺乏灵气。树叶,解决问题理论性的方法。从而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3)划出你认为重要的知识。(4)你能否提出一个自己不理解(或考考同学)的问题?由具体的题目抽象、归纳出规律、方法、定律、公式。使得大树枝繁叶茂。

随着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的思路,由根到枝到叶,在设计教学方法时,大胆尝试采用语文教学中常用,数学教学却极少使用的学生自学探究、质疑释疑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完成从感性到理性、朦胧到清晰、表面到深入、表象到本质的一个过程。合理地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具有正确的逻辑思维方式,并按照自己的推理进行画图,提高学生用图示进行表达的能力,不断促进学生大脑潜能的开发。

总之,人是教育的归宿。关注每一位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让人格得以健全,道德得以发展,学生成为一个有健全人格的独立个体。因此,今天的数学学习不仅是学生学习旅途中的一个驿站,还是指导学生终身学习的一盏领航灯。

参考文献:

[1]张霞.基于认知建模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8(20):151-152.

[2]骆玉凤.小学数学问题理解的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8.

编辑 杜元元